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蒂尼技术特点(皮尔洛和阿尔贝蒂尼的技术对比)_后腰_皮尔_防守

本文目录

  • 皮尔洛和阿尔贝蒂尼的技术对比
  • 2010世界杯球员的技术特点!
  • 怎样做好一名后腰
  • 阿尔贝蒂尼资料
  • 好的中后卫和后腰应具备什么特点

皮尔洛和阿尔贝蒂尼的技术对比

德米早已习惯了漂泊的生活,对于这名酷爱旅行的球星而言,每一段足球生涯都是一段风景,谁也不能否认他在颠峰时期,以及之后在马德里竞技效力期间的水平处于世界一流之列。尤其是对于后腰这个多半吃力不讨好的位置,阿尔贝蒂尼用精湛的足球技术和良好的大局意识改变了球迷的传统观点。
德米是米兰青训体系一手培养起来的,他的职业生涯既辉煌又坎坷。1988/89赛季,从青年队毕业的他进入米兰一线队,1990/91赛季他被租借给帕多瓦队,一年后回到母队,正是这次租借使其得到了锻炼并夺得了米兰队的主力位置。从1991/92赛季开始,德米就成为了米兰队的中场枢纽,并且还有一脚“球飘落叶”的任意球绝活,在随后的8个赛季中,他每一年的联赛出场次数都在26场以上,1999年他已经获得5枚联赛奖章。
他为人谦和、性格内向,最欣赏他才华的佐夫说:“像阿尔贝蒂尼这样的天才中场是意大利足球的骄傲!”
他有着雷东多般的优雅飘逸,又兼具埃默森那样的勤奋耐劳,皮尔洛是当今足坛为数不多的技术型后腰。其实皮尔洛是打前腰出身的,这让他练就了细腻的脚下功夫,但他在国际米兰却始终郁郁不得志。在转会AC米兰后,安切洛蒂将他放到了后腰位置上,同时也为皮尔洛打开了通向成功的大门。在后腰位置上,皮尔洛像前腰一样踢球,只是传球更多,快速的一脚出球常常让对手疲于奔命。
“当我看到他踢球的时候,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足球运动员。”
这句话是皮尔洛最亲密的战友加图索对他的评价。卡福也曾夸奖过皮尔洛的技术“像巴西球员一样好”。作为前腰,皮尔洛以队长身份率队夺得2000年欧洲青年锦标赛冠军,并至今保持着U21国家队的进球纪录(15球,与吉拉迪诺并列);作为后腰,他起到AC米兰“大脑”的作用,在夺取冠军杯和联赛奖杯的过程中成为不可替代的战术核心,皮尔洛将巴乔和阿尔贝蒂尼的特点融合在一起。
自巴乔之后,意大利很久没出过令人信服的天才了。组织能力、得分能力、定位球能力样样精通,皮尔洛的全面性令人惊叹。很多球迷批评皮尔洛球风偏软,不适合后腰位置,但安德雷防守技术的进步有目共睹。更难能可贵的是,与皮耶罗的软弱、托蒂的轻浮、卡萨诺的顽劣相比,皮尔洛有着出色的领袖气质,职业生涯初期的颠簸流离使他的意志无比坚强。
少年时代的皮尔洛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中,父亲是有名的钢铁商人,年仅6岁时他便立志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皮尔洛从家乡球队布雷西亚崭露头角,95年刚刚度过16岁生日的他就在同雷吉纳比赛中亮相意甲,之后布雷西亚却掉入乙级。96-97赛季,18岁的皮尔洛帮助球队以冠军身份重返甲级,可惜97-98赛季的布雷西亚又以一分差距降级。
此时的皮尔洛早已引起各大豪门关注,最终国际米兰以600万美元得到全意大利瞩目的新星。主教练西蒙尼对皮尔洛十分欣赏,首个赛季他得到不少锻炼机会,可国际米兰不稳定的环境等不及皮尔洛成熟,在一批批大牌前锋冲击下,皮尔洛踏上租借之路。
雷吉纳和布雷西亚的漂泊历程并没有埋没皮尔洛,反而增强了他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2001年夏天,皮尔洛以1200万美元身价来到米兰城的另一支豪门,从此命运发生转折。2002年4月30日,皮尔洛在倒数第二轮对维罗纳比赛终场前8分钟攻入制胜一球,不仅为米兰争取到冠军联赛参赛资格,还间接帮助布雷西亚保级成功。从02-03赛季起,安切洛蒂量身定做的后腰位置推出一个全新的皮尔洛、一支全新的米兰,同时也让自己扔掉了“万年老二”的帽子。皮尔洛以自己几乎百发百中的点球功力、圆月弯刀般的远射和出神入化的组织才能,逐渐迈入大师行列。。
