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很多人应该都会想到这样一句话:前半生天使,后半生魔鬼。从史书上的评价来看,高洋的前半生,绝对可以与任何一个优秀帝王相提并论,因为他拥有优秀帝王所具备的一切品质。但后来的高洋,却变得越来越像昏君和暴君,而且他的疯狂和残暴程度,丝毫不逊于史书上的任何一位昏君和暴君。
那么,高洋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呢?这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高洋性格的第一次转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成语,叫做“快刀斩乱麻”,说的是高洋年幼时,他的父亲高欢想测试几个儿子的智力,就给每个儿子发了一堆乱麻,看谁整理得快,只见高洋拿出快刀直接砍下去,三下五除二就把麻整理好了,并说道:“乱者斩之!”
后来,等到高洋十二岁时,高欢又想考验几个儿子的应变能力,于是他就让一队兵马,突然袭击自己的几个儿子。面对这突然的变故,大家都吓得惊慌失措,唯有高洋率人冲过去与“敌人”作战。
因为高洋这两次表现,实在太过优秀,所以他的父亲高欢就认为,高洋比其它几个儿子都优秀。但是,高洋的这种优秀,却是昙花一现。因为后来的高洋,突然变得傻里傻气和懦弱可欺,以至于大家都认为,高洋从前的优秀,只是因为他脑袋缺根弦。
但是,等到高澄遇刺身亡,整个高氏家族内部,甚至整个东魏都六神无主之时,21岁的高洋突然站出来主持大局。此时的高洋,又突然换了一副面孔,变得极为精明强悍。大家这才明白,原来之前的高洋一直是在韬光养晦,他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高澄的猜忌。
接下来,高洋以其优异的表现,很快将高澄死亡所造成的混乱平静下来。当然,高洋作为帝国实际负责人的地位,也无可争议的奠定了下来。没多久,高洋又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遂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
据史书上记载:高洋刚当皇帝时,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朝廷内外肃然整齐;至于国家军政大计,则由自己独立决断,每次作战,总是亲临战场冲锋陷阵,所到之处战功卓著,被人称为“英雄天子”。当时的北齐帝国,也成为当时南北三个割据国家中最强大的一个。
高洋性格的第二次转变高洋一共当了九年皇帝,前面五年时间里,他是以绝对英明的形象出现;而后面的四年时间,他则是以绝对疯狂和残暴的形象出现。
据记载,高洋的统治后期,他整日纵欲酗酒,不问国事,经常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而且还招纳一大批妇女进宫,供自己和亲信日夜放纵。最骇人听闻的是,他每逢喝醉了酒,必须杀人才能快乐,有一次他将自己的宠妃薛嫔无故杀死后,竟然取其骨当做琵琶弹奏。
从这些记载看,高洋绝对配得上昏君和暴君的称号。问题是,在高洋统治后期,他虽然昏庸和残暴,但北齐的政治却是清明的;而且西魏帝国见到高洋,仍然像猫见了老鼠一样害怕。
“高洋把政事委托给杨愔处理,杨愔总揽国务大权,尽心治理国家,所以当时人都说,上头的君主昏昧,下面的政治却清明。”《资治通鉴》
“高洋到东山去游乐,饮宴间,忽然想起西魏还未平定,不禁怒火中烧,把酒杯摔在地上,把魏收叫过来,口述诏令,向远近四方宣告,将率大军讨平西魏。西魏闻讯,举国震恐,常常谋划着越过陇西避难。”《资治通鉴》
关键是,高洋活着时候,每到冬天,西魏的宇文泰就会派人刨开黄河的冰,以防止高洋派军队突然越过黄河;但等到高洋死后,宇文泰就不再干这种事了。
其实,单从北齐帝国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这些表现来看,它就绝不是一个昏庸和残暴的统治者可以做到的。因为一个强势的君主,如果他真的是昏庸和残暴,帝国的政治怎么可能清明呢?军事又怎么可能保持强盛呢?
