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承乾太子重葬陵被挖掘,揭开他的沉浮一生_太子_太宗_长孙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1972 太子 太宗 长孙

唐朝国祚绵延二百九十八年,是经历了隋朝短暂的统一之后的大一统时代。盛唐时期,地域十分辽阔,周边附属国众多,有“万国来朝”的盛况,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大唐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使得当时无论从经济、文化、艺术、军事、社会等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状态。

因当时就与欧洲各国均有来往,所以直到现在,在海外对华人还存在着“唐人”的称呼,很多国家还存有“唐人街”就是源于盛唐时期的强大。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通过玄武门之变,以武力取得政权,但这不影响太宗仍是一位英明的帝王。而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爱情也是被载入史册的一段佳话,这使得李世民对嫡长子李承乾有更多的偏爱。

然而,李承乾顺风顺水、忠孝贤仁的人生只维系了短短十七年。贞观十年之后,李承乾性情大变,甚至发动政变逼宫,最终失败落得发配黔洲,郁郁而终。尽管李承乾让父亲寒心,但是从李世民对他的态度不难看出慈父之爱。

大雨冲毁古墓,是李承乾衣冠冢穿过武陵深山,有一个历史能够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秀美小镇——郁山古镇。苗族人的祖先濮人在古镇里发现了盐泉,至此在这落户安家。重庆山多地险,市内的楼房都是依山而建,郁山古镇的房屋更是如此。

古镇之中河水川流不息,记载着曾经往来商贸的辉煌。

镇子中三条老街风格迥异,基本上都是依河而建,街道两旁古迹林立、庙宇众多,家家户户门口还保留着石头云墩。

就这样一个物华天宝的地方,自然应该人杰地灵,可相比别处因出名人而闻名,郁山古镇却因为走进来太多的名人而出名。

在走进郁山古镇的名人中,最出名的要数唐朝的太子李承乾。李承乾太子被贬黜发配到此之后,唐宋两朝之间把犯案的朝廷要员或者皇室宗亲贬黜到郁山。

这竟一时成了风尚。郁山变成了像帝都一样热闹繁华的地方,只算穿龙带凤的皇子皇孙就能凑成一桌麻将。这话要从一场大雨冲毁了李承乾的墓说起。

郁山当地埋坟,全部都是坟头向东或向南,这样坟墓前的视野十分开阔。可李承乾的墓却是朝向西北,坟头直面山脊,与当地的坟墓坐向正好相反,墓前视野极其狭窄,却能遥望帝都长安,安静的躺在古镇河对岸的山坡上。

郁山镇副镇长蔡小荣说:“据记载,李承乾获罪被流放郁山后,反倒转了性,对父皇日思夜想,乞求父皇能够吉乐安康。但是不到两年就郁郁而终了。李承乾死前曾说‘吾之身于黔州,魂必之于长安,侍奉父皇,以尽人子之责’。”

其实,眼前的“太子坟”并没有想象中的华丽雄伟,只是在了草丛中立了两块石碑,一块上标明这是唐朝太子李承乾墓的遗址,另一块石头上说明了这是文物保护地。

“《旧唐书——太宗诸子传》中有明确记载,‘承乾卒于徒所,太宗为之废朝,葬以国公之礼’,可见,这一整座山都是承乾太子的墓。”

彭水县原文化馆馆长蔡盛炽指着眼前的石碑说,“但是,这只是一座空坟,准确说是衣冠冢,李承乾的尸骨已经移回昭陵安葬了。”

剧照

眼前这座衣冠冢因建制问题,被经年的雨水冲刷,已经多有损毁。但从多处史料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太宗李世民即使因为谋反大罪处罚了承乾太子,单就因长子病逝就罢朝,这显然与太宗勤勤恳恳的为君形象明显不符,其慈父之心可见一斑。

1972年10月12日,昭陵文物馆对承前太子的重葬陵进行了保护性发掘。重葬陵有明显的盗洞和损坏痕迹,但是陪葬品依旧齐全,虽与“葬礼甚盛”的记载有所出入,但也揭开了太子承乾的一生沉浮。

李承乾幼年聪慧,深得父亲欢心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感情甚笃,相携走过了一场又一场的腥风血雨,长孙皇后堪称太宗完美的“贤内助”。

