英国高等教育自成体系的社会研究方法训练: 从LSE方法论系(Department of Me_研究_方法_方法论

英国高等教育自成体系的社会研究方法训练:

从LSE方法论系(Department of Methodology)谈起

Eddy Xie

Kingsley Li

广州摆渡学人留学·经管学部

广州摆渡学人留学·社会学部

目录

00 前言

01 ESRC与LSE方法论系的发展史 1.1 ESRC简史

1.2 LSE方法论系的由来与发展

02 LSE方法论系硕士项目简介

2.1 社会研究方法硕士

2.2 应用社会数据科学硕士

03 学科路径视角:方法训练的“布里斯托模式”

04 小议社会研究方法类项目的申请策略

00

前言

在“社会学留学”公众号的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系统性介绍了UCL教育学院(IOE)下辖的社会研究所(Institute of Social Research)开设的四个硕士项目(原文阅读请点击:UCL有社会学吗?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IOE)之社会研究所(Institute of Social Research)硕士项目)。

这四个硕士项目从不同侧面切入社会政策与社会研究,其中的社会研究方法硕士(MSc Social Research Methods)则尤其以提供“方法论的系统培训”而见长。彼时我们也提到,英国其他高校同样开设有社会研究相关的硕士项目,只不过并不像UCL那样设置在教育学院内(具体原因请参见上一篇文章)。

如LSE在社会学系(Department of Sociology)与社会政策系(Department of Social Policy)之外,又单独设立了方法论系(Department of Methodology),来提供社会研究方法的系统性训练。事实上,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关注和技能培养(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并非G5高校的专利——在英国,这已经成为了以社科研究见长的许多高校的“规定动作”。

但本科的同学们不免对此会有各种疑惑。在国内的教学培养体系中,无论是在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研究方法”相关的课程都只是作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占据寥寥数个学分而已。比如,经济学系的同学需要修读“计量经济学”,社会学系的同学可能学过“社会调查方法”,但诸如此类的课程都只是整个学位培养方案的冰山一角。那么,为何“社会研究方法”在英国的高校会成为一个独立的硕士学位?这个学位适合什么背景的同学申请?未来的就业去向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我们在留学申请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

展开全文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LSE方法论系及其开设的两个硕士项目出发,带领同学们系统性地认识英国高校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所提供的社会研究方法训练,同时也思考这些项目的存在对于留学申请者有什么意义。

01

ESRC与LSE方法论系的发展史

在上一篇文章介绍UCL社会研究所开设的硕士项目时(UCL有社会学吗?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IOE)之社会研究所(Institute of Social Research)硕士项目),我们曾提到其中有三个项目都受到ESRC的“1+3”认可,即这些一年制的硕士项目除了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硕士学位课程(Master course)之外,也可以作为一个四年制博士学位课程里第一年的学业内容,从而使学生有资格进入后面三年的博士项目(类似国内的硕博连读)。

之前,我们仅在小字部分对ESRC(The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做过说明;但事实上,作为英国政府下辖的专门资助、指导与监管经济和社会问题研究的公共组织,ESRC对英国高校内相关研究的开展、人员组织和机构设置有着关键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力。

很显然,作为经济学与社会学领域博士奖学金的出资方,ESRC有足够的能力对英国高校相关博士项目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提出要求,上面所提到的“1+3”认可就是其中的一种。也正是因此,ESRC对于社会研究方法类相关的硕士项目同样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力。接下来,我们就简单地对ESRC的发展历程做一个介绍,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ESRC在LSE方法论系的建立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1.1 ESRC简史

自二战之后,英国政界就开始讨论是否要设立一个政府机构来专门资助社会科学研究;但由于战后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因此这一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经济基本上已从战后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划拨专项资金用于社科研究这一事项才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而直接促成相关机构设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1964年工党在大选中胜出,其党魁哈罗德·威尔逊(Harold Wilson)出任首相。

