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发布今年第5号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弹窗广告里的低价话费充值陷阱,对低价打折充值宣传需保持理性,一定要看清充值交易规则,切勿贪图便宜而盲目选购远低于合理市场价格的商品和服务。
近期,南宁市市场监督部门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低价话费充值陷阱的问题。部分消费者反映通过微信问卷调查的抽奖程序中获得所谓的“29.9元可充值100元话费”优惠,充值完成后话费未到账也不退款。还有消费者反映某公司在企鹅共享服务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充值成功提醒”的标题广告,在链接内有“200话费只需50”等字样,在里面充值50后,话费并未到账,且通过客服了解到“200话费只需50”是购买多张代金券,但这些代金券需要与商家联系使用指定App才能使用。消费者多次与客服联系,始终无法联系商家,平台客服也一直推脱联系商家线上客服,但商家线上客服无法转接人工服务,无法退款。
12315中心提醒:
一是在网上充值时谨慎比对。充值消费时选择通讯运营商的官方渠道,或选择与官方运营商合作的大平台、大公司进行话费充值。看到话费充值优惠宣传时,可将相关充值活动关键字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浏览器的搜索引擎中进行搜索甄别,不要随意点击微信、微博及各类电商平台App里的各类弹窗广告,不要下载各类应用商店无法搜索到的小众App,以防误入钓鱼网站造成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
二是理性看待话费充值优惠。面对低价打折充值需保持理性,切勿贪图便宜而盲目地选购远低于合理市场价格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谨慎购买手机充值卡和充值服务,特别是对于网上宣传的“金额较高、优惠幅度大”的低价话费充值,要提高警惕。看到弹窗广告时,要认真查阅充值交易规则等内容,不盲目下载不规范存在有风险隐患提示的App,警惕各种恶意营销套路。
三是使用安全的付款方式。不要轻信“低价”优惠”充话费的弹窗广告,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谨防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将证件号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告诉对方,切不可在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担保的情况下,直接将钱款汇入对方账户。
四是留存相关消费凭证。交易后注意保存聊天记录、交易记录及电子账单等相关信息。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及时与卖家沟通,申请退款,协商不成,可向卖家所在的网络购物平台发起维权投诉或及时拨打12345、12315热线反映,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 杨玲 通讯员 吴佳岭
来源:南宁日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