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人的年终总结有着落了!全年数据、快速直达!_互动_数据_社交

年终岁尾,海外社媒运营照例要撰写总结报告,盘点过去的成绩与得失。

这件事虽说是必要且必须的,但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一方面要占用人力和时间,另一方面因为牵扯大量的数据收集统计和计算,又容易出错,马虎不得。

这个时候,一些海外社媒数据管理平台的常用功能和数据工具能够让这个过程变得更为轻松省时。接下来我们就以OneSight平台为例,给大家推荐一些顺手好用的撰写报告小帮手。

多帐号海外社交媒体矩阵数据总览

一些品牌的社交媒体帐号较多,在“监控”模块,可以将所有帐号的粉丝、粉丝增长、发帖、互动等基础数据在一个表格中体现,并可按照某个项目指标进行排序:

社交号运营数据

点击前述列表中的任一社交号可以查看其详细运营数据。针对某一社交号运营报告所需的数据基本都可以在这一部分找到。

展开全文

以Facebook主页为例,这部分包括了数据概览、主页分析、粉丝分析、帖文分析、帖文流、话题分析等。其中,数据概览分为公开数据、授权数据和最佳帖文。公开数据显示了粉丝和粉丝增长、发帖和互动、千粉互动和单帖互动、OS评分等项目的数值、增长率及可视化图表:

未授权的情况下,你能看到的只有公开数据及统计分析。授权社交号后,即可查看更丰富的授权数据分析。因此,如果你有该社交号的相关权限,可以点击“去授权”按钮,授权后将能够在数据概览页面看到主页曝光和覆盖、粉丝分布的国家/地区、粉丝在线时间等更多项目指标的数据及图表。

最佳帖文根据帖文互动量进行排序,互动量越高越靠前显示:

主页分析页面展示了OS评分、千粉互动、单帖互动、主页帖文心情、主页曝光*、主页覆盖*、主页互动用户*、主页互动率*、主页点击*、用户积极操作*、用户消极操作*等项目指标的详细数据及图表(带*号的项目只有用户授权后才可以看到):

粉丝分析页面的数据图表涵盖了粉丝数、增长分析*、粉丝分布*、粉丝在线时间*等项目维度,其中带*号的项目在用户授权后方可看到:

帖文互动页面,数据图表涵盖了帖文数、帖文互动、帖文及帖文互动、帖文互动率等指标,在用户授权后可以查看帖文曝光、帖文覆盖、视频观看等指标的数据图表:

帖文流页面,展示了所选周期内的话题标签云和相关帖文,其中,从帖文中的提取的话题标签(以#开头的词),出现频次越高的话题字号越大:

话题分析页面,分别展示了话题帖文占比、话题帖文类型、话题生命力TOP10、话题标签云、话题总榜,其中,话题生命力TOP10显示了所选周期内话题标签首次出现到最后一次出现,持续时间最长的10个话题:

竞品对比

做总结报告,除了对自身社交号的运营情况进行数据和图表反映外,一般还需要与竞品进行数据对比,这项工作可以交给OneSight营销云去完成。

竞品对比可以通过OneSight营销云报告模块的社交号对比功能来实现,目前支持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等平台。操作过程非常简便,只需选择社交号后点击“生成对比”按钮即可迅速完成对比:

以Facebook社交号为例,OneSight营销云分别对社交号的OS评分、粉丝、帖文、互动、付费探测等相关数据指标以图表和数据方式给出对比结果:

周期对比

作为总结报告的内容之一,少不了要有与自身社交号上一周期运营表现所进行的对比,这时要用到周期对比功能。

OneSight营销云的社交号周期对比功能对同一社交号在相邻的两个相同时长的周期内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包括总览、粉丝、帖文、互动等四个分页面(如果是YouTube帐号,分页面则为总览、订阅者、视频、互动),有部分数据需要用户授权:

使用以上小助手的时候,你还要用到几个小技巧:

设定数据监测周期

在使用各项功能之前,建议首先根据报告需要对监测周期进行设定,OneSight提供了7天、28天、90天、半年、一年等不同周期的快捷选项,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起止日期,以对应不同周期时长的总结报告撰写需要:

选择排序方式

很多情况下你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数据、内容的排序方式,例如在帖文流页面,相关帖文可以分别按照日期、互动次数、心情数、评论数、分享数、视频观看次数等以升序或降序排列,授权后,还可以按照点击次数、曝光次数、覆盖人数等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

报告一键导出

OneSight的多个页面都提供了导出报告按钮,可以方便的进行多种格式的报告一键导出,通常报告格式为PDF或Excel,分别用以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的使用用途:

结语

总结报告,需要以大量的真实运营数据及数据统计计算汇总为基础,进行精确统计和计算,用数据说话,并且要能够清晰的表现出趋势,而这正是数据管理工具平台的用武之地。希望OneSight营销云所提供的功能,可以帮你省时省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