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在贵州哪个地方?请问梵净山在贵州哪里_铜仁_名山_贵州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梵净山 铜仁 名山 贵州

本文目录

  • 梵净山在贵州哪个地方
  • 请问梵净山在贵州哪里
  • 贵州梵净山历史简介
  • 梵净山在哪里
  • 贵州第一山——梵净山
  • 梵净山历史沿革有哪些
  • 梵净山景点介绍
  • 梵净山旅游攻略
  • 梵净山简介 梵净山的介绍
  • 梵净山的风景怎么样

梵净山在贵州哪个地方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3县交界。

梵净山山形复杂,环境多变,由此形成了全球为数不多的生物多样性基地。根据科考资料,区内现有植物种类约2000余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31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6种,二级保护植物25种。有珙桐林、铁杉林、水青冈林、黄杨林等44个不同的森林类型。

原始森林里栖息着多种濒临灭绝的国家保护动物,如:黔金丝猴、藏酋猴、云豹、苏门羚、黑熊等。其中黔金丝猴被誉为“地球的独生子”,仅存800余只,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

2018年9月25日,梵净山世界遗产证书颁发仪式在北京举行,并颁发世界遗产证书。

2018年10月17日,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旅游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22年5月,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贵州省开展梵净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请问梵净山在贵州哪里

梵净山在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县、印江自治县、松桃自治县交界处。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108°45′55″—108°48′30″,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
梵净山总面积为567平方千米,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珙桐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更多关于梵净山在贵州哪里,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40a8a1654842636.html查看更多内容

贵州梵净山历史简介

梵净山有2000多年的文明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为“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称之为“三牾山”。后来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谓“三山谷”。北魏《水经注》沿称“三山谷”。唐《元和郡县志》称“辰山”,因辰水(今锦江)而得名,是时佛教已传入。

今铜仁地区境已建数座寺庙。后来因西麓源水名“思邛水”(今印江自治县境),故北宋《太平寰宇记》记作“思邛山”。明初,梵净山已成佛教名山,数名并称。

一则因其三峰高耸,脉分九支,故称“九龙山”。

二则因佛教兴盛,寺刹林立,一片梵天净土,故名“梵净山”,俗称“大佛山”,亦称“大灵山”。

三则因朗月之夜,人影映于老金顶崖壁之上,于是自清代开始即称“月镜山”;后相传八月十五日子时,万国九州之影悉现于石镜中,故称“石镜山”。

与此同时,还因新金顶超然卓立,也有“卓山”之称。综其数称,“梵净山”则为官方主流称谓,民间亦较为广泛。在民国时期,《贵州通志》云:“梵净山一名月镜山??皆立梵宇,又有辟支佛迹??黔中胜概,无逾于此;访之中州名山,亦未多得”。

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官方统一以“梵净山”而名,民间仍间或流传“大佛山”等称谓。无论称谓如何,自唐代崇尚佛道,于此山佛修寺庙、道建殿堂,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先后建有“四大皇庵”和“四十八脚庵”,逐渐成为国内著名的弥勒道场。

千百年来,梵净山以其原始古朴的生态环境,雄奇秀丽的自然景观,超凡入圣的佛教流传,均给世人以无穷魅力和巨大诱惑,由此形成独特的梵净山文化。

梵净山在哪里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印江、松桃3县交界处,总面积为41900公顷,其中核心 区25800 公顷,缓冲区2800公顷,试验区13300公顷(其中旅游小区1200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e brelichi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0%。

梵净山区域很大,在贵州铜仁市江口县、印江县、松桃县(西南部)3县交界处,靠近江口县城、印江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

它有一系列景点,其中的最高峰即金顶,金顶区域就是梵净山生态植物园那一块。

扩展资料:

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为梵净山添上了神秘的色彩。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

