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对"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是如何理解的?你有遇见过大智若愚,大隐隐于市的人吗如果有,可以描述一下吗_的人_隐居_生活

本文目录

  • 现代人对"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是如何理解的
  • 你有遇见过大智若愚,大隐隐于市的人吗如果有,可以描述一下吗
  • 为什么会有“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说法
  • 有没有大隐隐于市的高人
  •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是什么意思

现代人对"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是如何理解的

根据文献记载,出自晋代王康琚之《反招隐诗》,小中大是三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文献资料

魏晋:王康琚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

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今虽盛明世,能无中林士。

这其实是一种哲学思想,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

古人之理解

1、小隐:

是指看破人生的人,想要过与世无争的生活,最后解甲归田,在山间或者小村庄,过个清净的生活。

2、中隐:

是指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将自身置于嘈杂的环境中,但却可以做到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3、大隐:

在朝为官,在官员的勾心斗角中,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同流合污,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是归隐的最高境界,古人认为这样才可以算作真正的隐士,所以称作大隐。

现代人理解

在21世纪生活中,我们现代人依然要面对田野,都市和为官。而如何“隐”着生活,这也是一个现代人要掌握的哲学。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争权夺势,很多人过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步步小心,处处担忧。若过上“隐士”的生活,也许就是人生赢家。

你有遇见过大智若愚,大隐隐于市的人吗如果有,可以描述一下吗

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

远离尘世劳心使身之苦,是很多志向澹泊人的选择。而现代人也有隐居于市的,他们隐居有的是为东山再起的一时蛰伏,有的则是为了红尘炼心,获得内心的宁静。

最早隐居山林且比较出名的隐者是伯夷、叔齐,周朝武王时,两人跑到首阳山采薇而食。

最早隐居于朝堂的是大名鼎鼎的老子,隐居在朝堂的图书馆,专心学习,不问俗务。同样的还有孔子,也在图书馆里做过打理书籍的小官,只为能安静、方便地读书。

不过,流传最广的隐者则是陶渊明了,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羡煞了自晋以来无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人散士,并争相效仿,沛然成风。

这些在史书上有记载的隐者,其隐居原因不外三点,或不容于世俗、性情高洁,或为求得内心宁静、专治修为,或为洞烛时事、待机而起,皆不是凡人所为。

笔者认识的两个隐居朋友

老赵是我的一位业务朋友,今年不足50岁。在社会上打拼了20多年,颇有积蓄,因积劳成疾住院三个月,医生劝他今后好好养身体。

他在深思熟虑之后,果断卖了大部分产业,孩子也送去了国际学校,自己则带着妻子和老人在一个西部的风景城市隐居。

老赵是个很有阅历的人,他擅长书法、歌唱、绘画,喜欢读古文。为人也很有意思,经常可以为了买人家一幅珍藏的字画而磨人家很久。有的收藏家知道他有钱,就想多讨些报酬,但是没过几天,老赵就拿出一幅惟妙惟肖的字画来找他们鉴定。别人看了他的仿品,知道他也是识货的主,不但不好意思加价,反而被他压下价来。

如今修养了两年多的他,身体健康已经完全恢复。不过,老赵说他不会再回到过去灯红酒绿的应酬生活了。过去,他为了给家人创造更优渥的物质生活,早出晚归,每天忙于应酬,几乎把命搭了进去。一场大病让他洞悉了生活的真谛。

现在的他,除了运动、练字、写写文章,收藏一些珍贵字画,剩下的时间就是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因为,只有守着家人,每天快快乐乐在一起,才让他觉得自己是在活着,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

笔者的另一位隐居的朋友老王,则是个干了大半辈子工程的老板。

老王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他隐居的原因是合作多年的单位欠了大笔的债不还,弃他如蔽帚,灰心之下,他选择了隐居。

