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成绩差,打骂就能提高?错!聪明的家长会做到这4点_孩子_成绩_家长

一学期过半,最近大部分的孩子期中考试都已经结束。然而孩子成绩出来后,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考得好的,皆大欢喜,考得差的,竹板烧肉。

我家二宝今年上一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刚出来,就有家长在群里让大家晒成绩,100分的高兴得合不拢嘴,大家排队表示羡慕,90多分,80多分的,家长上火表示要回去收拾娃。

期中考试成绩重要吗?重要!因为成绩的高低,实际上是对孩子的近一段的学习情况作了一个总结和检测。通过分数,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孩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学习水平,并且清楚哪里不足。

但是,对于成绩,表扬奖励,或者打骂呵斥,孩子下半学期的成绩就能保持稳定,或有所提高吗?实际上,无论考试成绩的好与坏,孩子拿到成绩后,家长一定注意这几点:

一、家长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并学会反省自己。

1、克制、冷静,用平和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成绩

面对孩子成绩差或下降,许多家长沉不住气,于是各种难听的话就说了出来,“不争气”、“没出息”,“蠢得像猪”,甚至会实行肢体暴力。父母的这些行为,实际上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不但一点帮助都没有,还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甚至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更加厌恶学习,达到了适得其反的反作用。

不管孩子的成绩是否满意,都应该保持冷静,好不喜,差不怒。

和孩子坐在一起,平和地交流,告诉孩子,你对这次成绩的的看法,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对学习,对考试的真实想法,只有做到有效的交流,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展开全文

2、家长需要反省自己

期中考试,检测的不仅仅是孩子,也是家长。

扪心自问,这段时间的学习陪伴,是有效陪伴吗?孩子这段时间的业情况和课业进展情况,你了解吗?你和老师进行过沟通吗?

孩子,尤其是小学的孩子,不要奢望他有足够自觉性。大部分的孩子还是需要父母的监督和帮助之下,才能认真学习。

所以作为家长,不能放任孩子自己学习,或者奢望孩子写完作业自己复习。

陪孩子写作业,不仅仅是写作业,最主要的是在陪伴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

所以各位家长,请认认真真地翻看孩子的课本,放下手机,陪伴孩子学习,带着孩子复习,教孩子预习,和孩子一同做课外的习题。

付出多少,收获多少,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二、和孩子一起对成绩进行分析

考得出色,孩子一定在背后付出了很多汗水和努力,所以父母要积极地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认真。在恰当的范围内,给予表扬,甚至是合理的物质奖励。

家长的肯定与表扬能使孩子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

考得差的孩子,要和孩子冷静分析。将试卷拿出来,一同分析错题错误的原因。

书本的基础内容错误,譬如生字,词语,组词造句,或者是数学老师讲过的题型出现错误,说明孩子基础掌握不牢,上课没有认真听讲。

灵活题错误,那就分析,孩子是理解能力出现偏差,还是举一反三的能力不够。

是因为马虎大意,还是干脆不会。和孩子一同,找出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才能在随后的学习中,及时补短,并且逐一击破。

同时也要找出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与积极地肯定,让孩子知道虽然考得不好,但是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三、和老师及时沟通

老师和孩子的相处时间比较多,所以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在班级的排位情况。

同时,家长也让老师知道,在你眼中孩子哪里比较强,哪里比较弱,你希望孩子能达到什么样的状态。针对孩子的问题,和老师一同制定计划,共同督促孩子,有效地帮助孩子改进。

四、制定未来的学习计划

帮助孩子进一步优化学习方法,制定学习的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针对孩子的弱项,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比如

计算不熟练,那么后期可以安排每天做20道口算题。如果是阅读理解有问题,那么让孩子多做专项练习。如果是概念不清晰,那么就重新理顺概念和知识点。

期中考试,并不能否定孩子这学期一定很差,但也不能肯定孩子期末的成绩依旧如此优秀。作为家长,要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期中考试,才帮助孩子在未来的两个月,成绩更上一层楼。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