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具有奉献精神的古代名人及其事迹
- 什么是无私奉献精神
- 你是怎么理解奉献精神的
- 如何认识奉献精神
- 什么是奉献精神
- 奉献精神的解释
- 奉献精神是什么
具有奉献精神的古代名人及其事迹
1、岳飞:南宋时期,汤阴县岳飞自幼由母亲悉心教导,习文练武,一心报效国家。岳飞从戎,岳母于其背刺以“精忠报国”四字训诫。
2、大禹:大禹治水13年,3过家门而不入,终于疏通水道使人们远离洪水的困扰.
3、墨子
墨子听说楚国要攻打宋国,自己赶了10天10夜的路到楚国劝阻,鲁班为楚国制造了多种攻城器械,墨子说自己也制造了多种守城器械,与鲁班进行演练,鲁班不能取胜。鲁班意欲杀墨子,而墨子说自己的300弟子已经带着自己的守城器械在宋国了,杀了他也没用。楚王放弃伐宋,而墨子回国经过宋国,宋国人不认识他,不让他进城。他不是宋国人,而为了宋国的百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4、 苏辙
苏辙主动要求辞官只为减轻哥哥苏轼的罪行。“乌台诗案”,是当时“变法派”对“守旧派”的政治陷害,“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尔,自然做了首遭打击的“出头鸟”。
常言道,“患难见真情”.苏轼入狱,平日里的好友人人自危,大多不敢出头为他说话.苏辙也因受牵连而日子难过,但他不仅未有丝毫怨言,还将哥哥的家小接到自己家中安顿,并一再上奏神宗皇帝,欲学汉代“提萦救父”典故,愿免一身官职为兄赎罪.
苏轼无辜下狱,时不时地被拉出去严审,感到“变法派”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前半生风调雨顺、风光无限,哪受过这等罪?自觉前景黯淡,心理严重受伤,对形势估计十分悲观,甚至一度差点自杀!
《孔氏谈苑》记载,苏轼与送饭的长子苏迈约定:如风声不妙,便送来一条鱼.某日,苏迈出城,托人送饭;那人不明就里,特地送了几条熏鱼.苏轼一见,惊出一身冷汗:“完了,完了,我死定了!”一阵伤心,一阵恐惧,顿时跌坐在地。
摸到身下又凉又硬的地板,苏轼想到自己死后,妻儿家小的凄凉情景,心头蓦地一痛,潸然泪下:“闰之和孩子,可怎么办?只能跟着子由了……”
想到子由,突然“哎呀”叫了一声,情不自禁的站起,在牢房里来回走动,心中怦怦乱跳:“子由怎样了?不知是否也遭了罪?我为甚么只想他来救我,却不曾为他处身设想过?可怜我们兄弟一场,到死不能见面,少年时还约好要‘对床夜雨听萧瑟’呢……”
悲痛绝望之意,又深了一层:“子由,我先走了,你的情谊,我只有来世报答了.”随即写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的绝命诗,叮嘱狱卒转交苏辙. 看着狱卒的背影离去,苏轼长叹一声,慢慢陶出藏在胸口的青金丹,那是“有尊严地死去”的备用药物.
他望空中拜了两拜,祈祷菩萨,保佑弟弟及家人健康长寿.这时,他想到苏辙以前对自己“谨慎择友”的忠告,今日果然栽倒在一些“好友”的身上,顿时对子由洞悉人情的能力深表佩服.自己曾经得意地说,“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泛爱天下之士,无贤不肖欢如”,如今又如何?思来想去,不由得苦笑:“放眼望去,只觉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今日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人!”
他无意中暼到一旁的饭菜,登时觉得肚子饿得干瘪,干渴更是难忍,毫不踌躇地端起就吃,心想:“要死也要做个饱死鬼,怎好进了阴间地府,向阎王陛下讨饭吃!”
待到吃饱喝足,连那鱼骨头都嚼着吃了,苏轼精神振作起来,随手将青金丹扔掉,心想:“即使要死,死前也可能跟子由见上一面.反正在劫难逃,他们要杀便杀,要剐便剐,悉听尊便!”
