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斯拉夫人的来源是啥?——真是西方说的斯拉夫人是“奴隶”?_斯拉夫_东罗马帝国_祖先

最早由匈人帝国引发的民族大迁徙,尤其是日耳曼大迁徙,为西欧近代民族与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不过随后,匈人帝国土崩瓦解,在欧洲东部留下了大片的实力真空。那么与此同时,一直蛮族身份出道的古老民族登上历史舞台,这个民族的名字,叫做斯拉夫人。欧洲三大蛮族,最后亮相的就是斯拉夫。出场虽然略晚,但这并不妨碍斯拉夫人如今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跟早期日耳曼人没有什么不同,关于斯拉夫人的命名与记载,最早也是来源于罗马人。只是,由于罗马人早期并没有直接面对斯拉夫人,向东至少中间还隔着一个荒蛮的大日耳曼尼亚。所以关于斯拉夫人的一些文献资料,则更加语焉不详。

假设目前的历史研究成果经得起推敲的话,那么斯拉夫人在罗马帝国以东方向上的直系祖先,被称为“维内德人”(Veneti)。最早记载维内德人活动文献,是罗马作家大普林尼(Pliny the Elder)的《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在出现于公元一世纪的《博物志》这本书中,普林尼提到了在今天波兰境内的维斯杜拉河(Vistula River)附近,活跃着一支维内德人。

当然,大普林尼的文字并非孤证,稍晚一些出生的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也曾经在他的著作《日耳曼尼亚志》(De Origine et situ Germanorum)中,记载了维内德人的存在。

那么这支维内德人到底是什么人,已经不得而知。今天的历史学家,只能依据后来的一些调查进行反推,认为当年的维内德人,就是斯拉夫人的疑似祖先。或者退一步说,维内德至少是今天以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为代表的西斯拉夫人的祖先。

这里提到的西斯拉夫人(West Slavs)的概念,跟西日耳曼人,东日耳曼人的划分相类似,也是依据语言学上的分类习惯对操一口斯拉夫语的人群进行区分的。斯拉夫语分成东斯拉夫语支、西斯拉夫语支和南斯拉夫语支,那么不同的语支所对应的人群,也就相应地被划分成了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

比“维内德人”更加确切的对斯拉夫人的指代方式,出现在后来的东罗马帝国。

后来的东罗马帝国,把帝国北方那些生猛的操着一口斯拉夫语的野蛮人,统称为“斯拉文人”(希腊语Sklavenoi 或者拉丁语Sclaveni )。这种叫法,最早来自于公元六世纪的东罗马历史学家普罗科皮乌斯(Procopius)。由于当时的西罗马帝国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东罗马帝国在东方战线上苦苦坚守多瑙河防线。因此,这个时候的东罗马帝国对于这支“斯拉文人”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至少要比当年的罗马帝国对于维内德人概念的描述要清晰的多。

按照后世史家的一般理解,古斯拉文人是现代南斯拉夫人的祖先。那么相对应地,维内德人就是今天西斯拉夫人的祖先。而和斯拉文人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安特人(Antes),则是今天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斯拉夫人的祖先。

不过,当年也有刻意彰显自己在学术领域内特立独行,出其不意的主儿。比如同样是在公元六世纪,创作了《哥特史》(De origine actibusque Getarum)一书的东罗马历史学家约达尼斯(Jordanes)。他就一口咬定,维内德人既然比安特人和斯拉文人更早,那么维内德人也就是后两者的共同直系祖先。

然而,不管当时的学术界是如何界定斯拉夫人这个概念的。我们认为,斯拉夫这个单词极大可能就是来源于斯拉文。那么这个“斯拉夫”或“斯拉文”的斯拉夫语本意,就是光荣的意思。

当年的斯拉夫蛮族,给东罗马帝国留下的肉体毁灭与精神创伤极大。因此,后来“斯拉夫”这个称呼,也就成了后来东,西,南三支斯拉夫人群的共同名字。从这个角度上说,斯拉夫的称呼有点类似于我们上一节中提到的“条顿人”。罗马人在战场上吃尽了条顿人的苦头,于是后来就时不时地用条顿人这个称呼,指代生活在今天德国境内的全部日耳曼人(德意志人)。一直到今天,条顿人和德意志人这两个概念都还基本保持一致。而斯拉夫人则更进一步,成了所有三大斯拉夫民族的统称,并且在源流上更是盖过了更早的“维内德人”的风头。

至此,我们也就基本上理清楚了斯拉夫人的源流,并且也在同时阐明了斯拉夫这个单词的最初含义。如今英语系国家普遍以讹传讹,说斯拉夫这个单词,其实和英文单词“奴隶”(slave)同源。这样看来,谣言也就止于智者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