颠覆后腰概念
02/03赛季开始,安切洛蒂让此前司职前腰的皮尔洛改打后腰,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皮尔洛,也改变了AC米兰,在那个赛季冠军杯夺冠之后,安切洛蒂在解释球队战术时说:“在我们的体系中,皮尔洛是全队的大脑。”佩雷拉也认为:“皮尔洛有实力在巴西队的主力阵容中获得一个位置。”尽管在防守上存在着一些欠缺,但是皮尔洛在中后场对于进攻方向、节奏的控制,对球队的整体打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欧足联所评选的“改变足球历史的19个人”当中,皮尔洛赫然其中。目前里皮一改意大利过去的防守反击打发,倡导攻势足球,皮尔洛坐镇主力后腰位置,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
“电梯任意球”
“皮尔洛的任意球很怪,我看到皮球飞向我的左边,我试图向这一侧移动,但它突然变向,从我的另一侧飞进了球网。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提前移动……”莱切门将西奇尼亚诺在被皮尔洛的任意球攻破了球门后这样说。06-07赛季皮尔洛频频通过直接任意球破门,人们开始研究他的任意球,有人认为与皮球上气门心的摆放朝向有关,有人认为与比赛用球有关,还有人认为与脚触球的方式有关,实际上高水平的任意球来自苦练,皮尔洛自己则透露,他认真观察过巴乔和小儒尼尼奥的任意球。
球痴
皮尔洛自小热爱足球,但他的父亲并不支持他踢球,倔强的皮尔洛曾经因为逃学看球而被父亲暴打,他一度选择离家出走,后来在叔叔的支持下,皮尔洛走上了足球的道路,皮尔洛当年练球的方式也很极端,在睡觉前躺在床上双脚颠球,一直到困得不行了才入睡,这也练就了后来的精湛球技。
意大利国家队主教练里皮已将皮尔洛确定为核心,2006年德国世界杯皮尔洛将进入27岁的黄金年龄,他的发挥将决定蓝衣军团能否捧起大力神杯。
2006年世界杯皮尔洛作为蓝衣军团的主力捧起了大力神杯。2006-2007赛季又代表AC米兰在雅典登顶欧洲之巅,再次捧起了欧洲冠军联赛的奖杯。

2010世界杯球员的技术特点!

  里贝里:
  里贝里的位置是攻击前卫,他的踢法全面,能胜任多个位置,可以踢中场中路、影子前锋以及中场左右两翼。
  里贝里的速度较快,技术十分细腻,球感娴熟。他踢法充满活力,具有很强的带球突破能力,擅长在左路带球内切进攻,无论在俱乐部还是法国国家队,他都有靠个人突击掀起进攻小高潮的能力。
  里贝里的全面还体现在他的传球上,作为突破能力极强的攻击手,他还同时具有出色的视野和精确的传球能力,能够递出致命的妙传,助攻队友破门得分。
  图拉朗:
  图拉朗的技术特点比较简练,为人安静低调,在场上有不错的技术,传球简洁,铲球比较有效,是法国队主帅多梅内克器重的中场。
  马卢达:马卢达是一名中场左路选手,也可以踢二前锋或者前腰,在切尔西,他是左中场的轮换者之一。
  马卢达的身体强壮,具有相当的对抗能力,防守也不错,攻守较为平衡,这令他在特点上更像一个左前卫而非左边锋。
  马卢达的左脚技术出色,有一定的控带能力,左路的传中球质量也不错,不过和大部分边锋类型的球员比,马卢达的突破能力还是略显不足,踢法稍显平庸了一些,不属于那种能靠个人能力为球队带来不同的“强点型”队员。
  迪马利亚:
  迪马利亚的场上位置是边锋,通常打左翼比较多,他的特点是进攻犀利、盘带突破是长项,另外有一定的进球能力。
  迪马利亚的左脚技术十分出色,这也是他的主力脚,在北京奥运会决赛上,他以一脚左脚的挑射攻破尼日利亚大门,展现了精湛的技术。
