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时空」吴宏岐 宁力 - 珠海地名资料所蕴含的明清海防地理信息_炮台_地名_海防

吴宏岐

历史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广东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会长、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

宁力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景观,不同区域的地名蕴含着丰富的区域文化内涵。珠海地处珠江口西岸的海防要地,其大量地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海防地理信息,涉及明清时期珠海地区海防地理形胜、海防城寨与聚落分布情况、海防炮台分布情况和海防战事情况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海防地理史料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由于种种原因,珠海地名资料所蕴含的历史海防地理信息可能存在信息不全、信息失真、前后抵牾甚至错误记载等情况,这就需要结合相关文物普查资料、地方志等进行互证、补充,才能获取更为完整的史料信息,得出正确合理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珠海;地名资料;明清;海防地理信息

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和日常交往中根据自己的观察、认识和要求而共同认定的一种语言文字代号。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景观,不同区域的地名蕴含着丰富的区域文化内涵。关于岭南地区地名文化景观所蕴含的区域历史文化内涵问题,目前已有不少有份量的研究成果,不过,从地名资料来发掘区域历史海防地理信息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珠海位于珠江口西岸,地接澳门,水连香港,是广东重要沿海港口城市,同时自古以来也是海防要地。

广东科技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由《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是有关部门在1986年前后完成珠海全市陆部地名和海部地名普查、考证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收词目1700多条,分为总编、政区地名、聚落地名、自然地名、人工建筑地名、企业地名、文化地名、历史地名共八编,其中有大量地名蕴含有丰富的明清时期(有些涉及民国时期)海防地理信息,是研究当时香山县南境即今珠海市域海防地理形胜、海防城寨与聚落分布、海防炮台分布和海防战事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

一、反映海防地理形胜的地名

展开全文

反映明清香山县南境即今珠海市域海防地理形胜的地名主要收录在《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自然地名编”部分,比较重要的地名为有髻山、东炮台山、炮台山、大万山岛、蚊尾岛、桂山岛、高栏岛、淇澳岛、大芒洲、小芒洲、二湾、塔湾、铜鼓角、挂碇角、企人石、前山河、马骝洲水道、南屏门、担杆水道、大濠水道、帆船水道、伶仃水道、崖门水道、磨刀门水道、虎跳门水道、珠江口、磨刀门、虎跳门等。

《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对这些地名的海防地理形胜多有记述,如:

谓有髻山又名烟管山,在香洲西南部16公里处,南屏镇西南5公里,东是洪湾涌,西是磨刀门出海口,“其山顶土墩用泥土垒成,四周用石筑高,长、宽各约10米,修建于清末,是炮台和烽火台的两用海防设施”“该山西边是磨刀门出海口,地理位置重要,是我国历代海防设置的重要据点之一”。

炮台山原称狮山,在香洲西南7公里处,“因地处边防,位置险要。清乾隆期间,为抗击外敌入侵,在夏湾东侧狮山顶上用岩石筑了高2-4米,宽1米,长70米的围墙,设炮眼17处,7门一吨至一吨半的大炮,与澳门对峙,从此改称为炮台山,沿用至今”“1844年清政府在此建拱北海关,还建有营房、瞭望台等建筑物”。

大万山岛在香洲东南部39公里,珠江口外最南端,原名老万山岛,“岛上建有蓄水塘,淡水丰富。属花岗岩结构,表层为黄沙土,是万山列岛最大的岛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高栏岛在香洲西南部48公里,崖门水道东侧,鸡啼门出口处,“该岛南侧是广州至湛江、海南岛海上运输必经航道,是珠江口以西重要岛屿之一”。

淇澳岛在香洲东北部13公里,珠江口内西侧,东距内伶仃岛13公里,北与虎门相对,“岛南侧与唐家半岛相隔成海峡,构成了水深、宽阔的金星门港”“岛屿四周均有航道,东为帆船水道,西为横门西航道,南为金星门港,北为横门东航道”。

大芒洲在香洲西南部19公里,横琴岛西北,“西端山顶有一炮楼,是抗战前建”;小芒洲在香洲西南部19公里,横琴岛西北侧,南望大芒洲,东临马骝洲水道,“山顶有一炮楼,据说是抗战前地为防御海匪所建”。