梵净山是贵州最独特的一个地标,是黔东灵山,是生态王国,是风景胜地,是一方净土,是一个返璞归真、怡养身心、令人遐思神往的人间仙景和天然氧吧。

著名诗人王心鉴《过梵净山》一诗“近山褪俗念,唯有竹声喧。栖心皈净土,推云步梵天。禅雾入幽谷,佛光上苍岩。海内循道者,多来续仙缘。”即印证了梵净山风景优美,让人忘却尘世烦恼的魅力景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梵净山

贵州第一山——梵净山

历史 名山 Historic mountains
万米卧佛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 历史 的文化名山,早在 春秋战国 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 汉代 属“ 武陵郡 ”,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 神山 、 圣山 。

千年来,这座名山让无数文人折服,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赞美诗句。

Fanjing Mountain is a famous cultural mountain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in the southwest. As early as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Fanjing Mountain belonged to the “Guizhong Prefecture“ of the Chu Kingdom, the “Qianzhong Prefecture“ in the Qin Dynasty, and the “Wuling Prefecture“ in the Han Dynasty. It has always been the sacred mountain and sacred mountain worshipped by the “Wuling Ma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is famous mountain has impressed countless literati and left countless hymns.

佛教名山 Buddhist mountains

梵净山是西南地区千年佛教名山。宋代,佛教已正式传入梵净山。其后多年,梵净山逐渐发展,明代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撰《黔记》载梵净山云:“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可比天台。”

Fanjing Mountain is a famous Buddhist mountai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the southwest. In the Song Dynasty, Buddhism was officially introduced to Fanjing Mountain. In the years that followed, Fanjing Mountain gradually developed. During the Wanli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 Guizhou Governor Guo Zizhang wrote “The Record of Qian“, which stated that Fanjing Mountain said: “Guizhou Mountain takes Fanjing Mountain as the first, comparable to the rooftop.“

旅游 小记

去年去梵净山 旅游 ,一进景区便见”万米卧佛“,我不禁叹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没有选择坐索道上山,而是选择了徒步。刚开始,我行走在林间小路,雾气朦胧,偶遇山中小瀑,身上被溅上了泉水,清凉无比。转瞬,在山壁栈道上,浓雾散去,阳光洒下,又顿感温暖。经过五个小时的漫长爬行,到达山顶。便可见红云金顶,红云金顶山峰拔地而起,垂直高差达百米。上半部分一分为二,由天桥 链接 ,两边各建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 弥勒 佛。由此印证现代佛(释迦牟尼)向未来佛(弥勒佛)的交替。晨间红云瑞气常绕四周。

I went to Fanjing Mountain last year and saw the “10,000-meter Reclining Buddha“ as soon as I entered the scenic spot. I couldn’t help but admire the magical craftsmanship of nature. , The mist was hazy, and when I encountered a small waterfall in the mountain, I was splashed with spring water and it was very cool. In an instant, on the mountain wall plank road, the dense fog dissipated, and the sun was shining, and it felt warm again. After several hours of long crawling, the upper part is pided into two, connected by a sky bridge, and a temple is built on each side. One side is dedicated to the Sakyamuni Buddha, and the other is to quickly confirm the modern Buddha (Sakyamuni) to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Buddha). The air often goes around.
参考资料:文字:百度;图片:微博;翻译:百度翻译

梵净山历史沿革有哪些

梵净山(Mount Fanjing),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那么网友们知道梵净山历史沿革有哪些吗?