  迪马利亚的另一个特点是盘带,他具有一定的速度,另外球感和脚下技术出众,具有带球向前突破的能力,作为一名边锋球员,这一点相当关键。
  马斯切拉诺:
  马斯切拉诺是一名典型的防守型后腰,坐镇后防线前保护禁区,很少插上参与进攻。
  马斯切拉诺最具威慑力的技术环节是铲球,他也许是世界上铲球技术最好的球员之一,经常借此破坏对手进攻或完成拦截断球。另外作为后腰,马斯切拉诺的横移保护很出色,在中后场覆盖的面积很大。
  马斯切拉诺的传球技术以简练实用为特点,一般以横传转移和过渡球为主,较少有向前发动进攻的威胁传球。在进攻中,他偶尔有插上远射的举动,但大部分时候留守中后场,是球队的中场清道夫。
  马克西-罗德里格斯
  罗德里格斯的主要位置是边锋或边前卫,也可以踢攻击型前卫。他的技术相对均衡,左右脚都有很强的能力。
  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国家队,罗德里格斯都是有进球能力的边路类型,在纽维尔斯老男孩队,他在56场比赛中攻入了20球;后来在西班牙人队的四年里也有过26个进球;在马德里竞技,他的进球率在平均4场1球左右。
  贝隆:
  贝隆在刚出道时曾提过边路,包括边后卫,后来转型为中场。作为一名组织型中场,贝隆的速度不是长项,但视野和传球调度能力都很出色,具有很好的大局观。
  贝隆脚下技术和球感出色,长短传能力出众,能传出撕破防线的直传球。另外,贝隆的定位球技术也很好,具有直接主罚任意球破门得分的能力。
  在马拉多纳手下,贝隆被视为中场的定海针,虽然在跑动能力、防守拼抢等方面他不如年轻球员,但其对球的控制处理以及经验,都是球队所需的。
  梅西:
  梅西身高不高,头球不是他最擅长的进球方式(虽在09欧冠决赛中曾头球破门),他最喜欢的位置不是中锋,而是能够带球面对禁区方向进攻的边锋或游动型二前锋。
  梅西的球感和脚下技术是超一流的,带球时球就像粘在他脚上一样,对手很难从他脚下断下球。
  梅西最令对手畏惧的武器是带球突破,出众的球感、速度、爆发力和平衡能力组合成了最可怕的盘带机器,他能够在最狭小的空间里寻觅到突破的可能,在当今足坛,梅西也许是这方面能力的第一人。
  虽然更习惯踢边锋(多为右路),但梅西的进球数甚至超过很多中锋,08-09赛季他全年各项赛事打进过38球,是巴萨最重要的进球点之一。
  特维斯:特维斯是一名前锋,最擅长的位置是游动在中锋身后的影子前锋。
  特维斯的身体强壮,力量十足,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在比赛中他总是不惜力的奔跑,在无球状态下对后卫的压迫和逼抢很有威慑力。
  特维斯早期在博卡青年时,以带球突破见长,经常靠爆发力和速度完成过人。来到英超后,他的风格有所变化,突破能力下降,但跑位、意识、射门等环节均有提高,逐渐向一名全面型前锋过渡。
  职业生涯至今,特维斯的进球率并不突出,他不是一名典型的得分手,但由于在场上的积极性以及对全队的带动作用,他仍被视为英超乃至国际足坛一名十分优秀的前锋。
  阿圭罗:阿圭罗身材不高、对抗能力一般,是一名游动型前锋。他经常习惯性的到两个边路接球,面对禁区发动进攻。职业生涯至今,阿圭罗大部分时候打的都是二前锋,他比较适应有一名中锋搭档的双前锋打法。
  阿圭罗的特点鲜明,具有很强的拿球摆脱能力,他的左右脚技术都不错,爆发力极强,能在禁区附近各个位置寻觅机会,利用假动作闪出空当或者过人后完成射门。
  杰拉德:杰拉德是一名全能型球员,可以踢几乎所有位置。出道时他打过左后卫,也踢过右后卫,后来成为一名中前卫,也踢过右前卫。在托雷斯来到利物浦后,杰拉德改打影子前锋,在英格兰队,他还打过左前卫。
  杰拉德的身体素质出众,有力量有速度,他最大的武器是奔跑起来后的冲击力,无论有球还是无球,一旦被杰拉德在危险地带冲起来,杀伤力是极大的。最经典的战例是05年欧冠决赛对AC米兰,杰拉德先利用一次前插进攻冲入禁区头球破门,后来又一路突入禁区赢得了导致扳平为3比3的点球。