在夫妻两人的浓情蜜意之时,拥有了爱情的结晶,两人的嫡长子李承乾于唐武德二年出生,这时的李世民还只是秦王。李承乾出生后很得父母宠爱,更是一度被李世民寄予厚望。

因此,在李世民通过“玄武门兵变”夺取皇位之后,就将年仅8岁的嫡长子李承乾立为太子,并倾尽全力细心教养。而年幼的太子承乾也属实没有辜负众望。

自古名师才能出高徒,太宗李世民对于太子老师的挑选也十分用心,李纲、房玄龄、魏征等初唐名臣都先后做过李承乾的老师。年幼的李承乾对待老师更是十分的敬重,史料中详尽记载过李纲给太子承乾授课时,太子听得入迷甚至不知困倦。

每每在面对李纲授课的时候,“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在李纲去世之后,太子李承乾还亲自立碑纪念了自己的老师。李承乾的敏而好学、尊师重道都深受太宗李世民的喜爱。

太宗李世民不仅重视李承乾的学问,更是注重他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学习。

在李承乾12岁的时候,太宗李世民就让承乾太子在尚书省听讼,更是让他尝试着处理一些政务。由此可见,太宗李世民不仅喜爱自己的这个嫡长子,更是十分的放心他。

要知道,唐太宗能让太子提前参知政事不仅能够锻炼太子的能力,更是相信了太子的人品。贞观九年,太上皇李渊去世时,李世民更是放手让李承乾独自理政,之后每逢李世民出巡,承乾太子都是监国的不二人选。

长孙皇后病逝,李承乾性情大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人称颂、父母满意的皇太子,在贞观十年竟似毫无征兆般的性情大变。

如今翻看史书记载,那些密密麻麻关于太子的负面事情,处处体现了太子李承乾从一个皇室的“好孩子”、“模范太子”,不知何故变成了行事乖张、任性癫狂的疯子。我们先来看几个史书中列举的记载。

其一,已有太子妃的李承乾竟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同性恋。其实,当时皇室或贵族之中不乏娈童,但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所以基本上不会被大肆宣扬或认同,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但是,太子李承乾却大张旗鼓的与一名“太常乐人”谈起了“恋爱”。那个男孩子叫“称心”,是李承乾叔叔汉王李元昌送给他的一名太常乐人,生得很是妩媚风流,很得承乾太子的青眼。

因此,李承乾在有太子妃的同时,对太子妃不闻不问,却与称心同起同卧、出双入对、如胶似漆。太宗李世民闻听后大发雷霆,遂下令赐死了称心,可李承乾不但不知悔改,反倒在宫中大肆祭奠称心。

史书中记载,太子李承乾“仍于宫中起冢而葬之,并赠官树碑,以申哀悼”,甚至以此称病,几个月都不上朝参政。

其二,太子李承乾一改此前尊师重道的态度,性格变得乖戾异常。幼时太子李承乾每遇老师授课劝谏总是耐心听取,可此时,在老师张玄素直言犯谏之后,李承乾居然恼羞成怒,还试图遣人刺杀张玄素,如此行径骇人听闻。

不仅如此,此时的太子李承乾还在宫中模仿突厥人的行为,自称为突厥可汗,更是扬言“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活脱脱的暴君形象,与之前的模范太子大相径庭。

就在太子李承乾发生变化之时,皇家的内部结构和人员关系也在默默地发生着变化。首先,最重大的变化要数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因病去世。

正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失去母亲,这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另一方面,此时的太宗李世民对魏王的宠爱已经隐隐有越过太子的势头。

且不论太宗李世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魏王的不知收敛、恃宠而骄,父皇的厚此薄彼,母亲的离世,都使得当初集万千钟爱于一身的太子感觉到了危机。

李承乾造反未遂,流放黔州病逝面对如此多重大的变故,太子李承乾感觉到自己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他做出了更加疯狂的举动。

于贞观十七年,刺杀魏王李泰不成,遂集结一班大臣起兵逼宫造反。太子造反,惊天大闻,但是叛军很快就被太宗李世民举兵镇压,太子李承乾被贬成素人发配黔洲,一干参与叛乱的大臣全部被李世民诛杀。

这场叛乱被太宗李世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镇压。此后,他对太子李承乾也心灰意冷,李承乾也在流放的第二年病逝于黔洲。

然而,太子李承乾的改变真的无迹可寻吗?真的只是因为年幼丧母等变故?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幼年失恃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李承乾的变化由来已久,这恐怕要追溯到太宗李世民并不优秀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初唐时期满朝人心动荡因害怕朝不保夕而时刻居安思危、剑拔弩张的气氛吧!