二湾在香洲东南部30公里,桂山岛西南侧,“解放桂山岛海战中,桂山艇在此湾登陆”;塔湾在香洲东南部60公里,伶仃岛西侧,“解放此岛时部队于1950年7月1日在此湾登陆”。

铜鼓角在香洲东北部12公里,唐山家半岛东侧,金星门出口南侧,“周围水深6.8—13米,水流急,且有涡流,船只近岸航行影响较大,过去常在此发生沉船事故”;挂碇角在香洲西南部18公里,南屏镇有髻山西侧,“因渔人常在这里抛锚停泊歇夜,故名挂碇角”“海拔214米,是海防要地”。

企人石在香洲西南部17公里,南屏镇洪湾涌口东侧,“海拔141米,是海防要地”;前山河又名前山水道,在香洲西南部8公里,北起中山市坦洲镇,南与湾仔马骝洲水道相通,流经前山镇、南屏镇、湾仔镇境内,并经澳门出海,“该河历来是珠江三角洲通往珠海市、澳门的主要内河通道,又是珠海市市区内陆通往省内各县市的一条主要内河”。

马骝洲水道在香洲西南部15公里,珠江口西侧,为大陆与横琴岛、大小芒洲之间狭长水域,该水道因靠近大小马骝洲而得名,“其西北通磨刀门,西南接宽河口,东为澳门港”“该水道为西江磨刀门出入澳门港之航道”。

南屏门在香洲东南部40公里,珠江口南部大、小万山岛之间,“是到大、小万山岛必经之水道”。

担杆水道在香洲东南部70公里,担杆岛之北,“位置险要,是大型船只通往香港、广州、汕头的必经航道”。

大濠水道又名南头水道,在香洲东南部33公里,珠江口外,大濠岛(曾用名南头岛)与蜘洲列岛、桂山岛、蜘洲、牛头岛之间,“航道无障碍物,是东来船只进入珠江口内必经航道”。

帆船水道在香洲东北部21公里,淇澳岛东面,“因过去帆船出入珠江口,为避免风浪,必从此水道经过,故名”“该水道是中山石岐、顺德容奇等地内河港往珠江口西侧的金星港、香洲港、九洲港的通道”。

伶仃水道在香洲东北部22公里,珠江口中部,西靠帆船水道,东靠内伶仃岛,南与大濠水道相连,“是大型船只进出珠江口的主要航道”;崖门水道在井岸镇西部20公里处,黄茅海北部、崖门、虎跳门外,“该水道是内河与海南岛、北部湾来往小轮的捷径”。

珠江口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海市的东部和东南部,是我国南方第一大河珠江的入海口,“该河口水域宽阔,障碍物较少,助航标志完善,珠江口至黄埔港可通行万吨船舶”。

磨刀门在井岸镇东部12公里处,斗门县与中山市交界处,“该河口是广州、容奇、石岐、江门、肇庆、梧州等地来往澳门的咽喉”。

虎跳门在井岸镇西部16.5公里,斗门县与新会县交界处,“是沟通内河与海南岛、北部湾的捷径”“清朝新会洋关(今叫红关)及斗门两贝岭均设有炮台驻兵,民国期间均有英军、日军、国民党军在此设防。1949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驻守,1984年斗门县武警大队在旧炮台设水上检查站”。

上述地名资料,对珠海境内的重要的山如有髻山、炮台山等,海岛如大万山岛、高栏岛、大芒洲等,海湾如二湾、塔湾等,岬角如铜鼓角、挂碇角、企人石等,水道如前山河、马骝洲水道、南屏门等,河口如珠江口、磨刀门、虎跳门等的地理位置和海防形势均有详细记述,是研究明清民国时期珠海地区海防地理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反映海防城寨与聚落分布情况的地名

前山寨是珠海市区范围内最重要的明清海防城寨。前山建寨是因为其险要的地形,以及靠近关闸的特殊位置而设置的军事基地。关于前山寨建寨的时间,地方志中有明确记载,说是明万历二年(1574年)“设关闸于莲花茎”,天启元年(1621年)“始立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始设参将府于中路雍陌营,天启元年(1621年)“改设参将于前山寨,陆兵七百名,把总二员,哨官四员。水兵一千二百余名,把总三员,哨官四员,大小哨船五十只,分戍石龟潭、秋风角、茅湾口、挂椗角、横洲、深井、亚婆尾、九洲洋、老万山、狐狸洲、金星门。”