由于威尔逊曾在牛津大学担任经济学讲师,后来还以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身份任职于政府内的技术部门,因此他本人也一直以英国政坛内“技术专家”的形象示人。于是,1964年他上台后,英国政界的舆论风向越来越倾向于加大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很快,在1965年,英国政府决定成立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SSRC),即ESRC的前身,并开始每年对社科研究进行财政拨款。

▲ESRC介绍

但SSRC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毫无波折。到了1979年,保守党政府上台后,撒切尔夫人及其内阁出于节约政府开支等考虑,提出要削减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经费,甚至考虑直接裁撤SSRC。在1981年,英国政府就此事进行了专案研讨——最终,在SSRC时任负责人Michael Posner的大力斡旋下,财政拨款和相关的机构均得以保留;但SSRC被要求应突破纯粹理论性社科研究的限制,并囊括更多的“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与“公众更关切的”研究(research of 'more public concern')。

作为回应,SSRC在1983年更名为ESRC,通过加入‘Economic’这个词来体现自身对国计民生和宏观经济等一系列“实证”问题的关怀。此后,ESRC作为英国政府的一个非部门公共机构(non-departmental public body)一直延续至今,资助和支持英国高校内相关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也就成为了ESRC的核心任务之一。

▲ESRC任务

/

1.2 LSE方法论系的由来与发展

当然,资助与支持只是ESRC职责的一方面。作为“金主爸爸”,ESRC还有权对英国高校开设的相关研究生课程提出各种要求。其中,社会研究方法类的硕士项目得以在英国的许多高校蓬勃发展,乃至于形成了一套具有独立体系的学术训练路径,都离不开ESRC在背后所做的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动。

在20世纪80年代末,ESRC要求,所有由其资助的博士项目都必须提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专门训练。LSE对此积极响应,并召集了一批学者组成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此事,其中的主要成员来自政府管理系、社会心理学系、社会学系、统计学系等各个系所。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分支,这些系所开展的研究本就依赖于共同的研究方法,只是当时并没有针对这些研究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博士生也是如此)。

因此,这个委员会在商议之后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新系所来提供研究方法的学术训练。这样做的好处有二:其一,这个新系所可以充分地调用其他系所的教学资源和人力,实现高效运转;其二,成立新系所可以避免给某个特定的系所造成过大的负担(比如,专门在社会学系之内设置一个“社会研究方法中心”,则会占用社会学系的大量师资和行政资源)。于是在1991年,LSE正式成立了方法论系(Department of Methodology),并开始以该系的名义开设研究方法类的课程。

▲LSE Department of Methodology

历史介绍

起初,方法论系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仅限于两门课程(而没有自己的学位项目):社会科学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和社会科学定性方法(Qualitative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科学学术界对“方法论”的一般认识:即方法论只能作为某个领域内学术研究的“附庸”,其所提供的知识训练不足以支撑一个独立的硕士学位。

但很快,这一观念就发生了改变。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点:首先,从知识含量与浓度上来说,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技术发展不断花样翻新,再也不是简单的“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门课程就足以充分介绍的;其次,在就业去向层面,虽然“方法论”没有具体的专业指向,但这也意味着其作为一种“底层能力”(fundamental skill)能够被应用到社会科学的各种次领域当中——如果一个学生拥有“研究方法”的硕士学位,就业面相反可能比某个具体的社科专业硕士要更宽;最后,我们当然也不能忘记,按照ESRC的要求,方法论系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应达到博士项目的“准入标准”,因此设置一个硕士学位作为入读博士的“门槛”也显得顺理成章了。

基于这样的一些现实考量,英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研究方法相关的硕士项目。在LSE的方法论系,这一转变发生得十分迅速。在1994年,方法论系开设了社会研究方法硕士(MSc Social Research Methods)项目;之后又在2006年开设了社会研究方法博士(Ph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项目。

到了2018年,由于定量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方法论系进一步开设了应用社会数据科学硕士(MSc Applied Social Data Science)项目;这个项目虽然不能直接“抵扣”博士项目内第一年的学术训练,但其所提供的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新技术方面的训练所带来的就业前景则更加广阔。我们将在下文进一步介绍这两个硕士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其申请策略。