  在技术环节,杰拉德较为全面,左右脚技术均衡,当然以右脚为主力脚。他有一手大力远射的绝活,曾多次上演世界波好戏,如06年足总杯决赛最后时刻远射3比3扳平西汉姆(最终夺冠),而他在英格兰队的处子球,也是对德国时靠远射攻入的。另外,以往在打右翼时,杰拉德的传中质量相当高,弧线、力度、落点等甚至不逊贝克汉姆。
  杰拉德在场上的气质和影响力也很出众,作为队长,他多次率队上演最后时刻的翻盘好戏,其意志力和精神力量令人叹为观止。
  鲁尼:鲁尼天生好斗,斗志和好胜心很强,在场上踢法强悍,还因脾气火爆吃过亏(06年世界杯对葡萄牙的红牌)。不过曼联主帅弗格森从不认为鲁尼该改改脾气,他认为失去了这种好胜心,鲁尼就不再是鲁尼。
  鲁尼的身体能力是一流的,他十分强壮,冲击力强,而且有一定的速度。作为前锋鲁尼唯一的缺点是弹跳力一般,头球也不是长项,得分多为双脚射门完成。
  鲁尼以右脚为主力脚,左脚也有射门能力。在技术上,鲁尼的球感、小技术等环节不算是最细腻的,但他却常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创意,如突然的吊射等。他有一定的带球能力,喜欢后撤接球,然后带球面对进攻方向发起攻击,在这种情况下他具有很强的冲击力。鲁尼曾表示,自己最喜欢的位置是影子前锋,而弗格森认为他也可以胜任突前中锋或者单前锋。
  除了打前锋,鲁尼还可以胜任中场边路的位置,他在曼联打过边前卫(左翼居多),其积极性和防守能力让他不会成为中场的弱环。由于全面,他是弗格森手中一颗灵活的棋子,可以在中前场任何位置随意摆放。
  波多尔斯基:在波多尔斯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东欧的技术、速度与德国强壮身体的完美结合,这将给德国队一直以强力中锋为代表的锋线注入新鲜的血液。他在国家队表现要好于俱乐部,作为前锋得分的效率也不低。
  盘点和突破是波多尔斯基的特长,由于身高在高人林立的德国队中并不突出,脚下技术成了他的主攻方向,另外他的瞬时速度也是德国队最快的。
  穆勒:
  穆勒擅长右脚,是德国现在新生代球员的出色代表。在场上穆勒可以出任攻击型前场或者前锋,在德国国家队穆勒的这种攻防平衡的特点是勒夫所喜欢的。穆勒的缺点是技术略有些粗糙,左脚能力一般,而且国际大赛的经验不足。
  拉姆:
  拉姆体力充沛,插上助攻是他最大的技术优势。经常个人在左路带球突击,为队友创造得分良机,是一名助攻能力很强的左边后卫。但其实拉姆是一名右脚选手,因此他出现在左路的时候,插上内切便成了最具威胁的进攻手段。2006年世界杯,拉姆便是在左路通过与队友配合内切至禁区,打入了该届杯赛的第一粒进球,至今被球迷津津乐道。
  法布雷加斯:
  法布雷加斯破门欲望很强,对球门的感觉也不错,短暂的前锋经历让他具备“十八般武艺”,而且样样不俗。法布雷加斯有精确转移球的能力,长短传都很出色,经常有创造性十足的直传。
  出球快速掩盖了法布雷加斯在盘带方面的天分,其实他身上同样具备西班牙人特有的灵巧和细腻。在拼抢激烈的英超赛场上,法布雷加斯很少丢球。
  比利亚:
  比利亚射术精湛,尤其是从禁区外向内突破的一下威力十足,整个前场30米区域都是他的“势力范围”。他具有西班牙球员脚法细腻的特点,传球虽不是主项,但同样不差。比利亚的盘带重心很低,对手很难直接从他脚下断球,职业生涯初期作为一名边锋球员,比利亚的速度也非常之快,只有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才会使用他的头完成攻门,不过虽然身材不高,但他的头球技术还是说得过去的。
  皮尔洛:
  意大利媒体称他是意大利足球的国王,而西班牙世界体育报则将他称作足球场上的达芬奇。
  皮尔洛是巴乔之后意大利足坛最令人信服的天才,组织能力、得分能力、定位球能力样样精通,皮尔洛的全面性令人惊叹。很多球迷批评皮尔洛球风偏软,不适合后腰位置,但安德雷防守技术的进步有目共睹。更难能可贵的是,与皮耶罗的软弱、托蒂的轻浮、卡萨诺的顽劣相比,皮尔洛有着出色的领袖气质,职业生涯初期的颠簸流离使他的意志无比坚强。