清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县陈应吉主张新建土城,“周围四百七十五丈,高九尺,下厚三尺、上厚二尺。每城二十丈,增筑子城一丈,凡二十四丈。为门三。南曰前丰,东曰物阜,西曰晏清。北逼于山,故不门。”前山寨背靠于山,东、西、南各设一门,城墙长宽高规模大,城池较为坚固。“又建立炮台、兵房于西、南二门,炮台安炮四位。又分置城上者六,二门外复建台,列炮各十。”“乾隆十年设海防营。嘉庆十四年,改海防营为前山营,专制澳夷。关闸加筑石垣,建哨楼一座,修复营房九间。距关闸三里,建营房六间,望楼一座,烽台三座,前山营添建军装局一间,兵房四百一十八间,并修复海防营旧兵房九十间,火药局二间,演武亭一所,知县彭昭麟经理其事。”前山寨的军事功能从明末至清中期不断丰富,政府对前山寨的建设也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

《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聚落地名编”前山镇部分收录有前山这个地名,称“前山又名前山寨,因地处边防,为防御外敌入侵,曾建城墙,派兵把守”“明时朝天启元年(1621)立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建土城,乾隆十年(1745)设海防营,嘉庆十四年(1808)设前山营。

1980年因建设需要拆除了大部分围墙,现留有100米遗址”,同时也揭示了前山的交通条件是“水陆交通方便,有码头一座,水路有客货船到石岐、江门、广西、广州,陆路是拱北至石岐、广州的必经之路”“历史地名编”则收录了前山寨城墙这个地名,在香洲西部7公里,前山镇内(原前山寨),南距澳门4公里。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所建土城的城墙,以黄泥、石灰混合,人工柱桩夯砸而成。各城门砌以方石头和砖、瓦顶。“北面迫近山坡(后门山),林木茂密,不设城门。炮台、兵房设置于西、南二门,上台各设置4个炮位,又在城墙上台分设6个炮位,二门外复建台,列炮位十个”“当时前山寨城墙内全部及沿城墙外周围地区,就是今日的前山镇”“建国后,为了开设工厂、商店,增建楼房,扩展公路及交通建设,城墙已拆去百分之九十以上,现仅在南门附近尚存有下城墙约100米。”另外,前山镇部分还有兰埔这个聚落地名,在香洲区西南面约7公里处,东北与石矿场相连,东南与拱北相邻,“清朝时曾有军队在此训练,故有教场埔之称。清咸丰年间建村。后因此地兰花甚多,芬芳吐艳,清光绪年间改名兰埔。”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还收录了下栅墟、下栅村、上栅这3个与海防有关的聚落地名。其中下栅墟在香洲区西北部12公里,东邻下栅村,南邻官塘村,西北邻上栅村,原是一片沙滩,宋朝末期渐成聚落。上栅、下栅之称早见于清康熙时所编辑的香山县版图。

“栅”为栅栏,是指用木头放置沿海边,作为防御工事。据说“当时香山县濒海,曾多处设栅,上栅、下栅与当时的大角山(现留诗山)的炮台、营盘山(现上栅讯兵站及企人石炮台等)为当时的军事设施。”沿栅的村庄就分为上栅、下栅而得名。沿栅的一部为“下栅”。明末清初,该地区有新塘街、下栅墟,后统称为下栅墟,每逢集市墟期,人们在此设摊摆卖,十分兴旺。下栅村原名“下栅仔”,在香洲区西北部11公里,明朝年间村人李先德由南雄珠玑巷迁此定居,为防海盗骚扰,便在村边筑栅防御。1946年因该村修建足球场、修路而把栅全部拆毁。

聚落在下栅公路段以南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和钢筋水泥结构西楼房。上栅村在香洲区西北部13公里,北面濒海,西北邻外沙村,南靠大金鼎。宋朝末期建村,曾称长安、莲塘,清代才称上栅,因位于下栅墟(现改为金鼎镇)之上,故称上栅,沿用至今。下栅、上栅诸地自宋朝就已形成聚落,但当地的栅栏却是在明代为防海盗骚扰而筑起的,属于民间自发兴筑的海防工事,与官方军方的汛兵站、炮台共同发挥着海防作用。下栅等地之栅栏虽然在民国后期被拆毁,但相关地名却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海防地理信息,值得重视。