不久前,LSE方法论系度过了自己三十周岁的生日。如今,方法论系之内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在社会科学各个次领域开展研究,范围囊括了政治学、人类学、性别研究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研究方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也逐渐从秘学转变成了显学,并且越来越值得考虑留学的同学们加以关注。

▲LSE方法论系30年活动页面

02

LSE方法论系硕士项目简介

以上,我们说明了ESRC与LSE方法论系的发展脉络,并且认识了“研究方法”如何逐步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独立次领域。接下来,我们以LSE方法论系开设的两个硕士项目为样本,带领大家系统性认识“社会研究方法”这一领域所提供的专业训练。

2.1 社会研究方法硕士(MSc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LSE社会研究方法硕士页面

作为建系后不久就开设的老牌项目,社会研究方法硕士可以说是方法论系教学活动的“旗舰产品”,其所提供的课程也代表了研究方法领域内学术训练的一般范式。接下来我们就逐一来分析这个项目内的几门核心课程。

上下滑动查看社会研究方法硕士项目介绍

i) MY400 Fundamentals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作为研究方法领域的入门课程,MY400要解决的是“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这个问题。但凡写过规范性学术论文的同学,都会对“研究设计”这个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而MY400这门课旨在将这些模糊的、碎片化的印象整合成一个有逻辑的知识体系。

所谓“研究设计”,指的是用于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总体策略”——因此,从定义上来说,要讨论研究设计,就必须带有一定的宏观视角。在设计一个研究时,需要事先对整个研究的流程进行考量;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包括提出研究问题、选定研究方法、提出假设、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其中对于社会研究的入门选手来说,最为头疼和棘手的往往是“选定研究方法”这一阶段,或者说是选择研究的类型。

在这一环节,有以下几个知识性的问题需要解决:社科研究常见的类型有哪些?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每个类型有何优劣?在不同的情境下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类型?有关研究设计的基本流程以及研究类型的知识,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搜索到不少相关的资料;我们在此试举一例,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自行阅读。

上下滑动查看研究设计介绍

上下滑动查看MY400课程介绍

MY400的授课内容会首先简要的介绍研究设计的整个流程,接着就会把主要精力用于讲授“研究类型的评估与选择”这一主题。在不同的分类方式之中,MY400会主要采用数据的类型与测量精度作为分类标准;在这个十分常用的标准之下,社会科学研究可以被分为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也叫量化研究)、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也叫质化研究)以及混合方法研究(mixed-methods research,即针对某个问题同时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

MY400会重点分析,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应该如何在定量与定性方法之间进行利弊权衡,以及背后的考虑因素。

比如,为什么在有些问卷调查中,研究者会要求受访者就某个问题打分(定量数据),而有时却只是询问“是”或“否”(定性数据)?这背后的科学逻辑是什么?

除了讲解相关的理论之外,MY400还会用大量的社科实证研究作为例子来帮助加深理解,因此这门课也能够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到社会科学各个次领域内的学术论文,从而提升鉴赏学术研究的素养(literacy)与品味(taste)。

ii) 定量研究方法(模块二)与定性研究方法(模块三)

承接MY400中介绍的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知识,接下来的核心课程安排了两个模块来分别介绍定量与定性的社会科学研究(如前所述,这两门课的设置也是LSE方法论系的老传统了)。

在课程数量上,每个模块仅包括一门课程;但之所以我们没有直接列出课程名,而是称其为“模块”,是因为每个模块内所修的具体课程不是绝对确定的。具体来说,在定量研究方法这个模块中,之前没有学过相关知识的同学需要修读MY452 Applied Regression Analysis(应用回归分析)这门基础课。这门课从最基础的统计学知识讲起,依次介绍描述性统计、抽样测验、假设检验以及线性回归模型。除了常规的回归模型之外,授课内容还包括一些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方面的进阶内容,如针对二元(binary)因变量或多分类(multinomial)因变量的处理方法,等等。

