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公投结果会是什么?克里米亚公投的属性_克里米亚_俄罗斯_乌克兰

克里米亚公投结果会是什么

1、肯定不会允许,方式只有制裁和军事干预。美国方面,经济制裁俄罗斯行不通,俄罗斯说了制裁就不还钱,抵制美元。欧盟还没有行动。北约制裁已开始,包括暂停举行北约-俄罗斯联合行动计划,俄方将不能向美国负责销毁叙利亚化武材料的船只“开普雷”号提供护卫舰;取消与俄方的低级别民事或军事会议;重新评估北约-俄罗斯全方位的合作。但都是不痛不痒的措施。军事干预的话美国航母舰队已经开到黑海,并且不断增兵,俄罗斯也是拼了命派军舰过去。至于打不打得起来难说

克里米亚公投的属性

2014年克里米亚归属公投,是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政府于2014年3月16日发起的一场公投,让克里米亚选民决定是否从乌克兰独立,并且加入俄罗斯联邦。参与者包含来自整个克里米亚半岛,包括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的选民。在公投开始前的2014年3月14日乌克兰宪法法院裁定公投违宪。就在同一天,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最高拉达和塞瓦斯托波尔市议会就公投做出最后决定[,意味着乌克兰已经丧失了在此地进行执政的能力。16日的投票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约97%)选民赞成脱乌入俄之动议。3月17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议会最高委员会认可了这项公民投票结果。[投票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选民表示赞成。
大部分西方国家和乌克兰临时政府拒绝承认此公投。而克里姆林宫、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克里米亚则全部都拒绝承认乌克兰临时政府,并指责乌克兰临时政府是非法政变产生的叛乱组织,无权就公投发表任何意见[。

克里米亚为何选择并入俄罗斯7年过去了,克里米亚得到了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对俄罗斯、乌克兰和克里米亚进行明确的行政区划,即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独立的国家,而克里米亚是俄罗斯联邦的成员。

早在1783年,克里米亚就成为苏联的一部分。后来,赫鲁晓夫在他的政府期间以“庆祝俄乌联盟300周年”的名义将克里米亚作为礼物赠送给乌克兰,为克里米亚归属问题埋下了巨大隐患。

国家内部行政区域的调整是可以理解的,但赫鲁晓夫不可能预见到37年后苏联的解体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

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争端陷入僵局。毕竟,克里米亚的主要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战场。

这个连接良好的岛屿不仅是通往欧洲和中东的航线,也是俄罗斯通往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港口。无论如何,克里米亚陷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最终的结果很明显:俄罗斯利用其铁腕外交重新获得了对克里米亚的行政权力。

对于超过50%是俄罗斯人的克里米亚来说,吞并更像是归乡。

独立后,乌克兰面临着来自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国内经济困难。当然,俄罗斯不会在分裂势力猖獗的克里米亚投入太多资金。其结果是,原本相对富裕的克里米亚不仅遭受了越来越多的苦难,而且还面临着当前动荡的风险。

作为一个海港,克里米亚一直以旅游业而闻名,旅游业带来的收入一直是这个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

然而,在属于乌克兰期间,由于局势不稳定、经济恶化等因素,前往克里米亚的游客数量大幅下降。

自然,克里米亚希望俄罗斯能引领自己的经济复苏。克里米亚的回归对俄罗斯人民来说确实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大批俄罗斯人涌入克里米亚观光,也使克里米亚整体经济在短时间内反弹。

这里有一个悖论。克里米亚坚持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部分原因是乌克兰经济不景气,但俄罗斯的经济也陷入了严重困境。

那么,人口和领土都不算太小的克里米亚,为什么没有像其他欧洲小国那样独立呢?拥有丰富矿产资源和地理位置的克里米亚并非没有独立的条件,那么它为什么还想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呢?

首先,让我们从“历史上的克里米亚”开始。

一个民族的现在是它的过去的展示。克里米亚的许多俄罗斯族人实际上并不是当地居民。

300多年前,沙皇俄国强行吞并克里米亚后,民族同化遭到镇压,导致克里米亚鞭笞者受到严重迫害。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克里米亚自愿向德国投降,希望借助德国力量摆脱沙皇俄国。然而,德国纳粹早已成为公众批评的对象,二战结束后,苏联甚至在克里米亚进行了一种“叛逃”的报复性屠杀。

灾难消失后,克里米亚的景观上开始点缀着俄罗斯人的痕迹。

克里米亚民族也已经从一个轻佻的民族变成了俄罗斯人。重要的一点是,现在克里米亚的居民实际上是俄罗斯人。

因此,在赫鲁晓夫将克里米亚并入乌克兰之后,分裂分子从未退却,而对于被并入乌克兰的俄罗斯人来说,尽早返回祖国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克里米亚不寻求独立,而是要求融入俄罗斯——这是其祖国的召唤。

其次,克里米亚之所以不能选择独立,是因为它弱小,只能站在大国一边生存。

克里米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但这实际上是港区最大的危险。克里米亚的军队一直依赖于俄罗斯的武器,而它的人口太少,无法与欧洲的人口竞争,这让它很容易遭到抢劫,而不是自卫。

所以,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中,克里米亚只能选择“站队”的方式,以避免战火的燃烧。

