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句话是骂人的吗?天子不仁_不保四海;诸侯不仁_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_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_不保四体_仁政_孔子_孟子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为夫不仁 仁政 孔子 孟子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句话是骂人的吗

意思是君子之中也许有不仁的人吧,但小人之中却不会有仁人。这句话可以认为是骂人。从仁德上看人, 有仁德是君子,没仁德是小人。

出处: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论语·宪问》。

原文节选

1、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3、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4、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5、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译文:

1、孔子说:“有德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但有好言论的人不一定有德。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2、南宫适向孔子问道:“羿擅长射箭,鼻善于水战,都没有得到善终。禹和稷亲自耕作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 南宫适退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是君子啊!这个人崇尚道德啊。”

3、孔子说:“君子之中也许有不仁的人吧,但小人之中却不会有仁人。”

4、孔子说:“爱他,能不以勤劳相劝勉吗?忠于他,能不以善言来教诲他吗?”

5、孔子说:“郑国制订外交文件,由裨谌起草,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修改,东里子产作加工润色。”

扩展资料:

在孔子看来,仁的境界是非常高的、难以企及的。君子尚且要时时注意努力,小人就更难了。《论语·宪问》中孔子教给了我们两个原则。

第一,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持身端正,做事规规矩矩,行为方方正正;第二,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凡事要三思而后言,不牢骚满腹,说话要有分寸,要注意保护好自己。记住这两个原则,做人做事才能更加顺利。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宪问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天子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义”,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孟子的“仁政学说”是由孔子的“德政”提升而来的,在孟子看来实施“仁政”在战争动荡时期能达到“王天下”的目的,当然这一“学说”也没有最终实现。然则何以儒学“仁政思想”又经久不衰?“仁政学说”的道德含义,正是孔孟之学经千年而不灭的原因之一。在一统太平时期实行“仁政”能出现治世,治世在百姓的眼里,即是好皇帝施行仁政的结果,而乱世则是暴君带来的恶果,皇帝的好坏即谁勤于政事,替天下苍生着想,布惠天下,行仁政。在中国整个历史长河中,人治始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人治的好坏直接表现便是道德的评判标准,孟子的仁学便只是对执政者如何要求,其具体施政内容也多为一些大而化之的东西,没有具体的规范与教条,仁义礼智,虽强调个人的修身,却正好是对个品德的修养,而不是对法律、法治的把握,道德与政治的合二为一,便产生了人治方面的弊端,对官员的执政公平与公正,依法与道德的差别则偏向道德的要求,《云梦秦简》《语书》中曾一再强调“依法”,说明在我国专制早期,曾有一个好的开头,但却没有被继承与发扬,毕竟道德对人性来说,更显眼也更容易让人理解。而这正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后果,虽然不全是孟子的功劳,但其始作蛹却不容回避,法制排除道德上的干扰,而儒学又千方百计把道德作为其一个重要内容,人治很容易以道德为治国的依据,《春秋》决狱本身就是对法律的破坏,对时代的一种静止理解,所以汲黯对汉武帝有“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的言论,道德的评判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掩饰性,法律讲求唯一性和公平性,道德却参与了人的感情与同情,这也是孟子人性善论的基点。 “仁”与政结合便是“仁政”,主体偏向于政治范畴;与礼、义、智结合则是个人修养问题,更多的属于道德范畴,而道德是个人自愿的行为而不具备强制性。德治与仁政,在孔子和孟子看来都是以个人修养为前提的,如果能落在实处,而不流于形式,当然有它的作用。今天治国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党有一系列的原则、纲领、宗旨,如果这些都能真正贯彻,当然利国利民,而一旦出于形式,便一无足观。

战国时代有一句话叫“君不仁臣投外国”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有时代限制的,周朝采用分封制,将国家的领土分封给皇族,功臣之后,那么虽然历经800年,周天子早已消亡,各诸侯早已成为独立的国家,可心理上他们还是同一个国家的独立地方诸侯,所以,春秋战国时代,就形成了一个定例,文士的价值体现在出仕,各国的君主都会礼贤下士,竞聘他们到他国任职,在启用人才这一关,是不拘国际的,而学士也是择君而事,也是不拘于国籍的,因为所谓的秦人还是魏人都其实是虚拟的,中原的状态处于没有天子状态下的诸侯分裂,君不仁臣投外国,当时是择选明君的正常方式,这种状态只适用于少数时代,譬如五胡十六国时,南北朝时,五代十国时,因为是内部的分裂,但是却不适用于其他多数大一统的朝代,投国就是叛国,将与自己的亲友为敌,其实走到越近代,越不能采用这个态度,譬如明朝,虽然常出现不怎么样的昏君,但你却不能投外国,一是会真与自己亲友为敌,二是,没有外国可投,都太远了,而且当时就算你想投,对方也未必要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