上下滑动查看MY452课程介绍

通过以上这些描述,稍有统计学素养的本同学都不难看出,MY452所涉及的知识其实完全是本科阶段的统计学课程所能够覆盖的。除了统计学专业的同学之外,哪怕是经济学、社会学或其他对量化能力有一定要求的社科专业的同学,所掌握的定量研究知识也足以达到MY452的水平。

因此,在MSc Social Research Methods项目负责人允许的情况下,同学们可以选择用三门进阶课程中的一门来代替MY452。这三门课中的两门讲授的都是进阶的回归模型,但所关注的社科研究实证问题有所不同。其中,MY455 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多元分析与测量)主要关注“潜变量”(latent variable)问题。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许多理论会涉及到一些无法被观察或测量的变量,如心理学中的人格特质、经济学中的生活质量或商业信心、教育学中的学习能力,等等。这些“潜变量”无法被测量,但又对社会科学的理论十分重要,因此,统计学家开发出了一系列回归模型来研究如何通过“显变量”(observable variable)——即可以被直接观测的变量——来推断“潜变量”,从而使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

上下滑动查看MY455课程介绍

比如,在一次考试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在不同难度的题目上的正确率(显变量),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潜变量)分为好、中、差三类,然后再进一步研究学习能力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诸如此类的与不可测变量相关的回归模型,是MY455主要关心的内容。

与MY455不同,MY457 Causal Inference for Observ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观察与实验研究中的因果推断)则主要关注统计模型的结果是否能证明“因果关系”(causality)的问题。社科理论常常探讨因果关系,但一般的回归分析往往难以提供足够强的证据支撑;在另一些情况下,一些不严谨的回归模型则会向我们报告一些虚假的因果关系。

上下滑动查看MY457课程介绍

我们不妨就后一种状况举一个例子。在儿童发展领域的研究中,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奇怪的推论:儿童的鞋码越大,阅读能力就越强。如果我们只是就“鞋码”和“阅读能力”这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很有可能发现这两者之间真的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但事实上,我们能说“鞋码增大”是“阅读能力增强”的原因吗?这显然是荒谬的。其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儿童的“年龄”这一变量,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因果推断。

诸如此类的因果推断问题,历来也是统计学家关心的对象,因为只有严格的因果分析才能为社会科学理论提供关键的证据。

MY457主要讲授的就是与因果推断有关的回归分析模型,包括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s)、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以及断点回归(regression discontinuity)等等。这些模型的使用是定量研究者的必备技能,即使在国际顶级的社会科学期刊中也常常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除了上面两门可选的课程之外,定量研究方法模块的最后一个选项是MY459 Quantitative Text Analysis(定量文本分析)这门课。这门课主要服务于新闻传播学、语言学等文本“浓度”较高的社科次领域专业的同学,主要关注如何用定量的手段分析大量文段中蕴含的各种信息(主题、内容、词频)等等。

这一领域主要使用的定量技术并非统计手段与回归分析,而是更依赖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如果本科阶段接触过相关技术(尤其是R语言),上手MY459这门课会更快一些,效果也会更好。

上下滑动查看MY459课程介绍

接下来,定性研究方法模块的选课逻辑与定量研究方法模块是一致的。没有定性研究基础的同学,可以选择MY421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定性研究方法)。这门课系统地介绍定量研究的开展过程,主要包括定量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采访、焦点小组、参与式观察以及文档和新媒体数据的搜集等等)以及定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如话语分析等)。