三、反映海防炮台分布情况的地名

反映明清香山县南境即今珠海市域海防炮台分布情况的地名较多。在《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自然地名编”中即有不少地名反映了炮台分布的信息,如前述香洲西南部16公里处的有髻山(又名烟管山)有修建于清末的炮台和烽火台,香洲西南7公里处的炮台山(原称狮山)也有清乾隆年间所建设的炮台,在香洲西南部19公里大芒洲和小芒洲均有抗战前建的炮楼,井岸镇西部16.5公里处的虎跳门东侧的斗门两贝岭有清朝所建炮台,与对面新会洋关(今叫红关)炮台对峙。至于香洲南约4公里处的东炮台山,虽然“东面临海,山顶部可俯视珠江口”,但过去并未建筑炮台,只是“形象一座古炮台,当地群众称为炮台山,此名解放前沿用至今。因有两座同名的炮台山,这座是在东部,故称为东炮台山”。

《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聚落地名编”在下栅墟条目下提到清代“香山县濒海,曾多处设栅,上栅、下栅与当时的大角山(现留诗山)的炮台、营盘山(现上栅讯兵站及企人石炮台等)为当时的军事设施”。似有误,查清代香山方志,香山县恭常都的角头山、企人石都只是陆汛,并无炮台建筑,其中乾隆年间各有汛兵5名,俱属于香山左营右哨头司把总管辖;道光年间均增兵至13名,俱属于香山左营平顶山汛把总管辖;而至光绪年间汛兵均由13名裁至3名。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历史地名编”也收录了多个与炮台相关的地名,其中前山寨城墙这个地名里提到清代前山寨城西、南二门炮台各设置4个炮位,城墙上分设6个炮位,西、南二门外复建炮台列炮位10个,合计共有炮位20个,使前山寨城形成了有较强炮火支持的海防城寨。

除前山寨城墙以外,“历史地名编”还收录了淇澳岛炮台、有髻山炮台、东澳岛铳城、三灶岛铳城这4个历史地名。其中淇澳岛炮台当是村民自发所建的简易炮台,曾一度发挥过抵抗英人入侵淇澳岛的作用(详后文)。至于有髻山炮台,“香洲西南部14公里,南屏镇西部约3公里的有髻山顶(海拔317米)。炮台为6×9(米)长方形。完整处高58米,石砌、中夯土。东北角与西南角已崩塌,炮台有南面约12米处有兵房遗迹,约11×3米。”这条地名资料所记有髻山距离香洲的里程、山顶高度与“自然地名编”有髻山条略有出入,但记载炮台的形制、残存情况更为细致。

关于东澳岛铳城,《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记载说在香洲东南部32公里,万山镇东澳岛东北部,东面临悬崖,“建于1729年,铳城呈长方形,东西20米,南北45米,全部用石块砌成,高3米,厚1.5米。西侧有1道拱门,用青砖砌成,门分两进,铳城内东墙两边角各有一炮位。城墙右侧有部分崩塌。其余基本完好,唯野草丛生,不见地面。铳城之东南方约50米处临悬崖有一座烽火台,呈圆锥形,高1.4米,石砌石灰浆面,中空为火膛,腰部有一窗,是进柴草的炉口,阔40×40厘米,顶部直径30厘米,底部直径165厘米,底座有一块石,高6厘米,整个烽火台还保存很完整。”

作者另据《香山县志》考证说:“早在宋绍兴年间(1131)这里是外敌入侵,战乱频繁之地,故设炮台守备。1987年定为珠海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此条记载对东澳岛铳城的形制与残存情况相当细致,但关于其年代的考证似有误。《珠海市文物志(修订本)》一书针对东澳岛铳城遗址考证说:“据《香山县志》记载,此铳城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驻军50人。”《广东明清海防遗存调查与研究》一书针对东澳岛铳城也考证说:“清道光《香山县志》卷四载:‘东澳雍正七年两山各设炮台分兵戍之。’光绪《香山县志》卷七载:‘万山东炮台在本营东南二百九十三里,上至左营十字门一百四十三里,下至西澳炮台七十里,兵五十名。’”