  皮尔洛的脚法也丝毫不逊于导师巴乔,他以自己独具特点的点球功力、手术刀般精准的远射和出神入化的组织才能,逐渐迈入大师行列。此外,皮尔洛还拥有一脚任意球绝技,他的任意球不像贝克汉姆那样的圆月弯刀,也不像卡洛斯那样势大力沉,而是一种“落叶”式射门方式,继承了米兰前辈阿尔贝蒂尼的精髓。
  皮尔洛有今天的成就最应该感谢两个人,一个是他在布雷西亚队效力时遇到的球场导师巴乔,另一个就是将他改造成一名组织型后腰的名帅安切洛蒂。如果没有巴乔,皮尔洛对足球的认知不会有现在这么高的境界;如果没有安切洛蒂,皮尔洛也许就像迷失在众多大牌前腰球员的丛林中,永无出头之日。
  吉拉迪诺:
  吉拉迪诺是现在意大利足坛最炙手可热的中锋,他也将是南非世界杯上球队的绝对主力。吉拉擅长门前抢点射门,尤以头球功夫见长,他的头球力量和准确度具佳,是球队重要的得分手段。
  身高1.84米的吉拉迪诺有着维埃里般结实的体魄,再加上细腻的脚下功夫和清晰的头脑,他在禁区内威胁极大。吉拉迪诺踢起球来并不飘逸,却冲击力十足,无论是头顶、脚踢、抢点、做球,他都完成得如教科书般精准,这样的前锋让所有关心意大利足球的人眼前一亮
  卡卡:
  卡卡射术出色,右脚的劲射和巧射都有相当的功底,当卡卡在门前起脚时,你会被他的冷静所震慑。
  卡卡传球水平也非常出色,随着现在伤病的增加,他在场上带球的距离越来越少,不过这更显示出了他在传球方面的功底。年轻时的卡卡的盘带突破有势不可挡的气势,大步幅的冲刺向前是他的招牌动作,极具杀伤力。
  卡卡速度出众,能以极高速度带球跨越大半个球场。和很多巴西球员一样,卡卡更喜欢球在脚下的感觉。
  罗比尼奥:
  罗比尼奥脚下技术娴熟,球感出色,擅长盘带和突破,“踩单车”是他的招牌动作之一。速度出众,动作速率也很快,对付一些高大后卫时,罗比尼奥的灵巧往往能发挥作用,不过他有时候容易痴迷于控带突破,从而漏过了本可传给队友的好机会,在门前把握机会的能力方面,罗比尼奥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身高限制了他的空中能力,瘦弱的身体让他没有冲到禁区内抢点的条件。
  c罗:
  速度、技术、身体对抗、意识、射门甚至头球功夫C罗无所不能,另外他还有一脚精湛的任意球功夫,这样一个足坛全才实属罕见。
  C罗把速度和技术完美结合,令人眼花缭乱的盘球功夫正是他当年吸引弗格森的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C罗的球技也一年比一年好,从当年单一的边路突破传中迅速成长为一个既能突破又会射门抢点的进攻全才。更难能可贵的是C罗的头球也相当出色,屡屡在关键时刻的头破破门不但为球队攻城拔寨,更重要的是他也捅破了足坛顶级巨星(如卡卡、C罗)都不擅长头球的窗户纸。
  他能用速度过人,用假动作过人,能头球破门,能射点球任意球,能抢点能补射又能远射,能脚后跟破门也能脚后跟助攻,能进球帽子戏法,也能助攻帽子戏法。在全面性上,英格兰名帅维纳布尔斯给C罗的评价是:“他有速度,力量,体能,技术,意识,勇气,他不仅身体强壮,而且精神坚强。”曼联的英超对头阿森纳的主教练温格太清楚C罗的能力,他抛弃了“世界最佳之一”的陈词滥调,直接把第一的王冠摁在了C罗头上,他这样说:“克里斯蒂亚诺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足球选手,因为他将职业足球事业里最难的两件事完美的融合起来——风格和效率。我很欣赏他进球的效率,他打的位置是边路选手,但他却能进这样多的球,这点你无法否认。”

怎样做好一名后腰