如果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则可以选择进阶课程来代替MY421;可选的课程包括MY425 Case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Method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定性研究中的案例研究和比较方法),MY426 Doing Ethnography(民族志研究)以及MY428 Qualitative Text and Discourse Analysis(定性文本与话语分析)。这三门课的具体内容不一而足,我们在此就不再赘述。

iii) 选修课部分

在以上的必修模块之外,MSc Social Research Methods还要求学生修读1.5学分的选修课程(通常是由三门各0.5学分的课程组成),具体的选修课列表可以在前面的项目课程设置页面中查询到。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同学们希望通过这个硕士项目进入ESRC的“1+3”硕博连读机制,则需要在“性别研究”和“人口学”这两个专业方向中选择一个,并选择1学分相应专业的选修课。完成课业要求后,则可以进入对应的性别研究或人口学方向的博士项目。具体的流程说明同样可以在项目课程设置页面中进行了解。

以上,我们简要介绍了LSE方法论系开设的社会研究方法硕士(MSc Social Research Methods)项目。关于这个项目的核心特征,我们只提醒同学们注意一点,即“研究设计”+“定量方法”+“定性方法”三足鼎立的格局。这个三合一模式,我们在英国其他高校类似项目(也包括之前介绍过的UCL同名项目)的课程设置中还会反复看到。

2.2 应用社会数据科学硕士(MSc Applied Social Data Science)

作为方法论系2018年新开设的项目,MSc Applied Social Data Science(应用社会数据科学硕士)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气质:具体来说,这个项目的教学内容对传统的统计学与回归分析所赋予的比重降低,而更加注重训练计算机编程、机器学习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因此,这个项目可以说是方法论系内尤其以“硬核知识”见长的项目。

上下滑动查看应用社会数据科学硕士

项目介绍

在第一个模块的必修课中,MY470 Computer Programming(计算机编程)旨在帮助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的同学达到Python语言的入门级水平,从而为学习其他进阶技能打下基础。在同一模块内的另一门课则要求在MY472 Data for Data Scientists(数据科学家的数据使用)和ST445 Managing and Visualising Data(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当中选择一门。

从内容上来说,MY472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如何为自己的研究来搭建数据库,尤其是使用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来调用已有的数据库并找到自己需要的数据;其二是数据的在线发布与协作工具,特别是对GitHub这个平台的使用(GitHub上有大量数据工作者免费发布他们从各种来源抓取的数据,是极优质的数据源,对二手数据有需求的同学不妨一试)。

上下滑动查看MY472课程介绍

ST445则重点讲授如何使用Python进行高维数据的处理与可视化,具体内容这里我们不做展开,同学们可以自行前往课程介绍页面一探究竟。

上下滑动查看ST445课程介绍

在其余的课程中,本项目的同学依然需要修读MY400这门研究设计课程(方法论系的“保留节目”),而剩余的学分都以选修课的形式完成。这些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提供了一系列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相关的选项(尤其是课程编码“ST”开头的课程,这意味着这些课是由统计学系开设的),供感兴趣的同学自由选择。

最后,MSc Applied Social Data Science这个项目的终极特色,就是其毕业考核并没有被称为论文(dissertation),而是叫作“毕业项目”(capstone project)。

虽然这个“毕业项目”同样要求提交一篇10000字的论文,但其内容必须是基于使用“数据科学工具”(the tools of data science)来研究某个社会科学问题。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个“毕业项目”在技术手段上应当是更倾向于使用Python或R等一些编程语言来开展机器学习或大数据分析,而非使用传统的统计软件(如SPSS或STATA)进行回归分析。这个特点也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区分LSE方法论系两个硕士项目的不同。

▲ MY498毕业项目

我们之前已经提到,MSc Social Research Methods在UCL有同名项目;而MSc Applied Social Data Science也并非LSE的独创。在UCL,有数据科学硕士(Data Science MSc)提供高度相似的训练。不过有趣的是,UCL数据科学硕士并未与社会研究方法硕士设置在同一个系所,而是由统计科学系(Department of Statistical Science)开设。同学们可以去UCL的网站上进行进一步探索。

上下滑动查看UCL数据科学硕士项目介绍

03

学科路径视角:

方法训练的“布里斯托模式”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了LSE方法论系及其所开设的两个硕士项目,也明白了“社会研究方法”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领域,其所提供的学术训练大致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在吸收了以上这些事实性、描述性的信息之后,我们的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些困惑。摆渡学人历来强调,学科路径的任务大于经验对象的任务。但是在方法论系这里,如果我们把“研究方法”看做一种经验对象的话,其背后的学科路径去哪里了呢?为什么社会科学的不同次领域在看待研究方法的时候,展现出更多的是“共识”而非“差异”?