从这层意义上说,高洋在军国大事上,其实一直都是非常清醒和明白的。他所谓的疯狂,应该只是表面上的行为,它的背后,实际上权谋的一种运有。
高洋疯狂背后的权谋其实,高洋所运用的这种权谋并不稀罕,在《吕氏春秋》上就有过类似的记录。
据记载,宋王对宰相唐鞅说:“我杀过的人非常多,但是群臣却越来越不害怕我,这是为什么呢?”唐鞅回答说:“大王所降罪的人,都是坏人。降罪给坏的人,好的人自然不会害怕您。大王要是想让群臣都害怕您,就要不分好坏而杀之,那么群臣自然就会害怕你。”
这个故事中,唐鞅向宋王所传达的道理,就是想告诫他,不要让人摸清楚他做事的规律。因为人们一旦摸清楚你做事的规律,就可以去特意迎合你,可以做好准备来应对,这样大家自然不会害怕你。相反,如果大家摸不清楚你做事的规律,就会对你产生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威难测,而高洋种种疯狂行为的背后,其实就是不想让人摸清楚他做事的规律,希望让臣子们有一种天威难测的感觉。
比如,高洋杀他的宠妃薛嫔和她的姐姐,本身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高洋去做,人们就觉得不可理喻。
据记载,有一次高洋到薛嫔姐姐家吃酒,这位姐姐仗着高洋的宠爱,就求高洋让她的父亲当司徒,高洋大怒,说:“司徒这种官,也是随便授人的?”说完便亲自动手用锯子将她锯死。
接着,高洋想起自己在遇到薛嫔前,薛嫔曾在她姐姐家住过一段时间,于是高洋就以薛嫔与她姐姐的男人高岳不清不白为由,先把高岳毒死,然后又把薛嫔也给杀了,还让人把薛嫔的尸体肢解,自己抱着薛嫔的大腿骨,当琵琶弹。这种怪诞的表现,把在场的人都吓坏了。
客观来说,高洋杀害薛嫔姐妹的行为,虽然很残忍、疯狂,但是,如果从权力的角度来思考,一个女人这样公然干涉国家高级官员的任命,本身就是就是在挑战皇帝的权威,就是治她死罪也不冤枉。而且,高洋之所以杀她们,也是怀疑她们的这个行为背后是高岳授意。
对于高洋来说,高岳是他的叔叔,还是当时北齐最出名的宗室名将之一,而且高岳又是当年高欢手下的“四贵”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岳不仅是强势的皇族亲王,还是北齐的元老重臣。这样一个是实权派人物,本身就是高洋重点打击的对象,更不用说他的女人还公然向高洋要官,这不是在找死是什么!
事实上,如果高洋杀薛嫔姐妹时,不是当场活活锯死,把其大腿拿来当作琵琶弹,而是让人直接拉出去杀掉,然后再告诉大家,妇女干预军国大事,是亡国的象征,所以为了警示后人,我把薛嫔姐妹给杀了。同时,高洋在杀高岳,也给他先按个意图谋反的罪名后再杀他。
如果高洋这样做,那后世人再说起高洋时,恐怕就不会认为他疯狂和不可理喻了吧。问题是,如果高洋这样做,别人很容易摸清楚他的套路,所以他偏偏就不按正常的套路出牌,因为他就希望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疯狂和不可理喻的人。
还有一件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据《资治通鉴》记载,高洋曾骑着马奔驰,手里拿着槊矛三次指向斛律金的胸膛,斛律金站立不动,高洋便赏赐给他一千段帛。
表面上看,高洋的这个行为完全像个疯子、不可理喻,但其实呢,高洋是用这种方式来试探斛律金对他的忠诚。试想,如果斛律金在这段时间曾密谋过危害高洋的事情,那当他看到高洋这样对自己时,肯定会第一时间思考,我这些天密谋的事,是不是走漏了什么消息?如果是这样,斛律金恐怕很难做到神色坦然。
所以,当斛律金以这种坦然的态度面对时,高洋自然就相信,斛律金肯定没有干过对不起自己的事。当然,因为斛律金是帝国最重要的军政大佬,高洋这样对待他,实际上是非常不礼貌的,所以高洋马上赏赐他一大笔钱作为补偿。
试想,如果高洋通过正常手段来调查斛律金有没有干对不起自己的事情,比如皇帝们最常用的,派人把斛律金关进大牢里面调查,大家自然不会觉得高洋的行为有什么不可理喻。问题是,他以这种夸张的行为来试探斛律金,大家自然会觉得他像个疯子。
其实,恰恰正是因为高洋的这种疯狂行为,大家才很难去摸清楚他做事的规律,这样无形中就会让大家有一种天威难测的感觉,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就只能尽全力去忠于高洋,虽然这样做有时也会遭遇不幸,但除此之外,却找不出更好的方法。
高洋权谋背后的苦衷:相信很多人会很好奇,为什么高洋要在统治后期,要特意运用这样一种权谋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洋的皇位,受到太多人的威胁,所以他只能把疯狂的一面发挥到极致。正如有句话所说:有时候疯狂本身,就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第一,高洋侄子和亲弟弟们的威胁。
本来,高氏家族的第二代接班人应当是高澄(高洋的大哥),但因为高澄突然遇刺身亡,他的儿子们又还小,最年长的儿子高孝瑜也不过13岁,其它几个儿子,年龄就更小。至于他亲弟弟们,只有二弟高洋已经成年,在这种背景下,高洋才抓住机会为高氏家族的接班人,随后又在此基础上登上了皇位。
问题是,虽然高洋因为年龄优势抢占了先机,但高澄的儿子们,却依然继承了不少他们父亲的政治遗产,还有高洋的几个亲弟弟,也在帝国占据着强大的军政资源。所以等到五年后,这些人都先后长大成人,他们就开始有意无意对高洋的皇位构成了威胁。
这些人的实力有多强,我可以给大家列举几个:高澄几个儿子中,后世名气最大的是兰陵王高长恭,他是高澄的四儿子;另外高澄的五儿子高延宗,也是北齐非常厉害的名将,他曾在周武帝灭齐的战争中,差点率军把周武帝活捉,后来高延宗还再部下的拥护下造反称帝。
