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咏鹅》横空出世,老师看后哭笑不得,大鹅一旁默默哭泣_古诗_小学生_这首

小学生最喜欢的事情虽然跟学习有关,但却又与学习无关 ,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拥有很深的求知欲望,但当他们到学校具体学习时,这些求知欲却逐渐消失了。

好老师可以给学生带来非常美妙的课堂体验,学生不仅会喜欢上课,而且还有适当发挥的空间,在快乐中寻求知识,获得更多学习的能力。

作为小学生,他们总是充满着奇思妙想,即便是一首简单的古诗,通过他们的想象,却可以变出多种花样,下面这名老师就展开了相关的课堂,改编熟悉的古诗,让学生们主动去接触古诗。

不一样的古诗《咏鹅》横空出世,老师看到后哭笑不得

小学生古诗《咏鹅》的改编

《咏鹅》作为小学生必背古诗之一,是很多孩子们最熟悉的古诗,这首诗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可以说是年少成名。

这首古诗将鹅描绘得淋漓尽致,不管是鹅的叫声,还是鹅的形态颜色都非常完美,静与动、声音与色彩之间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这首古诗。

展开全文

当小学生学习这首古诗以后,便有了更多的奇思妙想,骆宾王七岁成诗,小学生也可以十岁改诗,都是同样的蔬菜,却写出了不一样的内容,同学看到之后饿到肚子一直叫。

“饿,饿,饿”,第一句跟原版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方向却改变了,之前是鹅的叫声,现在却表达了小学生的饥饿之感。

下面的几句更是围绕着饥饿,直接将鹅给炖了,“曲项向天歌,拔毛烧开水,红烧大肥鹅。”看完这首诗,想必大鹅在一旁也会默默哭泣。

小学生试卷改编

下面这名小学生因为没有背诵古诗,考试的时候接不上前后句,于是他便开始独创诗句,老师看后非常生气。

一共才十句古诗,最终却只对了一个而已,“松下问童子”的后一句是什么,学生写到“网吧怎么走”,“三个臭皮匠,臭味都一样”,这些虽然都是错的,但却异常押韵,不愧是小学生啊。

分析:

可以看到小学生相对于背诵而言,更喜欢改编,但如果基础都学不好的话,即便拥有改编的能力,也属于比较浅显低俗的文章,所以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首先要将基础知识学好。

但学生的想象能力却不应该被直接磨灭掉,很多成年人都无法相比,对此老师在教孩子的时候,也不要过于应试化,可以适当带着学生们自己创作,这样可以引发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所以当学生懂得创造的时候,老师不要一味去批评他们,也应该适当给他们一些鼓励与支持。

学生们又应该如何学好古诗词?

*了解作者以及相关作品背景

老师在讲解古诗的时候,肯定不会一上来就直接步入正题,让学生直接理解古诗的意思,而是先让大家了解这首古诗的相关背景,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去创造这首古诗的。

不同的时代会拥有不一样的背景,有的古诗可能是在战争期间写的,有的则是在国泰民安时期写出来的,这两首古诗的表达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了解相关时代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大家还需要知道诗人是处于什么状态下去写这首古诗的,这样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

*了解古诗相关的典故

很多古诗都会有相关的历史事件,比如李商隐的《无题》中就引用了相关的典故,“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句就引用了相关的典故,其中蓬山指的就是海上三神仙,而青鸟则是西王母的信使。

通过典故诗人想要表达出对挂念之人的情感,所以想要了解这首古诗,就需要提前了解其中的典故,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

*多查资料,逐渐体会到其中的意境

很多学者都会对同一首古诗进行研究,而每个人的研究方面都可能有所不同,想要真正学好古诗,学生们还应该多查阅相关的资料,更加具体地去了解一首古诗。

古诗的意境之美更是一种升华,学生最重要的是应该体会到其中的意境,能够背诵这些古诗,并且可以在文章中使用。

总结:

古代的诗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包含着古人的智慧,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之美,希望学生们都可以好好学习古诗,不要去死记硬背。

今日话题:你喜欢古代诗歌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