这里面当然有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在起作用。这一点不难理解:无论待研究的问题意识是属于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或者其他社会科学次领域,在一个研究进入到实证分析(尤其是数据处理)阶段的时候,所面临的问题确实是类似的——选择什么软件、采用什么回归模型、编写什么代码等等……这些“工具”就好像做饭时使用的厨具和灶具一样,无论我们想做出什么菜系的口味,所用的器具都大差不差,这是常识。同样道理,无论研究的问题来自哪个次领域,在研究方法的范畴内,所遵循的应当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也就是统计学——的逻辑。因此,背后的学科路径好像就自然而然地“隐身”了。

但是,对于真正的专业人士来说,这么看问题似乎又简单了点。就拿烹饪来说,难道厨具灶具的选择与成菜的口感口味真的毫无关系吗?一个真正顶级的厨师很有可能不会这么认为;恰恰相反,TA可能会告诉你,使用家庭小灶对菜品的口感可能有什么影响,甚至不同材质的菜刀都可能影响到食客的体验。对于一个真正的高手来说,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之间,都可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独有偶,在研究方法领域,尤其是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逐渐自成体系之后,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们开始思考,对于不同的学科路径和问题意识,所匹配的研究方法是否应该有所不同?或者说,对于不同社科次领域内(如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等)的同学来说,其所接受的研究方法训练是否应该有些微的差异,而非采取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范式?类似的思考,催生了一种社会研究方法训练的新模式,其中尤以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硕士项目设置最为典型,因此我们姑且将这种模式称为社会研究方法的“布里斯托模式”。

▲Sociology课程设置:

▲Politics课程设置:

▲Management课程设置:

当我们在布里斯托大学的网站上搜索“social research”相关的授课型硕士项目,会赫然发现三个名叫“社会科学研究方法”(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的硕士项目,但这三个项目又在括号内注明了自己所采取的学科路径——分别是社会学(sociology)、政治学(politics)与管理学(management)。这显然说明,至少在Bristol的社会科学学者们看来,以上三条学科路径所应该接受的研究方法训练不是完全一样的。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比较一下这三个项目的课程设置有何不同。以下我们做简要说明,当然同学们也可以自行去项目的课程设置页面上进行探索。

▲三个项目的必修课程

在三个项目的必修课中,我们都会发现以上的三门课程,也就是我们上面介绍过的研究方法“三件套”——研究设计、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此外,在选修课中,有一个固定的模块要求修读进阶的定性或定量方法课,在此模块中,三个项目提供的课程选择也基本一致。因此,在提供硬核知识与技能方面,这三个项目保持了高度一致,而且也遵循与LSE、UCL等英国其他高校之间形成的共识。

那么,这三个项目的差异何在呢?当我们找到课程列表的底部,就会发现在选修课中的最后一个模块,安排的是项目对应学科的理论课,而非研究方法。比如,社会学方向的研究方法项目要求学生选择两门社会学理论课程。

与此类似,政治学方向的研究方法项目要求学生选择两门政治学理论课程:

为什么要在研究方法类的硕士项目里加入社会科学的理论课程。我们认为原因有二:其一,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不能只掌握方法论而不懂学科理论和问题意识——否则便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空有一身技艺,却不知道用于研究什么实证问题。其二,通过接触学科内具体的理论知识,同学们可以明确自身的研究兴趣,找到自己真正关心的学术问题,从而为进一步的学术深造做好准备(Bristol的这些项目同样能够达到ESRC对博士所需的方法论训练的要求,因此可以作为进入PhD学习的跳板)。