当然,这两个儿子还不是最厉害的,在高澄的儿子中,真正厉害的是他的嫡长子高孝琬。因为从法礼上来说,他才是高氏家族最有身份的人,因为高澄是高欢的嫡长子,而他又是高澄的嫡长子。换而言之,他是高氏家族的嫡长孙,正儿八经的继承人。
不仅如此,高洋的两个亲弟弟高演(高洋的四弟)、高湛(高洋的九弟),也都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最简单而言,高洋之后的两个北齐皇帝,就是他们两位,而且后来高洋的长子高殷,就是被高演杀掉的,高洋的次子则是被高湛杀掉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欢后来的疯狂,大约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因为面对几个强势的弟弟、侄子的成长,高洋开始进退失据。对于高洋来说,如果再按照正常的牌理出牌,他已看不到任何出路。所以他只能玩邪招,用这种看似疯狂的权谋来巩固自己的皇权。
第二,高洋母亲娄太后的威胁。
对于高洋来说,他无法按照正常套路来削弱自己亲弟弟和侄子的权力,绝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他无法做到。因为高氏家族中,有一个非常可怕的对手,始终威胁着高洋,她就是高洋的生母娄太后。
娄太后在北齐的地位,是非常显赫的。因为,最初高欢就是依靠娄氏起家的;等到高欢死后,帝国的实际权力一直就掌握在娄太后手中。因为,高澄、高洋、高演、高湛都是娄太后的亲生儿子。大家知道,高澄是东魏的执政官,高洋、高演、高湛则是北齐的前三位皇帝。
事实上,在高澄被刺杀后,娄太后原本是有机会成为吕后一样的人物。但是,他的二儿子高洋突然跳了出来,而且表现得又太过精明强悍,所以娄太后只能退居于幕后。试想,在高澄被刺杀后,如果没有高洋这匹横空出世的黑马,高氏家族恐怕就得由娄太后领衔主导。
当然,娄太后虽然退居幕后,但她在北齐依然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正是因为她的庇护,高洋才无法趁着他的亲弟弟、侄子年幼之机,把他们全都清理出局。因为,高洋如果对他们下手,他的亲弟弟、侄子随时可以向娄太后寻求帮助,这样他们很容易溶为一个强大的整体。
要知道,高洋的亲弟弟和侄子虽然年幼,但他们都拥有庞大的军政资源,加上有娄太后这个政治经验丰富的铁腕女人监护,他们随时可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在这种背景下,高洋自然没有机会打击他们。而等到他的亲弟弟、侄子都长大成人后,高洋就更没有机会打击他们。
第三,高洋的太子太文弱。
高洋对自己母亲、亲弟弟,都充满了深深的恐惧,因为这股强大的力量存在,自己虽然当了皇帝,但是这个皇位一直都充满着危机。更可怕的是,高洋的太子又实在太文弱。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高殷,自幼温尔雅,通达事理,礼尊文士,喜好学问,留心时政,有很好的声誉。”
从冠冕堂皇的角度看,高洋的太子,自然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因为他具备仁君的一切品质。问题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像高殷这样的人,坐到皇位上,等待他的,恐怕只会是任人宰割的命运。
据记载,高洋为了锻炼太子高殷的胆量,曾特意让他亲自杀一个囚犯,但高殷却不敢杀,最后在高洋的逼迫下,他只好战战兢兢的拿着刀连砍两三次,接过却没有砍死囚犯。看到太子这样软弱,高洋恨得直拿鞭子抽他。而太子对此,更是又惊又吓,于是病了很久。
看到自己的太子这样子,高洋内心恐怕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在众多实力派虎视眈眈的背景下,一个人如果连亲手杀人的勇气都没有,还靠什么坐稳皇位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高洋的统治后期,他就已经很清楚,只要自己一死,他的孤儿寡母,必将遭到自己母亲、亲弟弟们的打击。问题是,高洋想打击自己的母亲和亲弟弟,却又缺乏足够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高洋只能以一种非常疯狂、不可理喻的表现,来巩固自己的权力,来给自己儿子扩张出足够的权力空间。
一方面,高洋假装疯狂,可以让自己拥有比较多的回旋余地。比如,他在适当打击自己母亲和亲弟弟的过程中,一旦双方的矛盾激化,他就可以用自己的疯狂当借口。总而言之,这不是我的本意,只是当时我太疯狂,大家也知道我就是这种人,所以我不是针对你的。而如果矛盾没有激化,他就可以继续用这种装疯卖傻的方式打击对方。
另一方面,高洋以一个疯狂的形象示人,他的母亲与弟弟们,谁也会尽量避免与他正面对抗的。因为,这种好像疯子一样的人,随时可能干出不可理喻、不计代价的事。你没事去惹他,是绝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但是,高洋的这些努力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他到死都没能构建起一个稳定的权力格局,所以他临死前就对自己弟弟说,你想当皇帝,就当吧,只希望你不要杀我儿子。但是很不幸,高洋的儿子最后既丢了皇位,也丢了性命。
参考资历:《北齐书》、《资治通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