第三,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首当其冲受到西方化的冲击,在意识形态和国家政策上都向西方倾斜。

保守的克里米亚已经成为乌克兰的“异类”。再加上其地理位置,被视为“异端”的克里米亚根本无法与西方国家斡旋,只有依靠俄罗斯才能更好地自卫。

俄罗斯还需要一个同盟国来加强其周边力量,与东欧接壤的克里米亚就是一个很好的盟友。

显然,作为一个民族主体的俄罗斯民族的行政区域,一个必须在大国避难以保护自己的争端,无论是从民族的依赖还是从自身的发展,进入俄罗斯都是最好的选择。

经过一系列全民公投和政府谈判,克里米亚于2014年3月18日并入俄罗斯。但这并不是问题的结束。相反,克里米亚仍然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争论的焦点。

克里米亚吞并后由俄罗斯的北部和东部地区之间的冲突,克里米亚问题继续炖,甚至乌克兰当局下令关闭阀门的克里米亚运河,此举引起了超过85%的克里米亚人饮用水的风险。

尽管联合国进行了干预,却适得其反。乌克兰甚至在食品和能源方面封锁了克里米亚,使克里米亚陷入困境。

但在这个好坏参半的关键时刻,对乌克兰的制裁非但没有造成克里米亚与俄罗斯之间的分歧,反而增强了克里米亚人对俄罗斯的归属感。

根据俄罗斯民意基金会对克里米亚人民进行的几项民意调查,80%以上的克里米亚人对他们目前的生活条件感到满意。尽管它到处受到乌克兰的攻击和攻击,但它没有受到分裂势力或占领军的压迫,稳定的政治局势是人民的愿望。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财务挑战。

克里米亚不仅仅是恢复生产的问题,它甚至是重建基础设施的问题。在俄罗斯当局经济拮据的情况下,虽然不能完全支持克里米亚的经济复苏,但仍不断提供援助,帮助克里米亚度过最困难的重建时期,解决了迫切的问题。

在多年的战争和生产力停滞导致克里米亚的高失业率之后,俄罗斯政府将克里米亚纳入了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克里米亚人与其他俄罗斯人享有相同的生活津贴。

经济分析人士认为,克里米亚被吞并后居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俄罗斯中央政府的支持。克里米亚的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支柱——旅游业。

尽管乌克兰和俄罗斯继续发生小规模冲突,但克里米亚的总体局势是和平的。进入俄罗斯后,吸引了大批俄罗斯人前来观光旅游。由于卢布贬值,许多外国游客开始来到克里米亚体验俄罗斯风情。旅游业将继续是克里米亚最大的收入来源。

但克里米亚旅游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食品供应问题,尽管岛上可以种植农产品,自给自足并不是问题,但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食品加工线发展缓慢,不仅克里米亚,俄罗斯是重工业为主,对轻工、加工业的发展。

随着克里米亚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当局通过引进加工设备和招聘人才,逐步将种植、生产和加工扩大为综合生产。

现在,许多购物中心都能找到克里米亚的食品,克里米亚既能满足国内需求,也能通过出口增加收入,与乌克兰统治下苦苦挣扎的经济相比,这是一个显著的改善。

除此之外,阻碍克里米亚早期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是道路交通问题。克里米亚交通落后,不仅难以与俄罗斯连接,也难以发展旅游业和出口销售。

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后,双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俄罗斯和俄罗斯之间开通一条公路。于是就有了刻赤海峡大桥,一座横跨俄罗斯大陆和克里米亚半岛的大桥。

这座桥是纳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征服苏联而建造的。然而,在接下来的70年里,由于各种财政和政治原因,这座桥的原型从未完成。这座桥直到2018年才完工。

刻赤海峡大桥对克里米亚人民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在地理上连接了克里米亚和俄罗斯,而且在人民和俄罗斯当局之间建立了一座心理桥梁。当双方最终统一时,克里米亚人民只会更加依赖于归属俄罗斯。

今天,俄罗斯和克里米亚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也是一个携手前行的大联盟。西方加强了对俄罗斯的制裁,乌克兰的反俄情绪高涨。这对克里米亚和俄罗斯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西方在克里米亚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最大影响在于能否提供财政补贴。乌克兰的反俄情绪造成的最大影响是,它阻碍了克里米亚人民的日常生活供应。

俄罗斯当局很难知道西方的经济困境何时会结束,也很难知道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是会进一步恶化还是会好转。在这样一个危险的形势下,俄罗斯和克里米亚应该积极寻求一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道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克里米亚当局还将发展目标确定为对外出口贸易、对内吸引外资、重点发展新型旅游业、加快发展轻工业和科技产业。

在引进双管齐下的发展模式后,克里米亚经济在过去10年也实现了飞跃。全国经济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1.5倍,苏联解体和乌俄混合战争带来的半个世纪的经济停滞和人口减少有了明显改善。

克里米亚融入俄罗斯在七年前就受到了人民的青睐,从现在开始的七年内,甚至从更长远来看,这无疑将是一个既有挑战又有机遇的选择。

一方面,克里米亚现在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得到了大国的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对于克里米亚来说,如何摆脱西方的束缚,人民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