但如果仅止于此,我们尚不能说“学科路径”的差异会导致“研究方法”发生改变——毕竟上述的社会学与政治学的项目在研究方法部分是完全一致的。要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再对管理学方向的研究方法项目进行审视。在这个项目的必修课中,我们会发现一门独有的课程——Researching Organisations, Institutions and Management(组织、机构与管理研究)。

上下滑动查看ROIM课程介绍

这门课独属于管理学方向这个项目,并且旨在解决组织与管理学研究领域内的“特定挑战”(specific challenges)。

比如,在企业组织内开展学术研究的时候,哪些数据是可以公开获取的,而哪些数据可能涉及商业机密因而在获取时有困难?又比如,如果要在企业内开展随机试验,是否会影响员工的正常工作或者导致一些其他的伦理问题?这些数据获取(data access)或研究伦理(research ethics)相关问题的出现,是与“管理学”这一学科路径的特点直接相关的。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以企业为代表的盈利性组织,因此,为了尊重企业对利润的合理追求,在研究方法上就必须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

但是,这里面也存在一个“经验交叉”的问题,社会学的次领域“组织社会学”同样会问出以上类似的问题,因为管理学的组织管理研究其中之一的学科取径就是组织社会学。所以,如果说组织管理和组织社会学两者,不单只在研究方法上有共享之处,同时在经验对象上也会相互交叉。但各位不能认为两者的问题意识和知识任务就完全等同,因为组织社会学虽然是研究企业组织的管理行为,但它始终是在回答“社会学”这个学科理论会问的问题,而不是完全取代管理学在整个社会科学当中的知识任务。

例如社会学家会去研究组织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legitimacy),以对话韦伯社会学理论,而心理学家如赫伯特西蒙同样研究组织行为,提出有限理性,以行为经济学理论。所以虽然有时候学科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研究对象的类型是什么(例如管理学特定研究组织),但如以上所言哪怕经验对象一致,学科的理论取径才是导致问题意识不同所在。

讲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理解了,为什么说“学科路径”在研究方法训练的过程中是不能被忽视的。布里斯托大学对以上三个项目的课程安排,以及在项目名称中对学科路径的标注,想必能给同学们一些启发。

事实上,LSE和UCL等英国其他高校也并非完全忽略学科路径和学科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比如,我们上面提到过,LSE的MSc Social Research Methods设置了“性别研究”和“人口学”这两个专业方向,并要求修读对应学科的理论课程。而UCL的Data Science MSc在选修课中安排了三门与量化金融学相关的课程,从而引导一部分同学了解各种研究方法在金融领域内的应用场景。

这些“若隐若现”的学科路径提醒我们,虽然研究方法类项目的学术训练以硬核技能为主,但在学习这些研究方法的过程中,还是应当以某个学科领域内的“实证问题”(empirical questions)为基础,否则掌握的一切方法都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缺乏用武之地。“方法”是为“问题”服务的,反之不然,否则会陷入了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厚此薄彼。

不过, 话又说回来,对于商科的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商科(管理学)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等是泾渭分明的。从以上的社会研究方法硕士课程设置来说,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实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共享了一套方法论体系。有一些方法是某些学科刚开始特有的,例如心理学实验,又或者是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但到最后都被整个社会科学所接纳,成为了研究社会行为的方法论的一部分。

因此,对于商科学生与社会学学生来说,在研究方法层面,各自训练基本是有很多相通之处,只不过是各自的方法应用场景有所不同罢了。人口学、经济学与量化社会学,听上去会感觉它们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但实际上它们三者在研究方法上有极大的重合之处。

各位只要稍加留意,布里斯托大学的管理学就是设置在其社会科(school of social science)学院当中。而留学界,却有意无意地建构了“商科”和“社科”两者的互斥关系,谈到社科就指代社会学、传播、政治学、公共政策、性别研究,而管理学、金融学则是商科。

相信各位读者了解到了ESRC的历史,同时结合了英国高校对“Social Research Methods”的设置之后,应该可以更新认知:商科其实就是社科的一部分,两者共享一套方法论基础,应用场景/经验对象不同罢了。

