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沙皇统治俄国时期沙皇对革命者判流放,最后却被杀全家?_布尔什维克_沙皇_流放

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对政治犯可谓是敬若上宾,惩罚的标准是“疗养”。沙皇不恨这些革命者吗?碎尸万段的心都有,赶上以前的好形势,去蹲个牛棚套上蹶子当驴当马已经是最仁慈的处理措施。可没办法呀,时代变了。

被西欧国家的表兄弟王室讥讽为野蛮的沙俄皇室,正处于数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1861年废除的农奴制仍保留大量残余,土地仍然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日俄战争失败,对外扩张受阻,国内民族矛盾仍旧尖锐,又加上了一帮资产阶级争权,无产阶级添乱,尼古拉二世的慈祥“小父亲”形象面临严峻考验。这帮革命者最讨厌之处,就是他们往往有国外背景,动不动就流亡国外,跑了就跑了吧,还不断呛声,这也迫使改革家尼古拉二世不得不投鼠忌器,斟酌行事。具体的措施说来,那就是继续饰演慈父角色,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撕掉这层温情面纱。

1895年12月20日,列宁以组织和领导彼得堡“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罪名先是被关押了14个月,后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三年,列宁起初以为迎接他的将是九死一生。临行前,两个周自由活动时间,会见亲友。

抵达后,每月发放8卢布补贴,那年头一个卢布买到的大列巴面包够他吃一个月。

生活非常单调,每天就是钓鱼、打猎、游泳、看书、写书、后院种个时令蔬菜,与别的被流放的革命者串串联,交流一下斗争经验。

女友克鲁普斯卡娅原本的流放地是另一个地方,打报告要求调到列宁流放地获批,搬过来跟他结了婚,过起二人世界小日子,当然丈母娘有时候也过来照顾照顾这位身体不太好的新女婿。

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后来回忆,当地物价水平不高,居住环境整洁,伙食比较一般,虽然每天都有牛奶喝,但每周仅可以吃一只羊。

有没有人告诉我一下疗养院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另一位领袖人物斯大林被沙皇流放了六次,有两次越狱前科,1910年倒数第二次,沙俄政府决定对这种屡教不改的反面典型予以重判——五年内禁止在高加索居住;1913年最后一次,则是从严判处流放西伯利亚两年。35岁的斯大林在流放地用帅气和真情打动了房东家的14岁少女,搞大了人家肚子,在她即将分娩时出于惯性又一次离开,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这个偏僻的村庄。沙皇对革命党人的优待也获得了对方的友善回应:您送我们去疗养,我们送您去天堂。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沙皇尼古拉二世自觉大势已去,以退为进,宣布退位,资产阶级对他们一家人还不赖,让他们居住在原皇宫,大体跟溥仪待遇差不太多。后来又想把沙皇一家礼送出境,到英国表兄弟乔治五世家长期做客,惨遭乔治五世拒绝。十月革命爆发前,把他转移到了西伯利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在一个人都没有牺牲的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取得了政权,巩固政权这个过程却牺牲了太多,沙俄皇室中最先倒下的是尼古拉二世的弟弟米哈伊尔大公,正是这位大公在临难之际受命,撤走了保卫冬宫的军队,这才使得布尔什维克以和平方式得到了这个国家的领导权。1918年6月12日,布尔什维克为了表达对大公的敬意,在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把他送入了天堂。

剩下的就是尼古拉二世一家了,他或许对布尔什维克产生过一些并不恰如其分的期待,比如让他们一家子能在西伯利亚安安静静的啃个大列巴了此余生什么的,但他的确是低估了布尔什维克的道德标准和热情程度,日益接近他们拘禁地叶卡捷琳堡的捷克军团成为压垮他们全家的最后一根稻草。1918年7月16日深夜,沙皇全家被秘密警察从睡梦中叫醒并驱赶进地下室,在执行人员磕磕巴巴的宣判完死刑命令后,机关枪声响起,沙皇夫妇、四位公主、一位皇子和几名随从全部被处死,尸体又被浇上硫酸纵火烧毁。沙皇全家就是这样被布尔什维克送入了天堂。

很多人说沙皇之死要赖捷克人或高尔察克军团他们,但米哈伊尔大公在地下一定抽抽搭搭的提反对意见:“那我算怎么回事儿?”

革命者一定是参考了尼古拉二世对他们的疗养优待所产生的后果(我仁慈,所以我输了)才做出的最终选择,毕竟,不经历暴力夺权的革命者不是纯正的革命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