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中锤炼(十)_主任_撤军_部队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火中 锤炼 主任 撤军 部队

余泽江

作为一名军人,能在军旅生涯中真枪实弹地参加打一仗,且能活下来,这是多么荣幸的事,也是多么值得回味的事。《在战火中锤炼》一文,写了100集。为纪念自卫反击战44周年,选10集发表,很多惊险的战斗场面只得忍痛删去了。在此,向战友们致歉。

参战时的我

十、为增辉,战地报道热情似火

3月4日夜至3月5日晨,张若良主任一夜都在谷柳参加和召开西线后勤保障团以上领导干部会议,我和卢启华昼夜在某野战医院前线医疗所参加抢救黄连山前线送来的伤员。

1979年3月5日凌晨7时,张主任把我们召到他的身边说:“根据中央军委决定,我军从今晨起逐渐全部撤出越南。昨晚团以上干部都传达了,现在我们就出发,一路检查各部队撤军的情况,同时撤回国内。”

我真大为不解:“撤军?马上?”张主任说:“对!”

我觉得太突然,太难以接受。

军令如山。驾驶员小唐已发动了北京牌小车。我晕晕乎乎跟着上了车。

展开全文

3月5日至16日,我边防军奉命从越南撤军回到中越边境

撤军?这怎么可能呢?我全军勇士好不容易才突破越军称为“固若金汤”的防线,正准备发起第二战役,打到河内去,好好教训一下越南当局,让它称霸东南亚的狼子野心化为泡影。战争不是才开个头吗?这是打的什么仗?

将士们怎能接受这时撤军?想想多年来越南当局反华行径,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想想牺牲的战友,他们把鲜血洒在自卫还击战场,这个仇我们还没报彻底;想想我边境村民,无时无刻不受越军伤害,我们咋就轻易撤军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仇恨难消。忍不住自言自语地说:“这打的什么仗?难打的防线刚突破,正好一个冲锋冲到河内,严惩黎笋当局。这怎么说撤就撤呢?”

我们胜利了!

张若良主任听了我的话,批评道:“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上面喊打就打,叫撤就撤。你想打到河内就打到河内?”

我不服气地说:“主任,我觉得现在撤军,还没打痛小越南,它还会更嚣张,还会寻机搞我们。”

张主任说:“这些不是我们考虑的,下级服从上级,咋这么多二话呢?”

在一处岔道上,车很拥挤。张若良主任叫停下车来,见143野战医院救护车通不过,他大声喊道:“让救护车先撤,车上有重伤员。”那时没有军衔,那些驾驶兵眨眨眼,该挤还照样往前挤。张若良见一个穿四个口袋服装的干部,自我介绍说:“我是后勤前指政治部主任,我命令你们,先让开大道,让救护车先撤,时间对伤员来说就是生命!”

那干部听说是前指政治部主任,又见张若良50多岁了,敬了个军礼,站在公路边指挥往前挤的车辆停下,让救护车通过。

待143野战医院车队全部撤离后,那干部对张主任说:“首长,请你们撤。”

我们撤至甘塘,听见黄连山响起阵阵爆炸声。张若良主任叫小唐停下车来,朝黄连山方向望去,焦急又痛苦地直摇头。

甘塘军供站也正在往卡车上装各种物资,见我们来到,站长跑向张主任请示:“主任,现在喊我们撤,如果黄连山战斗还需物资,咋办?”张若良说:“你考虑得对,你们坚持到最后,作好充分准备,如果有命令,你们就往黄连山送物资。”

3月6日,我们继续后撤。到石油供应站。站长报告说:“撤军准备工作已就序,按照会议精神,我们下午4时前撤回河口。”张主任交代说:“好像黄连山战斗还没结束,你们和军供站都要做好准备。先把大型机械和成桶汽油撤回河口,其他的要听114兵站的命令,要做到有备无患。”

3月7日到汽车23团甘塘基地,团首长全都带车到各战斗部队去撤军了,只留下齐参谋长和十多台车作紧急应备。齐参谋长向张主任汇报:“今凌晨6点,王团长、范政委就向全团下了命令,根据上级对各部队车辆分配数,全部于7时开往各部队,必须做到安全、准时撤军。”张主任肯定了汽车团的撤军工作,要求齐参谋长及时与黄连山作战部队取得联系,一旦部队撤出阵地,就必须把他们安全撤回国。齐参谋长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凯旋归来

我们小车走一段停一下,饿了啃几口干粮,于3月10日下午5时抵达红河岸边。舟桥上成排行驶着大小车辆,千军万马闹腾腾。我们依序上了舟桥,跨上岸,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在张若良主任的率领下,我们在反击越军入侵的战场上,鏖战了24天,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我们终于完成了祖国和人民的托付,实现了对越自卫还击战的预定目标,胜利地回到了河口。

战后,解放军报、国防战士报刊登了林杰撰写我的通讯:《热情似火 ---记三五四0三部队新闻干事余泽江》

同时,14军政治部新闻干事郑健的先进事迹,也在军报和国防战士报刊登,在全军特别是昆明军区新闻队伍中产生了强烈反响,由此,昆明军区政治部授权国防战士报社,为郑健和余泽江请功。

1980年2月6日,国防战士报在头版发布消息:《本报给两名新闻干事请功》。

“在1979年度的报道工作中,本报战地特约记者、通讯员,35201部队新闻干事郑健和35403部队新闻干事余泽江,积极为解放军报和国防战士报组稿写稿,成绩显著,对部队的报道工作和办好解放军报、国防战士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了表彰先进,两报最近向35201部队和35403部队发出函件,建议给郑健、余泽江记功。”