04

小议:

社会研究方法类项目的申请策略

讲到这里,是时候来回应一下我们在开头提出的问题了。社会研究方法类的硕士项目适合什么背景的同学申请?申请策略是什么样的?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又是什么?这些应当是我们的读者最为关心的事情。

首先,我们之所以专门写一篇长文来介绍研究方法类的项目,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观察:许多同学即使到了本科即将毕业的阶段,依然对自己的探索热情和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不甚明了,处于一个“什么都能接受,但什么都不很有兴趣”的状态。大多数同学也从未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多巴胺和内啡肽分泌的感觉,因此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知识能让自己真正为之激动。但与此形成冲突的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明确自己的学科兴趣,甚至希望看到在某一领域内同学们所关注的具体问题,乃至于明确将来希望进入哪行哪业,国内外皆然。这就使得许多同学在选择申请方向的时候感到十分头疼,不但难以做出选择,甚至难以确定选项。

对于这些同学来说,研究方法类项目的存在可以说提供了一个“延迟选择”的方法。通过修读一个社会研究方法类的项目,同学们可以在硕士阶段依然保持自己的灵活性,但同时又能通过选修课来持续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同时,由于这些项目也可以作为博士项目的前置准备,因此在修读过程中还可以认真地考虑进入博士阶段继续深造的可能性。

BUT!!!读博的同学毕竟是少数——那是否意味着不打算走学术道路的同学就不应该考虑申请研究方法类硕士项目?答案是绝对否定的。恰恰相反,研究方法类硕士学位在劳动力市场上不但没有劣势,反而可能意味着有更多的就业方向。这一点不难理解:由于研究方法本身是一种“底层能力”,因此它可以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哪里有数据分析与调查研究的需求,哪里就有社会研究方法的用武之地。而且,由于研究方法类的训练更加“硬核”,因此这些项目的毕业生往往在求职过程中有着更强的竞争力。我们不妨来看看方法论系官方给出的毕业去向数据:

其中的第一项(信息、数字技术与数据行业)就包括了我们常说的“互联网大厂”,而第三项(金融与专业服务)则包括了各类热门的咨询公司。这些组织内的“数据分析”、“行业研究”等岗位,都是社会研究方法类硕士毕业生的理想去处。所以,哪怕你打算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也不必对研究方法类硕士有任何疑虑!

那么,如果确定申请研究方法类的项目,在个人陈述内应当如何论证自己的动机?我们推荐两种策略:其一,可以从自己已有的研究经历(包括一些课程论文)出发,剖析自己原本对某个问题的研究方法,然后论证自己为什么希望学习新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比如,原本采用的方法是(针对某个社会学议题的)案例分析和定性的话语分析,希望之后转入定量的文本分析和大数据分析,这就可以构成一种言之有理的申请动机。

另一种策略则是以终为始进行倒推,通过目标项目的课程设置来反向建构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而说明这个项目所提供的训练符合自己的需求。当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是两种策略兼而有之,这样更有可能对申请动机进行有效论证。

以上,我们从LSE方法论系谈起,介绍了社会研究方法训练在英国高校内的基本样态。当然,提供此种硕士项目的学校还有很多,同学们不妨在其他学校(如爱丁堡大学)的网站上搜索名字带有“social research”的授课型硕士项目,想必还会有更多发现和感悟。

社会学专业深析|往期推荐

深析专业 | UCL教育学院之社会研究所硕士项目 社会学留学|LSE社会学系硕士之文化与社会硕士 创号|社会学留学之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硕士 英国G5传媒 || 剑桥大学社会学(媒体与文化) 史上最全!英国G5大学传媒专业齐登场 LSE媒体与传播系10个专业,专业差异是什么?

相关录取|往期推荐

【END】

统筹| 摆渡学人留学经管学部

文字| Eddy Xie、Kingsley Li

排版| Monica 审发| Kingsley

图片| 英国高校官网

留学咨询

请扫码添加小渡

“星标”我们,重要信息不错过哦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