1、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2、 明隆庆年间至明万历中叶(1567年—1588年),明政府镇压梵净山以东的“腊尔山苗族大起义”后,在该地区开始修建“南方长城”,并对被破坏的梵净山佛教进行第一次重建:除重修西岩古寺、天马古寺外,另据(道光)《印江县志》载,又新建孝慈寺、天庆寺、天池寺;此外还修复了梵净山老金顶的金顶古茶殿,以及新金顶的释迦殿、弥勒殿等,同时拓宽天池寺-薄刀岭-剪刀峡-金顶古茶殿-新金顶释迦殿、弥勒殿的西朝山大道。明万历元年(1573年),金顶《院道碑》详细记载印江知县雷学皋重建情况。

3、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贵州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祸及梵净。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梵净高僧妙玄和尚奏请明神宗重建梵净。此次重建五寺六殿:承恩寺、天池寺、三清殿、释迦殿、通明殿等,《敕赐碑》立于通明殿旁,成为梵净山“镇山之碑”。此次重建,使梵净山形成了“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六大脚庵,环山四大古寺”的格局。各寺厘定寺产,招纳僧户,修藏经塔。梵净山因惠沾皇恩,遂名震宇内,香火盛极一时。

4、 明万历(1563年—1620年)、清康熙年间(1654年—1722年),两次敕封梵净山,要求官府保护梵净山“一大正殿、四大皇庵、48大脚庵”,清末又设“都司衙门”加以保护。

5、 清康熙年间(1654年—1722年),梵净山重新敕封并重建,皇庵天池寺被敕名为“护国寺”,成为梵净山最大寺庙。梵净山佛教重新鼎盛,与西南佛教名山峨眉山、鸡足山成三足鼎立之势。

6、 康乾之世,梵净山除扩建明代“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另将“六大脚庵”增建至“四十八大脚庵”。

7、 嘉庆元年(1795年),松桃苗民首领石柳邓与湘西吴八月进行“乾嘉起义”,石柳邓死后,义军余部在梵净山地区坚持达12年之久。道光年间,梵净山第四次重建:改接引殿为天恩寺(1822年),改通明殿为报恩寺(1832年)。又扩建孝慈寺(1832年),重塑金顶弥勒、观音铜佛像等。

8、 咸丰五年(1855年),贵州爆发“咸同大起义”,铜仁“红号军”首领赵子隆在梵净山三角庄建立根据地。光绪元年(1875年),太平天国军余部刘胜扮清军,持枪入山,赶杀僧尼,四处劫掠。光绪五年(1880年),梵净山环山五属团练合编为“松桃协左营练军”,新任贵州巡抚岑毓英亲往率军督剿刘胜,次年(1881年)肃清刘胜。镇压“红号军”及刘胜后,梵净山遭到严重破坏,满目疮痍。为加强防范,巡抚岑毓英奏请于皇庵护国寺建“都司衙门”,称“护国营署”,对梵净山实行长达30年的军管。“两县一都司”的设立与调整,有效防止祸乱再起,保证了梵净山正常的朝拜活动。

9、 光绪六年(1881年)起,在严密军管下,岑毓英令隆参和尚主持重建梵净。皇庵承恩寺重修一新,寺内供奉云贵总督岑毓英“长生福禄牌位”一方。

10、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前后,梵净山第五次重建结束。

以上就是对于梵净山历史沿革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梵净山景点介绍

1、絮岭

棉絮岭,西上梵净山的汽车终点站、西线徒步起点,海拔2000米,正前方新金顶、老金顶、凤凰山一览无余。

在此可以看到梵净山一大奇观——万米睡佛、又为佛中佛,佛头三个、座佛两尊,寓意“五福临门”,且长达万米,为世界之最,极像大肚弥勒,千百年来当地百姓把梵净山称作“大佛山”,山即是一尊佛、佛即是一座山。

2、赐敕碑

赐敕碑——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奉神宗皇帝圣旨而建,当时的户部郎中李芝彦撰写,对梵净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胜古迹、历史传说、佛教兴衰等都作了记载。

碑文写到梵净山是“古佛道场”,是“天下众名岳之宗”,是“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重住地”、“崔巍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是名震南京、北京,倾动十三地方行省,吸引王公大臣、黎民百姓纷纷涌来朝拜的“极乐天宫”,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红云金顶

红云金顶——山峰直立高达百米,上半部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两端。两边各建有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红云瑞气常绕四周,人称红云金顶,谐“鸿运金顶”。