均谓清雍正七年(1729)所建,似约得其实。不过,所谓“铳城”是明代说法,清代统称为炮台,东澳岛上的炮台建筑建筑群既然是清雍正七年(1729年)所建,自然应当称之为东澳岛炮台,而不应当称之东澳岛铳城。

关于三灶岛铳城,《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记载说在香洲西南部35公里,三灶岛南端,黑沙湾东南的莲花山上(又名炮台山),三面环海,下面是陡峭的岩石,“铳城呈椭圆形,以石块和夯土依山势越(起字之讹)伏而筑,墙高3米,厚2米。整座铳城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淹没在树木杂草丛中,西北有一座用石条砌成高2米、厚1.5米的城门。”

作者另引《香山县志》的记载:“黑沙海山在下表村外,黑沙海边孤峰独立,山上有汛,旧有炮台官厅兵房,山半为演武所,今废,东南一望,洪涛撼空,天水一色”“三灶山炮台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营房十八间,有官署。康熙五十七年建,乾隆四十一年、五十年、五十九年修。”按此条记载对三灶岛铳城的形制与残存情况也相当细致,但对其形成年代的考证似也有误。《珠海市文物志(修订本)》一书称为三灶英表山铳城遗址,谓“在三灶镇海澄英表村(即下表村)山巅”“英表山面向南海,地势险要,东望万山,西眺高栏,历代为军事要地。据《香山县志》载:‘三灶山在城南三百里,成化以后有官军戍此’”。

看来,此铳城当是明代所建,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改建为炮台。三灶山炮台估计在清中期已被废弃,不过一直留有遗迹。侵华日军第六航空基地指挥官地昭和十三年六月十五日(1938年6月15日)编印的《三灶岛特报第一号》中附有一幅《三灶岛防备略图》,图中在日军三灶机场西南方向、英表村南清晰地标绘了莲花山(炮台山)的位置和大致轮廓。1986年前后进行地名调查时,莲花山(炮台山)上炮台遗迹仍存。不过,在1992年12月28日,为了修建珠海机场,我国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广东省珠海市西区三灶岛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被誉为“亚洲第一爆”的大爆破工程。

据说,当时为了修建这座全国最大的民用机场,通过爆破工程,不仅搬掉了一座东西长800米、南北宽60米、高度为海拔107米的炮台山,而且又用炮台山的碎石填海造地。不过,随着炮台山被整体爆破,山上的炮台遗迹也随之荡然无存。2021年4月,笔者一行到实地考察,经英表村村民指示,村口正南面珠海机场近东西向的飞机跑道西段,大致就是当年炮台山及山上的炮台遗址位置所在。

四、反映海防战事情况的地名

《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历史地名编”收录有一个反映明清香山县南境即今珠海市域海防战事情况的街道地名,即淇澳白石街道。此街又名正街,在香洲东北部18公里,淇澳岛淇澳村内。据地名调查资料,1836年英国人入侵淇澳岛,被淇澳岛人打败,双方在交战中英人有4人被打死,迫使英人投降,责令其赔偿白银3000两,将大部分钱用来铺砌一条白石街,故名。

现这条石砌的街改铺水泥,将原砌的石块移作铺砌其他横街小巷之用。“历史地名编”同时收录有淇澳岛炮台这个地名,在香洲东北部18公里,淇澳岛村北,现仅存20余米长的土墙,墙上还有射击孔数口。炮台面向西北海湾,是入村的要道(现已围垦成为陆地),清道光十六年(1836)淇澳村民据此炮台用土炮打败英殖民主义者入侵淇澳。这两条资料互相印证,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前,位于珠江口的淇澳岛就曾发生过较大规模自发抗英斗争,并且以英军失败赔款而告终。

不过,结合其他资料来看,《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所记清道光十六年(1836)有误,淇澳村民抗英事应当是在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10月13日。《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的主要依据,估计是当地流传的一个传说:1836年7月2日,外国鸦片船只与淇澳村民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冲突且规模较大,先是淇澳村民为保卫家园准备赶走盘踞在岛上的英国侵略者,后英国鸦片贩子纠集10余条船武装进攻淇澳岛,淇澳村民团结一致,利用土炮和从前从台湾缴回来的铜炮,击退了他们的进攻,并取得了打死三个英国人一个美国人的战绩(但墓碑证明他们的死期不一,三个英国人死于1853年,而一美国人则卒于1836年)。

