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是什么意思?佳节清明桃李笑”这句话何意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从何而来_清明_桃李_荒冢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是什么意思

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凄凉,令人哀愁的景象。

这句诗全文是“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蔫共一丘。”出自黄庭坚的《清明》。

清明节,其实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根据农耕文明而来,万物勃勃生机,气清景明,因此得名,在公历4月4日至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这一天主要是祭祀祖先、扫墓的活动,另外是一些生充满朝气的活动,比如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放风筝、斗鸡等等,主要是最好的春色时节,一方面不能忘记祖辈,一方面不能忘记未来和发展。而清明这一天,往往又是微风细雨的天气。

一句“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生和死就在一句诗里面,就像清明节本身的意义。

佳节清明桃李笑”这句话何意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从何而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首中国一直传唱千年歌谣,它按顺序用中国古历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谣以方便人们记忆,而2020年即将来临的下一个节气,便是节气歌中的“清”字,即为“清明”。

《岁时百问》中言:“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由此可见,清明正是万物“吐故纳新”的好时节,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从古时候起,人们就会在清明时节祭祀这源自于中国人礼敬先祖,慎终追远的传统礼俗观念,然后逐渐形成了春祭的固定习俗。那么,清明节从何而来?

这就要提到与清明相近的一个节日,叫做寒食节。相传在春秋时期,晋献公宠爱妃子骊姬,想要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的孩子奚齐为太子,因此引发了一场内乱。之后申生被害死,其他公子只得出逃,其中就有一个叫做重耳的公子,而重耳有一位一直追随自己的忠臣——介之推。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一直过着逃亡生活的重耳常常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后来有一次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介之推就到山沟里,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一块再和采来的野菜一起煮成了汤给重耳吃。刚得知自己吃的肉是介之推的肉后,重耳十分感动,许下承诺,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会好好报答他。

后来重耳果真做了君王,却“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虽然介之推认为这是臣子应该做的,但是重耳赏赐跟随自己流亡的人的时候,也没有考虑介之推。但是有一些并没有跟随重耳逃亡的人却故意编造一些谎话来领赏,一气之下介之推便和母亲隐居到深山里了。后来介之推写下一首诗:“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重耳知道后羞愧难当,觉得自己忘恩负义,于是带许多人去请介之推出山,但是介之推并不肯接受,结果重耳听信小人的谗言,选择在山的三面放火,试图逼介之推出现。

介之推是一个坚毅的人,从他割下自己腿上的肉就能看出。这一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但是重耳并没有见到介之推的踪迹,待到火灭后上山寻找,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已经在一棵柳树下被烧死了。介之推还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柳树上的一个洞,洞里有他用撕下的衣服写下的血书,上面写到如果君主真的把自己放在心上的话,就希望重耳能常常自省,做一个明君。至此,重耳悲痛万分后悔不已。

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介之推,就在之后每年的这个月不生明火吃冷食,后来这段时间由一个月渐渐的缩减到清明的前的一天,就变成了寒食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寒食节和清明相差仅一天,并且习俗都相差无几,又正值万物复苏,“吐故纳新”的大好时节,于是现在便把清明和寒食节并为一个节日,把两者习俗也并为一体。这就是我们现在清明节的来源。

而在清明节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插柳枝,在野外烧纸钱、祭祀来纪念死去的亲人。时节正是鹰飞草长,春风和煦的时候,人们也会直接或者在扫墓结束后,选择相约出去踏青、赏花、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拔河等,在山间游乐一番,用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书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些活动对于国人来说都有美好的寓意,就比如放风筝这一活动,《清嘉录》中记载:“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古人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便把自己知晓的疾病写在风筝上,待风筝飞到一定高度,便把线剪短,让疾病“随风而去”。

佳节清明桃李笑下一句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清明》作者:黄庭坚 宋代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蔫共一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