老王是个很有才华的人,90年代从大国企跳槽自己成立了专业性特别强的小公司,收入颇丰。很多工程上看似不可能的技术难题,交给他肯定能得到最完美的解决方案。记得一次地下清障,在没有精确探测仪器的年代,他硬是凭着专业知识把地下障碍一一画出来,没多花一分钱让工程按时完工。

去年,他回老家县城盖了一个小别墅、挖了一个方圆半亩的池塘,种了满院繁花,换回了老人机,过起了隐居生活。几个月前路过他那里,他领着我巡视他的荷花、游鱼、手工竹具和名花异草,笑意陶陶。

那天晚上酒后,他告诉我说原来的单位决定还他钱了,因为他们有个技术难度很高的工程只有交给老王才放心。我也为他感到衷心地高兴,但看着他满头白发,又心有不舍。所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说的也许就是老王这样的不服老、不服输的人吧!

相信这个世上和老赵、老王有一样心思的人枚不胜举,而真正实现了隐居生活的人也不在少数。

举世繁华,唯我泠泠。其实,若非是为了讨生活和孩子,相信绝大部分都会选择隐居。

并不是他们厌倦了生活,而是担心在滚滚红尘中失去了真我,再也找不回那块让内心宁静的净土。

为什么会有“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说法

小隐者,小智慧,看破人生的人才,向往闲云野鹤的隐居生活,与世无争,最终选择急流勇退,解甲归田。

大隐者,大智慧,为人超凡洒脱,就算身处闹市,也同样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谢邀)


有没有大隐隐于市的高人

东周時魏国有个高人、名叫田子方,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攀富贵。每日驾破牛车訪友或游玩。一日、魏太子围乘四马豪车前呼后拥外出游玩,远见后面田子方乘破车慢悠悠而来,为收买人心,下车站路旁等候,田子方走近、认的是公子围、脸一迈全当没看見走了。把公子围气扎啦,心想、世上想巴结我的人数不清,这老头不识抬举。令下人赶车拦住田子方,问:世上富贵可以骄人还是贫贱可以傲人?田荅:世上只有贫贱可以骄人、那有富贵傲人之理?殷纣王骄人亡国,智伯瑶傲人灭族,贫贱骄人明也。前時、一贪官判死,父母痛哭、当初在家让务农那有今日。原因是贪字害人,与教养、个人修养有关。至于贫贱可以骄人?我以为不如淡朴可骄人为好。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是什么意思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句话,自古流传很广,也有多种版本。说的就是人们生活到一定程度后,追求与世无争宁静致远的生活。“隐居“,在古代成为有为者的一种追求,从而逐渐形成“隐逸文化“。

隐逸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的隐逸文化最早可从传说中尧舜时代的“洗耳翁” 许由算起。

相传,上古时代的尧,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是个以不问政治为“清高“的人,不但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

据民间传说, 汉武帝时期, 东方朔就曾自拟自己是“大隐隐于朝“的隐士,但缺乏准确 文献记录。

按照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中隐》诗中的概括,中国古代的隐逸形式大致有大隐、中隐、小隐三种。

目前已知最早的文献记载则是晋代王康琚之《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 朝市。伯夷窜 首阳, 老聃伏 柱史。“

古代“隐士“的三种境界

有能力的人、看破人生的人,希望解甲归田,忘却世事,与世无争,沉湎于桃源世外,借助周围的环境,过隐居的生活,这是“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隐居于喧闹的市井之中,视他人与 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那些顶尖的人,隐身于朝廷之中,面对尘世的 污浊、 倾轧、勾心斗角,却大智若愚、淡然处之,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浊, 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谓之“大隐”。

我国古代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只是形式上的“ 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是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现代社会,无论生活在什么层次,不在于是否“隐“,而是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任何时候不计名利得失,以事业为重,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

然而,退了休的人无所谓“发挥余热“之类,继续修炼,安度晚年为要。现在就业是大事,多少年轻人愁就业,退休人员何必自作多情呢?讨人嫌!

(图片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