后腰的防守方式属于面式防守。一般来说,基本上进攻性中前卫到后卫线之间的广大区域的防守都由后腰来完成。甚至根据不同阵型战术的要求,防守的区域更大(例如在3-5-2/双后腰阵型中,边前卫身后到中后卫身侧区域的防守也由双后腰来完成)。因此一般要求后腰要具备相当的跑动能力,形成对这些区域的扫荡。这对后腰队比赛的阅读能力和预判也有一定要求,后腰必须要在对方进攻球员穿越防区面对后卫线之前及时赶到。而补位相对来说是一种交叉补位。实际上就是通常说的“哪里需要就到哪里”。
真正意义上的后腰就是中场最靠后的一个人,他可以在进攻时为中前场传球,但一般不靠近对方球门;在对方进攻时可以分担后卫的防守工作。
首先先来看看这个位置上攻防俱备的杰出人物代表。
瓜迪奥拉,雷东多,90年代后期的阿尔贝蒂尼, 他们就是攻防全能的超级后腰。他们被广为传唱的是他们的调度能力,以一人之力掌握全队的攻防节奏。一个人站在这个位置上防守,也在这个位置上出球,基本不上去,不靠近对手球门。共同特点是无论个人防守还是拿球技术都相当好,意识也是出类拔萃。
在中国球员中,李铁就是典型的后腰。李铁防守出色,但他的传球太差。应该说,范志毅是中国球员中在这个位置能做到攻防俱备的最合适人选。他的防守是中国球员中出类拔萃的,与此同时,他的进攻能力曾经在97年十强赛的时候让人们喊出了 “解放范志毅”的口号。
但现在,功防全能的后腰已经近乎消失了。我认为,甚至以后,世界上将会很少出现像雷东多、瓜迪奥拉这样既有杰出的技术,又能甘于呆在后场的真正意义上的后腰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今的足球场上,需要的是把更多的机动兵力去投入到局部的争斗中去,以前的那种单一位置的典型球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这样的要求。现在就是要把一专多能的球员囤积在中场,要他们能快速支援全场的每一个部位,无论攻防都要发挥出作用。所以防守好的攻击型前卫和技术好的防守型后腰都很吃香,但他们的位置会比以往更靠近中线,形成庞大的中前卫群。相对于以前,球场上最重要的力量是后移了,但没有移到中线以后,而是从以前单一的10号组织者,变成现在的中前卫集团,利用人数优势来形成进攻,同时弥补防守。并通过前腰的后撤,实现中场纵向的联系。
现在世界上球员的培养,除了意大利,几乎所有国家都是把最好的苗子放到前场。从小都是这样,只要有点脚法的,都往前面挤,没技术的才留在后面防守。所以大家都可以看见,新出道的后腰相对于他的前场队友,技术都不怎么样。这种人就只能呆在后面,干着防守的累活,若技术一辈子没提高,那他只能干一辈子脏活累活,成为那种纯防守型的后腰。但若有朝一日他们的技术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他的位置会马上会被提前。现在只要一出现有体能又能对抗的后腰,只要他的技术可以,大部分都会被往前顶,从而变成了中前卫甚至攻击型中前卫。像巴普蒂斯塔,原先他就是一个典型的防守型后腰,但现在随着他技术的逐步提高后,他已经提前到了攻击型前卫的位置。

阿尔贝蒂尼资料

  阿尔贝蒂尼
  英文名: Albertini 位置: 中场
  生日: 1971-8-23 现效力球队: 巴塞罗那
  国籍: 意大利 现球队效力时间: 2005
  身高: 180cm 前效力球队: 亚特兰大
  体重: 77Kg 号码: 22
  阿尔贝蒂尼简介
  德梅特里奥.阿尔贝蒂尼1971年8月23日出生在意大利布里安扎的贝塞纳(Besana in Brianza)。是AC米兰队培养出的优秀中场球员,从1989年代表AC米兰队在意大利甲级联赛中出场至2002年离开该队,他曾为该队在多项赛事中赢得冠军奖杯。1989年1月15日代表AC米兰队主场4:0胜科莫队的比赛中首次出场意甲联赛冠军。1992年9月16日代表AC米兰队主场4:0胜鲁比亚纳奥林匹亚队的比赛中首次出场欧洲赛事。1992年12月21日代表意大利队主场2:0胜塞浦路斯队的比赛中首次出场国际赛事。曾是意大利国家队中场核心,有着出色的大局观和组织能力,传球能力突出,更有一脚定位球功夫,有着“落叶球”之称。
  2004-2005赛季冬季转会时自由转会到巴塞罗那。
