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句子摘抄(求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各有哪些诗句描写到,分别举例4句)_汤圆_猪油_端午

本文目录

  • 求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各有哪些诗句描写到,分别举例4句
  • 描写汤圆的好词好句
  • 北京的春节好句

求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各有哪些诗句描写到,分别举例4句

  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一)普天同庆新春至——春节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二)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三)寒食东风御杨柳——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艾符蒲酒话升平——端午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五)年年乞于人间巧——七夕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六)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七)把酒赏菊倍思亲——重阳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措施的密集出台,国人对传统节日也愈加喜爱和重视。但是,如此多的传统节日,却都没有能够体现其核心意义的主题 形象标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元宵节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元宵节在古代又称元夕、上元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词作《生查子·元夕》的时间、场景设定就在元宵之夜。词中用今夕对比的方式,来展现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相爱的人趁着月上柳梢,暗暗约定好在黄昏之后想会,情真意切。而在今年元夜,月与灯还似去年一般好,只是“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节日里,欢笑是别人的,词人只剩伤感。

花朝节

蔡云《咏花朝》

花朝节,纪念百花的生日,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东北、华东、华北、中南等地较为流行,一般在农历二月份举行。清代诗人蔡云的《咏花朝》,“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拜。

清明节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在古代,寒食节之后两日便是清明节,而寒食节又称为禁烟节、冷节,因为在寒食期间要禁烟禁火,只吃冷食,所以寒食之后的清明节便可以重燃“新火”,这一习俗在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就有提到,“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清明扫墓祭祖之时,苏轼被困居异乡,这是自我宽慰之语,徒劳思乡,不如燃新火、品新茶,好诗好酒不应辜负这大好年华。

端午节

苏轼《浣溪沙·端午》

端午节是在农历每年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主要纪念战国政治家、文人屈原。苏轼的词作《浣溪沙·端午》中有写到端午节的一些节日习俗,据说,这首词是苏轼被贬惠州的第二年端午,思念侍妾朝云所作。“明朝端午浴芳兰”,“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这几句始终涉及的蓄兰沐浴、手臂上缠五彩丝线、发髻上挂驱邪保平安的符录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七夕

杨璞《七夕》

七夕,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等,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本土传统的情人节,在神话故事中,牛郎与织女被银河隔开,只能在七夕这天渡河相会,是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锁。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宋代文人杨璞的《七夕》一诗将七夕佳节的传说写得趣味十足。

中秋节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秋节,又名月夕,追月节等,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亲人团聚,饮桂花酒,共赏明月。而文人们则喜欢借月圆之兆,寄托思乡怀亲之情,其中最经典的就要属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但愿世间的人都可以平安健康,长长久久,及时与亲人相隔万里,也可以共赏这美好月光,寄托了千古以来的美好祝愿。

除夕

高适《除夜作》

除夕,原意是“岁除”,取“除旧布新”之意,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家人欢聚,共迎新年。唐代诗人高适的《除夜作》,写除夕之夜,游子与家人的两地之思。“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有一年”,诗人既悲叹除夕夜与故乡远隔千里,可思可想不可见,又有感于新年将至,年华易逝,也从另一方面衬托出了“年味”。

描写汤圆的好词好句

1、圆溜溜、雪白雪白的汤圆在清水里翻滚、沉浮,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在追逐嬉戏。
2、不一会儿,汤圆开锅了,我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快快先给我盛一碗,细看熟透的汤圆,晶莹透明,捎带褐色。裹在里面的猪油、芝麻、白糖隐约可见。我想象着;用小勺舀起一个汤圆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香喷喷、甜滋滋的馅就流出来了······
3、汤圆小巧玲珑,做工精致,个头圆圆的,像十五的满月,模样如小核桃那么大,白白嫩嫩的,里面装着香喷喷的猪油芝麻馅,它不仅外形吸引人,香滑清甜的味道更让人回味无穷。吃起来滑爽细腻,伴着一股浓浓的猪油香,别有一番滋味在口中.
4、今天,晚上妈妈从店里回来,给我们带了汤圆,雪白的汤圆就跳到我的眼帘。它是用糯米粉做的,一个个被搓得滚圆滚圆,特别惹人喜爱,我真想一口把它吃掉。
5、不一会儿,汤圆开锅了,我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快快先给我盛一碗,细看熟透的汤圆,晶莹透明,捎带褐色。裹在里面的猪油、芝麻、白糖隐约可见。我想象着;用小勺舀起一个汤圆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香喷喷、甜滋滋的馅就流出来了。。。
6、汤圆小巧玲珑,做工精致,个头圆圆的,像十五的满月,模样如小核桃那么大,白白嫩嫩的,里面装着香喷喷的猪油芝麻馅,它不仅外形吸引人,香滑清甜的味道更让人回味无穷。吃起来滑爽细腻,伴着一股浓浓的猪油香,别有一番滋味在口中。

北京的春节好句

北京的春节好句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2、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
3、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
4、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5、北京的春节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
6、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7、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
8、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
9、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10、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11、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2、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
13、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
14、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5、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历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16、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17、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多少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
18、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19、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20、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21、按旧日的说法: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
22、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23、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24、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25、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灯。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
26、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