心里更加无所谓了,忽然摸到脸上的泪痕,忍不住自嘲:“苏轼啊苏轼,你这人忒也无用,适才竟然吓哭了,要是给人知道,脸往哪里搁去?”
他再不去想那些生死攸关的事,倒头便睡,鼾声如雷.这是苏轼在困境中的唯一一次自杀念头,自那以后,他彻底豁然,即便后来被贬到海南儋州,也不再绝望苦恼,总是设法寻找乐趣,开慰自己.
元丰二年(1079年)12月,“乌台诗案”终于结案,苏轼死罪赦免,但活罪难逃,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辙也被贬为筠州监酒.《蓼花洲闲录》记载,苏轼出狱时,苏辙来接他,特地捂住自己的嘴巴,提醒他对这次“口舌之祸”引以为戒.
随后,苏辙在小客栈里为他饯行.时值隆冬,寒风凛冽,苏辙拿起筷子,吃了几口面条,心中凄苦,难以下咽,连连停下.而苏轼重见天日,早将入狱的悲痛扔到爪哇国去了,狼吞虎咽地吃着面,完了拍拍肚皮,大呼“好,好”。
苏辙脸色一变,一边向仔细四周查看,一边急忙暗示苏轼要“三缄其口”,不要深谈.苏轼喏喏点头.
拓展资料:
1、“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
对个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机关事务工作服务,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
努力地用这份爱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大家的无私奉献编织出事业的美丽蓝图。
2、相关诗句
0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0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0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0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05.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06.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07.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08.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09.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什么是无私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对个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机关事务工作服务,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努力地用这份爱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大家的无私奉献编织出事业的美丽蓝图。
奉献就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给予, 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会和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你是怎么理解奉献精神的
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有一分热放一分光”,是“我为人人”.奉献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因为有人奉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简单的说,“奉献”指满怀感情的为他人服务,做出贡献,是不计回报的无偿服务.但是如果真正奉献过的话,你就会了解你收获的是无穷的精神上的回馈。
如何认识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无私无畏的,默默地担当与付出,同时也获得自我的收获和升华。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奉献并不是负面的痛苦和失去,而是美德的弘扬和善意的流露。
追寻这种奉献精神,能够让人们寻找到前进的信仰,而不是迷失于物欲的世界中,远离了精神的困锁、价值的迷离,能够在奋斗中感受到动力,在付出中得到前进的力量。最后的收获都是双向的。
什么是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对个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机关事务工作服务,履行党和奉献:“奉”,即“捧”,意思是“给、献给”;“献”,原意为“献祭”,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两个字和起来,奉献,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献”。
奉献精神的解释
“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对个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
奉献:“奉”,即“捧”,意思是“给、献给”;“献”,原意为“献祭”,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两个字和起来,奉献,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献”。
扩展资料:
近义词:
牺牲精神亦称“献身精神”。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理想或目的甘愿牺牲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甚至自己生命的精神。是人类在与自然、社会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
由于时代不同或阶级对立,人们表现出来的牺牲精神的目的以及所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在阶级社会中,处于上升的革命时期的剥削阶级中的革命者,也具有为本阶级而奋斗的牺牲精神,但一旦成为统治阶级,他们为维护本阶级利益,
往往要求劳动群众作出种种牺牲,摒弃个人利益,实质上是对劳动群众实行强制性的禁欲主义。劳动群众则在生产活动和反对国内外剥削者侵犯的斗争中表现出崇高的牺牲精神。
奉献精神是什么
“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
对个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
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信念。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或许是一句问候,或许是一个微笑,或许是一个赞许,亦或是一个举手之劳,都会让人感到温暖甚至欣喜。
奉献,方便了别人,提升了自己;奉献,激励了他人,也鼓舞了自己。奉献,是源自内心小小的感恩的心,是对社会和人民的感恩。常怀奉献之心的人真正懂得人生的快乐,心拥奉献之念的人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谛。而奉献精神更是一种力量。
扩展资料
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民族向来以特别能吃苦耐劳和勤俭持家、讲究节俭著称于世。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合乎逻辑地继承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1、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2、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
3、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视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崇高的美德。
4、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后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巨大动力。
5、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