我们后人虽自豪的称唐朝为“大唐盛世”,但初唐时期君臣却颇有危机感。因为,东汉王朝瓦解后,中华土地上开始了长达400年的割据动乱时代。此期间,虽然各地时有政权统一,但依旧是更迭频繁,难以长久。

而放眼全中国,虽然西晋和隋朝有过大一统的局面,但这两个王朝统一时间却十分短暂。

以李世民为首的中央政府上下励精图治和远大抱负使得他们想要让自己的统一更长久,想真正地如尧舜般福延子孙。

在多年混战后大一统的背景下,唐太宗和满朝文武都希望“国祚长久”、“祚运长短”。君臣之间相关勉励,骄奢淫逸不可取,要时刻励精图治,李世民也被时刻劝谏,即使富有四海,也要时刻慎独守礼。

更深一层来说,太宗李世民取得帝位的手段也使得他耿耿于怀。虽然称玄武门之变“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但唐太宗显然明白,玄武门之变是他人生中无法抹去的黑历史。唯有励精图治,才能使江山永固。

这样的背景不仅造就了君臣佳话,也是李承乾一生悲惨的源头。拿到现在来说,太宗李世民就是那种典型的对子女期望过高,并且把自己所有美好愿望都强加在子女身上的父亲。

他自己英雄盖世,想要“国祚长久”,选出来的太子自然想要更加的优秀。

一旦太子李承乾展露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他顿时失去了耐心,严厉斥责,这样李承乾就更加害怕父亲生气而掩饰自己的不足。

太宗李世民对孩子过高的期望给了李承乾前所未有的压力,而长孙皇后的居中调和是一味良药。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动辄君臣直怼的剑拔弩张气氛令身经百战的李世民都会心有不适,更何谈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

而这些面对皇帝都如此的大臣,在年轻的小太子这里怎么会收敛。如此毫不留情的直言劝谏,难免没有太宗李世民的授意和默认,本是好意敦促太子李承乾,可没想到适得其反。但是,长孙皇后能抚平太子心中的叛逆。

而这时,长孙皇后的去世,让这一微妙的平衡彻底失去了。这一点从史书中的记载就能看出,在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太宗李世民对待直言劝谏的态度就有很大变化。

失去温柔妻子的丈夫尚且因为没有宣泄出口,都有了细微变化,更何况一个失去母亲这个依靠的幼子。让他如何面对这些剑拔弩张的人们!也许这就是李承乾格外迷恋温柔的原因吧。

不管为了什么,最后李承乾选择与父亲兵戎相见,但是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李承乾对父亲的愧疚是明确的,二是太宗李世民对嫡长子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李承乾对父亲的感情至深,从他衣冠冢的朝向就可以显而易见。

太宗李世民对儿子的爱则在点滴中尽显,这都表明他虽然教育方法欠缺,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父亲,这些都体现在很多方面。

其一,在李承乾幼年时,太宗李世民不仅立了年仅8岁的他为太子,更是遍寻满朝名臣贤士教导。

其二,在太子李承乾才12岁的时候,就允许他入朝听政,更允许他监国理政。

其三,在贞观十年李承乾性情大变之后,不但没有立刻废掉太子,而是想尽办法激励他改过,尽管现在看来这些激励对于李承乾实则是刺激。

最重要的是,在太子李承乾逼宫发动政变之后,太宗李世民尽管伤心,也只流放他,而没有对李承乾斩尽杀绝。

史书中记载,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李承乾的孙子李适之得宠于玄宗,官拜御史大夫。李适之念及祖父尸骨流落黔洲,上书请求将李承乾的尸骨移回昭陵,最终这个请求竟然得到玄宗应允。

无论是李承乾的子孙还能入朝为官,还是玄宗恩准李承乾的尸骨认祖归宗。无一不体现了,当年太宗除了让李承乾远离京城是非,并没有过多的迁怒于他,慈父之心可见一斑。

结语不论如何,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都已经过去,唐太宗李世民原本是想培养出一个明君继承国祚,但是结果却令人痛心疾首。

可是,这并不能否认他对嫡长子李承乾深深的父爱,他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即使孩子想要篡位弑父,他依旧没有痛下杀手,可见他对李承乾的爱之深。

但尽管深爱子女,唐太宗李世民的教育方式确实非常失败,不仅从李承乾身上能看出,李世民其他的儿子也没有太大建树,也可以看出李世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1]陈志谦,唐李承乾墓发掘简报<期刊>·哲学与人文科学·考古;《文博》,1989年.03期19_23+99_100

[2]尚民杰,唐李承乾碑文相关问题探讨<中国会议>·哲学与人文科学·考古;文献来源:唐史论丛(第十五辑) 2012.02期261_271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