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卓远
珠海市属国企的质量和效益一直排在广东省第三,2020年珠海市国资委先后发布多项文件对国有资本进行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更为积极的扩张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为珠海经济实现稳定发展作出国资国企应有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市属国企发展仍然存在不均衡、国有资本分布领域过多、战线过长,产业资源分散等问题,制约着珠海国企的核心竞争力。
一、粤港澳大湾区——副中心城市,次区域发展龙头
(一)区域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泛的产业结构,除了拥有大量高新技术产业之外,粤港澳的传统制造业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新材料、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奠定了基础。粤港澳三地还着力于加强2区9市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产业上的融合,增加城市间、产业间的融合程度,以形成合力抵御外部环境的潜在变化,增加大湾区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广东可以弥补港澳地区的“工业空心化”,港澳地区则可以反哺广东,为珠三角制造业出口保驾护航;另一方面,珠三角核心城市与两翼的城市可以实现协同发展,珠海的高端制造业可以跟中山的专业市场基地进行互补,广州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可以跟佛山的产业基础互补。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在协调机制、互联互通、制度衔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优势互补的产业和空间协作更加紧密,合作模式从“制造与贸易”简单分工合作发展到智能制造、科技研发、生物医药等多领域深度合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初见成效,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攀升,大湾区城市之间产业协作也从要素协作阶段迈入多链融合发展分工协作阶段。
(二)城市功能及定位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形态的不断完善,区域城镇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需要多个不同功能、不同能级的中心城市协同支撑。粤港澳大湾区除香港和澳门之外,在大陆的9个城市都在广东省,其中这9个城市又可以划分成三个都市圈。
展开全文
图1 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
资料来源:相关网站收集整理
其中,珠海作为与澳门最近的城市,将与澳门强强联合,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珠海将发挥好港珠澳大桥的作用,拓展和香港的经贸合作,珠海西部地区在加强与香港的合作上应发挥金湾机场的空港优势,加强与香港科技、金融方面的合作。同时,珠海将与东盟国家在跨境金融、科技研发等方面加强合作。
珠海在未来会争取成为大湾区制造业发展的新高地。制造业是珠海的短板,珠海要充分利用空间优势以及现有的产业优势,把现有的生物制药、通用航空做得更强更大。与此同时也要积极发展智能制造、海洋产业、临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同时,珠海将着重成为大湾区新兴的产业创新的策源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等方面做到更好;积极承接深圳、广州的创新资源,形成珠海、澳门、香港、深圳、广州的科技创新走廊。
目前,珠江口西岸和粤东西北地区承接了优质企业、技术、项目、管理等资源,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在产业价值链的基础上,通过“总部+基地、集成+模块、龙头+配套、孵化+产业化”等方式,与深圳、广州等中心城市形成了上下游分工合作关系,打造推动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科研成果转化中心。
二、国资布局优化——围绕五大板块进行重组整合
(一)国资规模上
珠海市国资委直属企业12户,截至2021年6月,珠海国资共控股(一级或二级)超15家上市公司,包括华发股份(600325.SH)、珠海港(000507.SZ)、格力地产(600185.SH)、宝鹰股份(002047.SZ)、欧比特(300053.SZ)、长园集团(600525.SH)等,这些上市公司合计市值超1100亿元。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珠海市国资委全年市属国企实现营业收入1,781.85亿元,同比增长47.95%;实现经济增加值505.47亿元,同比增长59.69%。截至12月末资产总额达到8,169.70亿元,同比增长30.69%。今年珠海市国资委更是迎来加速跑阶段,截至20221年7月末珠海市属国企资产总额达到9115.10亿元,同比增长27.31%。仅2021年1-7月珠海市属国企就实现营业收入1271.52亿元,同比增长48.26%;实现利润总额78.48亿元,同比增长38.35%。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任务9亿元,到目前为止,市属国企已上缴利润11.04亿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的122.66%。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珠海直属监管的企业规模和投资占比情况如下:
表1 珠江市国有企业情况
数据来源:天眼查
可以看出,珠江市国有资本投入集中在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珠海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珠海航空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四家公司,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国资占比达到60%,主要围绕在交通和航空领域,不同国有企业间有所侧重,相对比重稳定,总规模量增速较快。
(二)国资布局
产业结构上,2020年珠海市出台《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方案》、《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意见》,并在国资委《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推动下,珠海市国资委开展了新一轮国资产业布局。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基础设施和城市运营板块”“现代金融板块”“高端服务业板块”“公益保障板块”五大国资板块进行展开,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和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实体经济是将来的布局重点,同时保障在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的垄断地位。
产业布局上,据《证券时报》不完全统计,珠海国资自2019年至2020年1月,布局超20家公司,不仅科华生物战投、秀强股份、万达,ff新能源等企业,为珠海布局了商业地产、光伏电力、生物医、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同时引入万达商管、世联行总部基地,并重点强化了国资在深度联通港澳,尤其是支持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发展的战略先导作用,排兵布阵的思路十分清晰。
表2 珠海国资对外投资企业
资料来源:证券时报
珠海市国资委在产业布局上采用的是较为激进的并购模式,向省内老大哥审视市学习产业转型方案,卖掉格力股份套现400亿元的现金流支撑产业扩张,有壮士断腕的魄力,目前看来略显成效。同时截至2021年6月,珠海国资共控股(一级或二级)超15家上市公司,包括华发股份(600325.SH)、珠海港(000507.SZ)、格力地产(600185.SH)、宝鹰股份(002047.SZ)、欧比特(300053.SZ)、长园集团(600525.SH)等,这些上市公司合计市值超1100亿元。
三、两类公司——以产业投资为导向,快速拓张的成长期
按照《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方案》要求,珠海国资委推进格力混合所有制改革,出售格力部分股权,着力打造成国内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同时,对旗下所属企业进行了重整组合,并为16家市属企业将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优势资源集中”原则进行重组整合,消除企业间同质化无序竞争,由16家减少至12家,形成了国资国企一盘棋的框架。
图2 珠海市国有企业结构
此次珠海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以及结构调整的最大手笔就是将珠海格力集团进行改组,实行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发挥国资对产业引导、产业培育的战略引领作用,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格力集团在改组套现后便开始了“买买买”的任务,通过构建“产业投资+产业引进+载体建设”闭环,持续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及网络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长园集团、欧比特、齐心集团、万里红等70个产业项目,参与组建及管理15只基金,为珠海引进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而珠海市国资委另一大龙头企业华发集团,则作为“准产业投资平台”,承接了最多资源的华发集团,日后将积极实施“科技+金融+产业+城市”的“1+3”发展模式,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产业投资为抓手,推动集团进一步布局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和实体经济领域集中。
珠海市组建标准意义上的两类公司较晚,但其以产业拓张为主要发力点,国资规模增长迅速,产业布局逐步调整优化。格力的混改与转型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必然要求,是珠海市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企改革向“管资本”转变关键举措。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上,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现代新兴产业,加速达成珠海产业强市的战略目标,加快促进珠海“二次创业”目标的实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