火线立功

在这条消息下面,是评论员文章:

向高标准看齐

本报发表的两个优秀特约通讯员的先进事迹,值得全军区所有部队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同志一读。

郑健和余泽江同志各有各的特点,他们的具体做法也许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热爱新闻报道工作,严肃认真,勇于实践,在报道工作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个是刻苦钻研,敢于攀登;一个是努力工作,对报道工作倾注了满腔热忱。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值得全体新闻工作者学习。

八十年代是我国军民大有作为的年代。它将为我们新闻工作者提供大显身手,纵横驰骋的空间。为了促进部队现代化建设,我们新闻干部和所有战地记者、通讯员,应当振奋精神,向高标准进军。

新闻报道的内容包罗万象,它要求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学习,反反复复地磨炼;它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古往今来,卓有成效的名家们,从来没有发现一条不经过艰苦努力就能成功的捷径,只有那些知难而进,辛勤劳动的人,才有希望做出好成绩。郑健和余泽江同志的事迹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我们应当象郑健和余泽江同志那样,忠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全面地履行工作职责。既要带头写稿,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动群众、培养骨干上。要改变那种单枪匹马写稿子,而整个部队的报道工作冷冷清清的状况。要当好党委抓报道工作的参谋,起到一个报道工作组织者的作用。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大量了解和掌握部队的报道线索,经常给业余报道员出点子、引路子。今后,我们衡量一个新闻干事的工作好坏,不能仅仅看他个人的见报篇数,而主要应当看整个部队报道工作的开展情况。

部队建设的新发展,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报道工作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谁说这里是后方?

同日,国防战士报还在二版开辟《向郑健、余泽江学习》专版。登载了37篇学习心德和体会。其中有一篇是140医院新闻干事于尤和史贵霞撰写的文章:《一个忘我工作的榜样,一个诲人不倦的师长》。文章记述了我在140医院采访写作和帮助她们提高写作水平的情况。

文中说:“余干事工作起来,真有股拼命三郎的作风。一次他来我们医院采写一组抢救伤员的新闻稿,白天参加医护人员工作,下了班就挤时间采访当事人,每晚工作到深夜一两点,有时还通宵达旦工作,令人感动。最令我们感动的,是他诲人不倦的精神。我们都是被文化大革命耽搁的一代,虽说是初中毕业,实际知识和文化程度不相匹配。

开始学新闻报道时,连组词造句、分段结构都不懂,更别说提炼主题,抓时效新闻了。余干事不仅在学习班教我们,还亲自到我们医院,带着我们采访,帮助我们分析素材,启发我们提炼主题思想,从组词造句教起,一遍又一遍,反复教反复讲。他帮助我们修改文章,常常是启迪我们思维,把原理讲清,让我们自己去动脑筋,自己去修改。

我们改一遍他和我们讨论一遍,哪里改得好,哪里还有差距,哪里还存在什么问题,满腔热情地帮助和培养我们。余干事真是我们搞好新闻报道的标兵,是诲人不倦的师长”。

国防战士报为郑健和我请功的函和报纸到35403部队,整个机关都轰动了。这是分部成立以来,由军区为分部官兵请功的第一例。

不几天,张若良主任找我谈话:“小余,你从调来分部,一直兢兢业业搞好报道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军区国防战士报为你请功。今天分部党委讨论了你记功的事,高政委提出给你记二等功一次,我也是这个意见。但党委大部分成员认为,不能把档次定得太高,今后还有这样的情况,要留有余地。经分部党委一致意见,给你记三等功一次。这是组织上对你工作成绩的肯定,不仅是你个人的光荣,也是我们政治部的光荣。”

我在燕子洞采访

第二天,政治部在大会议室召开全体军人庆功大会,为我记功。赵副政委主持会议,王有声科长在会上介绍了我从139野战医院调分部政治部以来的工作情况,张若良主任宣布了分部党委的决定。

决定指出:“余泽江同志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尤其在自卫反击作战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一心一意搞好报道,写出了很多有份量的文章在解放军报和国防战士报登载。除了自已写文章,还和其它同志一道,注重建立全分部的新闻报道网,培训和培养了一批新闻报道骨干,成绩显著,特批准给予余泽江同志荣记三等功一次,以资鼓励。”

接着,新华社、解放军报授于我“战地优秀通讯员”,昆明军区政治部评我为战时新闻报道一等奖;解放军报报社录用我为军报驻昆记者组实习记者。不久,我被派往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校学习。

注:图片有部分来自网络

说明:这十集自卫反击作战文稿,是从我的《在战火中锤炼》100集回忆录中抽选出来的,所以文中地名有些岔乱,战争的顺序也有些杂绞,敬请读者谅解。

作者简介:

余泽江,蒙古族,作家,大专文化,中共党员,贵州省毕节市人。 1968年11月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卫生员、政治干事、指导员、师政治部战地新闻报道组长、昆明陆军学校政治教官。1985年4月转业地方,历任主任;局长、党组书记;秘书长。一生以爬格子为己任,著有长篇小说《三节草》《惜别凤颈桥》《贤妻似镜》《情已了》;纪实文学:《淬炼年华》《山路弯弯》《有故事的人生》等;编著《七星关区史志人物选》《密林一三九》、《七星闪耀》等大型文献;成书有《泽江获奖作品选》《泽江散文集》等作品。

2009年退休,现居住毕节市七星关区麻园社区。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