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与“形而下”具体包含什么内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怎样的?而之成语有哪些_形而下_方法论_形而上

本文目录

  • “形而上”与“形而下”具体包含什么内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怎样的
  • 而之成语有哪些

“形而上”与“形而下”具体包含什么内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怎样的

“形而上”、“形而下”这两个哲学概念,出自中国古文化《易经》的“易传”部《系辞》。原文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并由此引发了哲学上”形而上学”,“形而下之”的理论说法。

所谓“形而上”是指具体的物质、物体的形态之上,高度抽象、总体概括的内容,所以有“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说法。即“形而上”是脱离了具体物体形象,看不见、摸不到的认知、思想、精神、道理、理论等意识形态和规律法则。

“形而下”则指具体的、客观的物质分类,依如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之下,各种客观物体分类之下的非常具体的有形态、形状的具体东西,所以有“形而下者谓之器”。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那么,“形而下”可以包括具体的时间、空间、环境(场合)、人、事、物的个体。

因“形而上学”理论,是高度抽象化、普遍化、泛指化的道理,它不具有具体性、特殊性和针对性,所以“形而上学”理论,尤其是上升到“道”的总体规律的高度,实际生活、具体工作中的现实指导意义不强,因此,在哲学思想的方法论中,“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又常常是被批判的方法论。而“形而下”之的方法,通常要求一切以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事情具体对待。这就使得人们认识、分析事物和问题,具有了具体的、针对的、特殊的,甚至是现实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或者可以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形而下”的方法论,在哲学思想的方法论和现实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和现实应用性,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中面临和存在的问题,因而“形而下”之的方法论,是受到人们普遍认可、解决当下现实问题的方法论。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 联系和区别,一定程度上可以按“一阴一阳谓之道”来理解。即二者是相互对立、完全不同的认识论、方法论,同时二者又都是世界上人们认识、分析问题的不可分割两种认识论、方法论的两个方面,二者统一于认识论、方法论的整体之中。“形而上”的理论性强,“形而下”的应用性强。完全一点没有抽象的“形而下”,就不可能形成经验、理论和思想、方法。脱离任何具体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个体等“形而下”,则“形而上”就完全失去了具体的研究、解决的对象,即成了一个完全空洞、无用的东西。故此,我们应将“形而下”与“形而下”有机的结合起来。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和提炼理论时,就要会用”形而上”的抽象方法。需要认识具体事物和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时,我们又要采用“形而下”之具体的针对性方法,一切以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采取具体的方法。

而之成语有哪些

久而久之、敬而远之、而立之年、分而治之、堂而皇之等。

1、久而久之

【解释】: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三回:“因置大缸一口,内中贮水,日日伏其中,习其水性,久而久之,竟能在水一日之久。”

【译文】:通过设置一口大缸,其中贮水,天天在里面,熟悉其水性,久而久之,最终能在水一天之久。

2、敬而远之

【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译文】:一心为民的原则,敬鬼神而远之。

3、而立之年

【解释】: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

4、分而治之

【解释】: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出自】:清·俞樾《群经平议·周官二》:“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是亦不自医也。”

【译文】:凡王国中有疾病的人,痈肿疮烂的拜访,就让医生分而治的,这也不是从医生的。

5、堂而皇之

【解释】:堂皇:官署的大堂,引申为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出自】: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他有了这个引子,就格外的打点,格外的应酬,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出京赴任。”

【译文】:他有了这个引人,在额外的打点,额外的应酬,不到半年就放了海关道,堂啊皇哉的带了家眷,出京去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