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让孩子感受母亲的慈祥独立,也要看到父亲的刚强慈爱_父亲_孩子_母亲

既要让孩子感受母亲的慈祥独立,也要看到父亲的刚强慈爱

在我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家庭教育理念中,倡导"母慈、父严",母亲要感性慈爱,父亲要理性严格。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说,现在大部分家庭还在延续这个传统,但随着社会发展,这个理念不能绝对化,家庭教育应适当作调整。

杨雄说,传统做法有其合理性。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父亲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从生物学意义上决定了男女有别。到了现代社会,家庭教育所扮演的角色依然有分工,母亲如果母爱泛滥、自由过度,就会造成放任纵容,对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和责任心不利。

家庭教养模式是父母在长期的子女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比较固定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 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杨雄教授说,幸福家庭需要稳定的三角关系,父亲、母亲和孩子构成夫妻、父子和母子关系,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通常情况下,提倡夫妻关系第一,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更重要,

夫妻关系平等和睦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会感到安全与爱,也更能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既让孩子看到父亲刚强和慈爱的一面,也能看到母亲慈祥和独立的一面,家庭教育应这样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母慈父严。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古人对"严父慈母"型家庭教育模式的最好诠释,天为严父, 作用是让孩子有一种惧怕、畏惧, 让孩子心中有一个规矩;地为母慈,

作用是用自己伟大的母爱包容孩子的过错, 并耐心地给孩子讲解错误的严重性, 目的是让孩子理解并吸收父亲所教导的道理, 并理解父亲的教导, 惩罚是为了孩子自己好。正是这种组合拳促进了家庭教育的和谐进步。

家庭成员要相互配合, 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这不仅是孩子健康成长迫切的需要。实施均衡的教育模式,母亲在教育孩子时要增强理性, 注意不断培养孩子生活的独立性, 避免对孩子的溺爱;父亲对孩子的关心和鼓励, 会使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刚强与温情、理性与情感的统一, 有利于形成完善的个性品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