  阿尔贝蒂尼荣誉
  5次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1991-1992(AC米兰)、1992-1993(AC米兰)、1993-1994(AC米兰)、1995-1996(AC米兰)、1998-1999(AC米兰)
  3次欧洲冠军杯冠军: 1988-1989(AC米兰)、 1989-1990(AC米兰)、 1993-1994(AC米兰)
  3次欧洲超级杯冠军: 1989(AC米兰)、1990(AC米兰)、1994(AC米兰)
  2丰田杯冠军: 1989(AC米兰)、1990(AC米兰)

好的中后卫和后腰应具备什么特点

后腰的防守方式属于面式防守。一般来说,基本上进攻性中前卫到后卫线之间的广大区域的防守都由后腰来完成。甚至根据不同阵型战术的要求,防守的区域更大(例如在3-5-2/双后腰阵型中,边前卫身后到中后卫身侧区域的防守也由双后腰来完成)。因此一般要求后腰要具备相当的跑动能力,形成对这些区域的扫荡。这对后腰队比赛的阅读能力和预判也有一定要求,后腰必须要在对方进攻球员穿越防区面对后卫线之前及时赶到。而补位相对来说是一种交叉补位。实际上就是通常说的“哪里需要就到哪里”。
真正意义上的后腰就是中场最靠后的一个人,他可以在进攻时为中前场传球,但一般不靠近对方球门;在对方进攻时可以分担后卫的防守工作。
首先先来看看这个位置上攻防俱备的杰出人物代表。
瓜迪奥拉,雷东多,90年代后期的阿尔贝蒂尼, 他们就是攻防全能的超级后腰。他们被广为传唱的是他们的调度能力,以一人之力掌握全队的攻防节奏。一个人站在这个位置上防守,也在这个位置上出球,基本不上去,不靠近对手球门。共同特点是无论个人防守还是拿球技术都相当好,意识也是出类拔萃。
在中国球员中,李铁就是典型的后腰。李铁防守出色,但他的传球太差。应该说,范志毅是中国球员中在这个位置能做到攻防俱备的最合适人选。他的防守是中国球员中出类拔萃的,与此同时,他的进攻能力曾经在97年十强赛的时候让人们喊出了 “解放范志毅”的口号。
但现在,功防全能的后腰已经近乎消失了。我认为,甚至以后,世界上将会很少出现像雷东多、瓜迪奥拉这样既有杰出的技术,又能甘于呆在后场的真正意义上的后腰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今的足球场上,需要的是把更多的机动兵力去投入到局部的争斗中去,以前的那种单一位置的典型球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这样的要求。现在就是要把一专多能的球员囤积在中场,要他们能快速支援全场的每一个部位,无论攻防都要发挥出作用。所以防守好的攻击型前卫和技术好的防守型后腰都很吃香,但他们的位置会比以往更靠近中线,形成庞大的中前卫群。相对于以前,球场上最重要的力量是后移了,但没有移到中线以后,而是从以前单一的10号组织者,变成现在的中前卫集团,利用人数优势来形成进攻,同时弥补防守。并通过前腰的后撤,实现中场纵向的联系。
现在世界上球员的培养,除了意大利,几乎所有国家都是把最好的苗子放到前场。从小都是这样,只要有点脚法的,都往前面挤,没技术的才留在后面防守。所以大家都可以看见,新出道的后腰相对于他的前场队友,技术都不怎么样。这种人就只能呆在后面,干着防守的累活,若技术一辈子没提高,那他只能干一辈子脏活累活,成为那种纯防守型的后腰。但若有朝一日他们的技术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他的位置会马上会被提前。现在只要一出现有体能又能对抗的后腰,只要他的技术可以,大部分都会被往前顶,从而变成了中前卫甚至攻击型中前卫。像巴普蒂斯塔,原先他就是一个典型的防守型后腰,但现在随着他技术的逐步提高后,他已经提前到了攻击型前卫的位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