地名资料所反映的淇澳村民抗英事,在其他史料也有记载。据光绪《重修香山县志》记载:“(道光)十三年春,有夷船来泊金星门,踵至者五十余只。淇澳乡人白上官驱之,乃去。”另据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引英国船长格兰特的报告,1933年10月12日,一名中国人在偷窃破船“萨马兰号”的铜和铁时,被一艘从达曼来的葡萄牙船“马诺埃尔号”的英国人炮手逮捕,并将其交到“赫尔克里士号”暂时监禁。

第二天晚上,一群淇澳乡的武装乡民前来,把一名水手带走,一个舵手为了抢救他,也被乡民带走。格兰特写信指示号召所有碇泊所全部船只的武装驳艇“驶往淇澳乡,当他们到达时,被火炮射击。没有击中,但为了混乱他们的目标,即予开火还击,于是艇队驶回各船。实际结果,据说是有一个中国人受伤。”英国船长格兰特的报告,可能对英国人的侵略行径有所粉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刘蜀永研究员2000年9月在伦敦英国国家档案馆查阅资料时,曾从英国外交部档案F.0.1048东印度公司文档中,发现了与此事相关的、已尘封160多年的22件原始档案。档案表明,鸦片战争前,淇澳岛所濒临的金星门海域早已成为大量外国鸦片走私船停泊的基地,英国鸦片贩子经常骚扰这个岛屿,危害居民安危,侵犯中国主权。

1833年8月17日,将岛上一名村民监禁在“威臣”号船上;9月7日,村民黄亚秀出海贩鱼时被推入海中淹死。档案中的《两广总督卢坤致洋商谕令》等原始文件证实,10月13日,淇澳村民苏上品、郭亚祥等4人将“偷牛”的“夷人”抓获,遭致50多个外国人进村寻衅,村民们一起出来驱赶。冲突中村民郭名秋被绑架上船,黄亚仰被枪打伤致死。15日,英船主马基率众多外国人乘舢板10余只武装入侵,向这个村开枪开炮,交战中伤及村民孙亚福。清朝地方政府闻讯立即派兵到该村驻扎防卫,并由两广总督、澳门同知、香山县令等先后向英国大班发出谕令,要求他们释放郭名秋,交出凶手,并不许外国舢板进内洋滋事。淇澳村民抗英事,比广州三元里抗英早了7年多,其规模虽比三元里抗英小,但在中国近代反侵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当然,关于淇澳岛炮台的遗存情况,《珠海市文物志》一书的“淇澳岛抗英炮台遗址”条记述说“炮台位于天皇宫前,北向淇澳古海湾,残墙宽52.5米,厚0.9米,高3米不等,有5个石砌炮眼,外壁残留当年战斗的弹痕。”后出书者转精,所记更为准确。不过,虽然地名工作者的早期地名调查工作因种种原因而造成了一些疏误,但其学术贡献却是不可低估的。

五、结语

作为珠江口西岸的海防要地,珠海的大量地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海防地理信息,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1989年出版的由《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是在1986年前后完成珠海全市陆部地名和海部地名普查、考证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收词目1700多条,其中反映海防地理形胜的地名主要收录在该志的“自然地名编”部分,比较重要的地名为有髻山、东炮台山、炮台山等28个;反映海防城寨与聚落分布情况的地名则主要是“聚落地名编”中的前山、下栅墟、下栅村、上栅等地名;反映海防炮台分布情况的地名较多,不仅“自然地名编”中有髻山、炮台山、大芒洲、小芒洲和虎跳门等,“历史地名编”中也有前山寨城墙、淇澳岛炮台、有髻山炮台、东澳岛铳城、三灶岛铳城等;反映海防战事情况的地名则主要是“历史地名编”收录的淇澳白石街道和淇澳岛炮台这两个地名。上述诸多地名已涉及明清民国时期珠海地区的海防地理形胜、海防城寨与聚落分布情况、海防炮台分布情况和海防战事情况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海防地理史料价值。

由于种种原因,珠海地名资料所蕴含的历史海防地理信息可能存在信息不全、信息失真、前后抵牾甚至错误记载等情况,这就需要结合相关文物普查资料、地方志等进行互证、补充,才能获取更为完整的史料信息,得出正确合理的研究结论。

【注】文章原载于《明清海防研究》(第13辑)。

责编:魏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