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此俱寂诗意?万籁此俱寂还是万籁此都寂,哪个是正确的_万籁_禅房_禅院

本文目录

  • 万籁此俱寂诗意
  • 万籁此俱寂还是万籁此都寂,哪个是正确的
  • 万籁此都寂下一句是什么
  • 万籁此都寂,出自哪里
  • 万籁此都寂中的“都”的读音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读
  •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的意思
  •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馨香”的上句是什么
  •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的意思是什么
  • 万籁此俱寂还是万籁此都寂

万籁此俱寂诗意

万籁此俱寂诗意: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
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 一作:竹径)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都寂 一作:俱寂;但余 一作:惟闻)
译文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注释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高树之林。
曲径:一作“竹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
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
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ìng):指钟、磬之声。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万籁此俱寂还是万籁此都寂,哪个是正确的

“万籁此都寂”和“万籁此俱寂”都正确。

一、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一作:竹径)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都寂一作:俱寂;但余一作:惟闻)

二、译文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三、出处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尾联两句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这与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钟磬之音,远远超出了“晨钟暮鼓”的报时功能,而被赋予一些寓意深微的象征意义,这是来自佛门圣地的世外之音,这是引领人们进入纯净怡悦世界的奇妙佛音,这是回荡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悠扬而宏亮,深邃而超脱。

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与世隔绝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礼赞了佛门超拔脱俗的神秘境界。

万籁此都寂下一句是什么

中国诞生过很多文人,这些文人通过学习中国文学文化,创造出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其中有些经典的语句,直到现在人们都在使用。那么万籁此都寂下一句是什么呢?

1、 万籁此都寂下一句:但余钟磬音。

2、 出自于唐朝常建所著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3、 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万籁此都寂下一句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了。

万籁此都寂,出自哪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万籁此都寂中的“都”的读音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读

万籁此都寂中的“都”的读音是dōu(声母d,韵母ou,一声),“万籁此都寂“意思是“万物一片沉寂”,因此“都”的意义是“全部”,应该在此读“dōu”。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如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如下: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中明媚景色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都介绍

拼音:dōu、dū

1、表示总括,除疑问句外,所总括的成分放在“都”前:全家~搞文艺工作。他无论干什么~很带劲儿。

2、跟“是”字合用,说明理由:~是你磨蹭,要不我也不会迟到。~是昨天这场雨,害得我们耽误了一天工。

3、表示“甚至”:你待我比亲姐姐~好。今天一点儿~不冷。一动~不动。

4、表示“已经”:饭~凉了,快吃吧。

1、首都:建~。

2、大城市,也指以盛产某种东西而闻名的城市:~市。通~大邑。瓷~。煤~。

3、旧时某些地区县与乡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

4、姓。

组词:大都、都来、全都、首都、定都、古都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的意思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的意思是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馨香”的上句是什么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馨香”的上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翻译: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诗人常建简介:

常建,长期游历长安。开元十五年(727)进士。

天宝中年为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

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与王昌龄有文字相酬。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的意思是什么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出处: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唐代〕

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赏析: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

万籁此俱寂还是万籁此都寂

都正确,都:一作“俱”。

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中明媚景色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诗词赏析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人在清晨登上破山,进入兴福寺,此时,旭日冉冉升起,阳光洒落在山林间。诗人没有说“深林”,而是说“高林”这个充满禅意的词语,暗颂禅院,烘托了充满禅意的玄妙而又深沉的意境。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人穿过寺中竹林间的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看到讲经诵佛的禅房就在花木深处。“竹径”、“禅房”都是高洁的事物,“幽”、“深”都烘托了幽静的气氛。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诗人抬头仰望寺后的青山在阳光照射下,越发生机勃勃,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歌唱。走到水潭边,只见潭水清澈,倒映着周围景物和自己的身影,看着水中空明的倒影,心中的一切凡尘杂念顿时消失殆尽。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诗人此刻静静地站在潭边,周围的所有声音仿佛都消失了,只有古寺中的钟声,发出悠扬而洪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空灵纯净的境界。诗人欣赏幽美的景色,感悟忘却尘世的意境,都表现了遁世绝俗的情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