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蛉之子这句成语是什么意思?形容气势大的四字词语有哪些(至少4个)_螟蛉_蜾蠃_汉中

螟蛉之子这句成语是什么意思

螟蛉之子,即义子,俗话指干儿子、干女儿,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小苑》的诗句“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说有一种叫蜾蠃的小虫,只有雄的,没有雌的,只好把螟蛉衔回窝内抚养。后人根据这个典故,把收养义子称为螟蛉之子。南北朝时医学家陶弘景,不相信蜾蠃无子,决心亲自观察以辨真伪。他找到一窝蜾蠃,发现雌雄俱全。这些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针把螟蛉刺个半死,然后在其身上产卵。原来螟蛉不是义子,而是用作蜾蠃后代的食物。通过有针对性的观察,揭开了千年之谜。

  典故:《三国演义》刘封谓孟达曰:“叔父被困,如之奈何?”达曰:“东吴兵精将勇;且荆州九郡,俱已属彼,止有麦城,乃弹丸之地;又闻曹操亲督大军四五十万,屯于摩陂:量我等山城之众,安能敌得两家之强兵?不可轻敌。”封曰:“吾亦知之。奈关公是吾叔父,安忍坐视而下救乎?”达笑曰:“将军以关公为叔,恐关公未必以将军为侄也。某闻汉中王初嗣将军之时,关公即不悦。后汉中王登位之后,欲立后嗣,问于孔明,孔明曰:‘此家事也,问关、张可矣,’汉中王遂遣人至荆州问关公,关公以将军乃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劝汉中王远置将军于上庸山城之地,以杜后患。此事人人知之,将军岂反不知耶?何今日犹沾沾以叔侄之义,而欲冒险轻动乎?”封曰:“君言虽是,但以何词却之?”达曰:“但言山城初附,民心未定,不敢造次兴兵,恐失所守。”封从其言。

形容气势大的四字词语有哪些(至少4个)

气势磅礴、风云变色、气吞山河、地动山摇、波澜壮阔、一泻千里、气贯长虹、排山倒海、声势浩大、浩浩荡荡。

一、气势磅礴

释义: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出处:宋·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十四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译文:这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宇宙乾坤,正义凛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

二、风云变色

释义:比喻局势的变化巨大。

出处:唐·骆宾王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译文:战士的怒吼使得山岳崩塌,云天变色。

三、气吞山河

释义: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近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气势雄伟。

四、波澜壮阔

释义: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译文:旅途行客贫苦艰辛,水路壮阔漫长。

五、一泻千里

释义: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译文:长江豁然中间奔流,奔腾千里直泻江南。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及相关人物

管鲍之交: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季孟之间: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割臂之盟: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郑卫之音: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兵车之会: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