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宇杂谈】
经济、民生、社会等各个领域问题千千万,不可能都通过非常规的手法推进。
李宇嘉
近期,各地全力以赴“拼经济”,抢跑发展新赛道。围绕助企纾困、倾听民生,净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信心,实现高质量发展,主政官员、职能部门、智囊机构等等,纷纷启动“大走访”、“搞调研”、“开座谈”,场次安排得紧紧的。被疫情耽搁了3年,地方谋划经济的紧迫氛围已经拉得满满的,立志于夺取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要把失去的补回来。
笔者也参加了多场调研,几点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大走访”的导向是正确的,即主动靠前服务,聚焦市场所急、百姓所需,疏通企业投资、民生保障的痛点。但是,调研行程安排太过密集,很多时间花在了准备调研提纲、安排行程和人员对接上,案头工作来不及准备。加上熟知业务的人分身乏术,现场人员空有热情,难问到点上,穿不透问题本质,对策浮于表面。
比如,加大市级统筹、完善操作细则、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准入门槛等等,放之四海皆准,老调重弹却过于宽泛、无法落地。事实上,各地招商引资的优惠力度很大,有“锦标赛”的味道了,比如拼税收优惠、拼土地低价,拼简化流程等,甚至特事特办、专班解决、市长亲自抓等,相关政策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有的政策(如用地),到了无节制优惠的地步了。
现在的问题,不在大动脉、主干道,而是支线和毛细血管微循环不畅。比如,很多工作推进,需要纵向一竿子插到底,到街道、社区去执行和落实,特别是类似拆迁安置、管网改道、“七通一平”等基础工程。同时,政策制定和执行,在市县区每一级政府,需要横向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由此,横纵向都要明确工作职责、让基层用动力做,有良好的机制,能做得了。
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明明是一项好的政策,但牵头部门一再抱怨,某某横向部门就是不配合;本来给了灵活执行的空间,但到了下面区县、街道、社区,就是落不下去。各地普遍存在的“领导督办”、“专班推进”,本质上就是微循环出了问题,被迫通过行政的手段来推进。但问题是,经济、民生、社会等各个领域问题千千万,不可能都通过非常规的手法推进。
因此,到基层调研,企业也好、机关也好、社区也好,就是要了解到底为何出现微循环不畅的问题。比如,看似多方共赢、利国利企利民的政策,为何很多企业和相关群众不愿意参与,表面看可能是政策缺乏操作细则,但背后可能是利益诉求差异、不愿担责。调研时,就要先做案头工作,先电话了解被调研方的诉求,并梳理过往政策文件,初步摸排关键的痛点。
比如,老旧小区改造难,表面看业主不愿意出钱,管线单位资金平衡不了,市场觉得不盈利,不愿参与,本质上却是街道、社区等贴近群众的基层,未深入宣传“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业主感觉不到掏钱的益处在哪,想搭顺风车,或对政策不信赖,市场资金习惯“赚快钱”等。因此,关键是细化执行机制、改造方案,公共资金带头,做出示范项目,看到切实好处。
对问题、影响机制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也就是知道需要哪些部门,什么样级别的人参与等,接下来,再去组织线下调研,效果会更好。其实,很多问题背后的原因都类似,比如本位主义或懒政思维下机制设计“一刀切”,主体责任不到位;担心被问责,不敢做或不敢突破;做了却无法彰显自身的业绩(而是别人的业绩),没有激励机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做。
针对这些问题,调研部门能“一阵见血”指出来,相关部门就会展开激烈的争论,微循环不畅,到底堵在哪,也就很清晰了。接下来,对既有的机制进行调整,考核责任落下去,牵头和配合部门主体责任清晰,激励惩罚明确,资源合理配备,问题解决也顺畅多了。重要的是,这样被调研单位才会觉得,大走访不是作秀,调研不会给自己添负担,也就不会应付了事。
(作者系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