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比较好看的微信男生头像
谢谢邀请
很荣幸回答楼主问题
好看的微信男生头像来分享一波 简单的画风 衬托出来了男生的气质 用了白色背景 简单而不单调的色彩 更加体现出男生的气质 帅帅的酷酷的 这么好看的头像你一定会爱上的 嘿嘿 我是手绘小仙女
喜欢点赞 拿图吱声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什么意思
以梦为马,指把自己的梦想作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马,在这里是指动力,亦有希望的意思。以马这种强健美好的动物作为希望的载体,承载内心的理念和梦想,为未来的人生提供内在支持。不负美好年华。
苏霍姆林斯基能给教师提一百条建议,中国却没有这样校长,你认为为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从教32年,做校长23年,他能给教师能提一百建议,中国却没有这样的校长,为什么?
下面我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肤浅看法,若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教。
一、先来了解了解苏霍姆林斯基
1、天才的教育家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出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1948年起至1970年,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共23年。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女儿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信》、《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专著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为师范学生入学必读。
2、看看他的经历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1926年,入一所七年制的农村学校学习。
1933年毕业,翌年进入了短期师资训练班。
1935年结业后便开始当小学教师。
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并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立即奔赴前线,受过重伤。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被委任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家乡解放后回到当地,任区教育局长。
1947年,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
1948年开始担任帕夫雷什农村中学校长。
1970年逝世,享年53岁。
3、他受到良好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小学、中学,一直是在自己村里学校度过的。这是一座七年制的学校,虽然学校设施条件极为普通,但这里却有一批较好的师资力量。这对从小受到家庭良好熏陶的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环境。他的善良天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知识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拓宽。他在家经常主动帮助父母邻居做事,在学校里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了当时校长伊万·萨维奇和教务主任布师科夫斯基的重视和关怀。然而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启蒙女教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
这位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亲密的伙伴。苏霍姆林斯基觉得这位女教师像一个女魔法师,她知道一切美的秘密。她讲课时学生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教的知识常被学生铭刻在记忆之中。她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思考许多问题,学习了不少东西,明白了许多道理……有人摄下了这样的一个事件:
在山花烂漫、万物生机昂然的季节,有一天下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带学生们来到了森林,这对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他平时就到这里来玩。但女教师的解说,让他接触了许多过去没有注意到的新事物和很多使他感到惊奇的东西;看这颗盛开的椴树在帮助蜜蜂酿蜜;瞧那个蚁穴——过去是苏霍姆林斯基出自恶作剧曾用棍子去捅它,而老师说这个蚁穴有回廊和广场,有幼儿园和粮仓……原来是一个童话般的城市。他感到不和老师一起来,就不会发现世界上这么多美好的东西。当孩子们领略了这大自然美好的风光,急冲冲准备回家的时候,她还有一新招:“孩子们,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采集些鲜花吧。当孩子们关心长辈的时候,长辈会感到高兴,而鲜花——这是关怀和敬爱的标志。……”苏霍姆林斯基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
这使幼小的苏霍姆林斯基不仅爱上了书本,爱上了同伴,爱上了大自然,而且他更尊敬这位老师。他向往着自己的知识能同老师一样渊博,向往能像老师一样。从这时起,苏霍姆林斯基逐步树立了从事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志向。因此在七年制学校毕业时,他毅然决定报考师范院校,后来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
4、他重视教育中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也曾有过这样的失误。那时,他刚参加工作。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过分顽皮,在一次玩耍中无意把教室里放着的一盆全班十分珍爱的玫瑰花给碰断了。对此,苏霍姆林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学生,并竭力使这个闯祸的孩子触及灵魂,吸取教训。事后班上孩子们又拿来了三盆这样的花,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用心轮流看护,惟独斯捷帕没有获准参加这项集体活动。不久这个学生变得话少了,也不那么淘气了。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想,这倒也好,说明自己的申斥对这个学生起了作用。
可是不愉快的事件在他斥责这位学生的几周之后的一天发生了。这天放学后,苏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还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这里,他准备把作业做完回家。当发现教室里只有老师和他两人时,斯捷帕便觉得很窘迫,急忙准备回家。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无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这时斯捷帕表情迅速变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泪直滚了下来,随后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跑着回家了……
这件事对苏霍姆林斯基触动很大。此时,他才明白了,这孩子对于责罚,心里是多么难受。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对孩子的一种疏远,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为孩子弄断花枝是无意的,而且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来补偿自己的过失,而自己却粗暴地拒绝了他这种意愿。对这种真诚的、儿童般的懊悔,报之以发泄怒气的教育影响,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当头一棒。
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后果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他认为,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二、为什么?
1、中国教育管理机制有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很幸运,是校长自主办学,即“我要这样做”,他在巴甫雷什中学,呆了32年,当了23年校长。巴甫雷什中学真正是他的教育教学实验载体,一直是他设计,他反思,他调整,真正自主办学。在自主办学中,才会有很多发现,才会有一百条建议。
县管校聘是中国教育管理基本框架,校长没有办学自主权,校长一直在“你必须这样做之下”办学。这样,校长不可能去办真教育,一直搞以应试教育为主线的形式教育。这样,校长不可能去发现,也不会有一百条建议。
2、中国校长沒有二三十年的坚守
苏霍姆斯基,有二三十年坚守。才会打造铁打营盘,流水的兵的学校。才会得到很多经验。中国校长很少有二三十年坚守。常常三五年就更换。中国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一个周期十二年,没有十二年,一个校长就不会看自己的方案效果。
3、中国之大,各种情况也可能都有。也可能也有自主办学的学校,也可能也有一直坚持干二三十年的校长。但为什么还没有出现给教师提一百条建议的校长呢?传估计没有像苏霍姆林斯基沉下去的校长,坚持写教育的校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