状若飞天游龙,又似佛手二指禅,更像人类的生命图腾。根据其形而又称“天下第一峰”。
攀铁索而上,四面悬崖峭壁、一路古庙摩崖,主要有明万历元年的《道院》、清康熙52年的《天桥功德碑》等。

4、 黔山第一石

黔山第一石——西线上梵净山,到达山顶草甸层后,立于山头的一尊奇石,像赞美人而伸出的大拇指:你是第一!。据说清朝大书法家严寅亮(书写颐和园匾额)书写“黔山第一”也来自它的灵感!

5、古佛道场

——梵净山是未来佛弥勒佛的道场,是未来佛弥勒佛与现在佛释迦牟尼分界之处,相比佛教四大名山有着更高的文化地位,且其自然景观的震撼力远超四大佛教名山,使人有“不见佛面即入佛心”的感觉,可以使心灵得到更深层次的净化。

梵净山旅游攻略

梵净山旅游线路很多,下面介绍4条登山线路攻略:

1、江口方向上山,印江方向下山,笔者就是走的这条线路,特点是可以较为全面到领略梵净山的风貌。山上4~5小时,下山1小时。 

2、江口方向上山,原路返回,适合于超级ZN的驴友。特点是全程近16,000级台阶,而且没什么景色,极具挑战,如果是当天上下,就更爽。笔者原想走此线路,后来无意间得知可从印江方向下山,遂改变注意。上山4~5小时,下山可能2~3小时。 

3、印江方向上山,江口方向下山,适合轻松+挑战的游人。特点是上山较为轻松,且可饱览美景,但下山要走近8,000阶台阶,也非易事,一般情况,一两天内腿不会打弯。山上2~2.5小时,下山可能2~3小时。 

4、印江口方向上山,原路下山,轻松级。山上2~2.5小时,下山1~1.5小时。  

不管那条线路,都可选择当日上下(如果一早开始爬山),或者住宿山上一晚,第二天看完日出再下山。

扩展资料:

梵净山总面积为419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25800平方千米,缓冲区2800平方千米,试验区13300平方千米。   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百度百科-梵净山

梵净山简介 梵净山的介绍

1、梵净山(Mount Fanjing),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108°45′55″—108°48′30″,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位于铜仁地区中部。

2、梵净山总面积为402.75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3、梵净山于2018年10月1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8年6月30日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MAB)成员,同时也是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2018年7月2日,中国贵州省梵净山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4、2020年2月,待疫情结束后至2020年12月31日,景区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

梵净山的风景怎么样

在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特别喜欢旅游,因为下一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一些美好和闲适,而且在娱乐过程中,我们能够放松自己的身心,能够让自己放下生活中的一切压力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所以在旅游的时候,很多人都能够放松自我。那么现在我们来说,一个旅游景点梵净山,梵净山的风景怎么样?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梵净山是一座很美丽的山峰,当自己爬到山顶时,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英雄气概,感觉这世间没有什么大不了,只有登到人生的顶峰,才能够感受到世界的繁华。

一.梵净山是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

大家都知道,贵州的空气是十分清新的,而且绿化环境特别好,我们都知道“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去爬梵净山的时候,自己也有这样的感慨,也许在爬的过程中比较艰难,但是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梵净山在盘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路边的风景也是十分美好的,但是到达山顶的时候感觉山顶的风景更美。

二.冬天的梵净山更美

在冬天的时候,爬梵净山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天气比较寒冷,在爬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呼吸困难,但是当自己爬上饭店生意时候,就感觉十分的美好,因为整个山坡都裹上了一层银霜。银装素裹的半径山风景,十分的美好,想要看到美景,就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梵净山是一个很蛮好的风景点,如果自己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感受一下“一览众山小”的气概。以上只是小编个人的看法,那么你觉得梵净山的风景怎么样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