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警句摘录卡摘录人是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请问您是怎样理解的)_孔子_论语_孝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请问您是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出自《论语 学而》,是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的。原文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为人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犯上,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作乱,没有这样的人。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起来了,做人治国的道理就有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是为‘仁’的根本啊!”

有子即有若,是孔子所有学生中德行和学问最高的一位,据说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尊他为师,所以有子的观点能够代表孔子。在这一章里,孔子谆谆教导我们:“孝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首先做到“孝弟”,才能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否则,便有可能犯上作乱,做出一些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大贪官胡长清贪污国家资产几千万元,自己过着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然而他90多岁的老母却一至生活在农村,住在几间破草屋里,他每月只给母亲50元钱的生活费,还比不上他抽一包高档烟的钱,而且多一分都不给。这样的不孝之子,还能算人呢?他怎么可能忠于国家和人民?不走上犯罪的道路才是怪事呢!

由此我想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否也应该把“孝弟”做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教育孩子首先做一个有“孝心”的人,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以此为出发点,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爱国家、爱人民的人。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存在“高、大、空”的倾向,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什么“五心系列教育”,新名词编了一大堆,标语口号满天飞,但实际效果如何?到底怎样才是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学生其实不知道怎么做,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国家”、“人民”、“集体”都是一些书本上的抽象概念。嘴上说着“爱集体”,却迟到早退,违反校纪,干出一些有损班集体和学校利益的事情;考试时能把“爱国主义”的内容答得头头是道,回到家里却当起小公主、小皇帝,让年迈的爷爷奶奶为自己端饭、洗脚……

德育应该是一种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体验式教育,而不是胡子眉毛一起抓的标语口号式教育。我认为,“孝弟”可以做为学校德育工作一个突破口,让学生从孝敬父母,孝敬爷爷奶奶的点滴小事做起,围绕“孝文化”编印一些校本教材,设计系列教育活动,家校联合,共同评价孩子的“孝行为”,这样做可能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有“孝心”,我敢肯定地说,这些孩子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将是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集体荣誉感的人。因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他怎么会尊敬别人,热爱人民,又怎么能谈得上热爱国家和民族呢?

家庭也是“孝弟”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一点上,应特别强调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如何对待上辈人,孩子会跟着学,不孝子孙的背后一定有一对不孝的父母。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妈妈特别不孝顺,婆婆年迈有病,多年卧床不起,她让儿子把一个破碗放在奶奶床头上盛饭,从不涮洗,又脏又破。奶奶去世后,这位妈妈看到床头上的破碗,对儿子喊到:“儿子,快把床头上那个破碗扔掉!”没想到儿子说道:“妈妈,不能扔,等你老的时候我要留着给你用。”

也许有人说,讲“孝道”是封建礼教,当今时代过分强调这一点,会束缚孩子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其实这二者不矛盾,“孝”是做人基本准则,“民主”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在我们国家,没有“孝”做基础,这样的“民主”是危险的,因为谁也不愿意看到我们培养的人“有才无德”,对国家和民族产生更大的危害。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本回答选自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

历史文化名人孔子有哪些流典语录

论语全部有20多篇,492章,能记住的就那么多,见笑了。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小不忍,则乱大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12章中,名言警句分类哪几方面

《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们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所讲过的话,但是不局限于授课,还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是一篇问答体的谈话笔记。

《论语》共有20章,20章的内容不象现代人写作会分门别类地分章,每章题目都是以文章开始的几个字为题目,所以,每章的内容很杂,范围广泛,章节之间有交叉、重复的情况存在。

就其内容而言,大致可以分为

一、修身。比如孝悌、几个弟子问孝,孔子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答案;

二、礼仪。国家的祭祀仪式,不同级别官员的待人接物礼仪,都有记载。

三、学习。这个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对生活中入场所见所闻的看法。比如,孔子教训儿子孔俚,“不学礼,无以立;不学文,无以言。”子夏问画画,孔子提出了“绘事后素”的观点。

孔子是个有趣的人,透过《论语》可以发现孔子可爱的一面,孔子的变通思想,孔子在弟子们面前率真的表现。总之,《论语》的学习不是仅仅记住所谓的名言警句,而是学习《论语》散发出来的浓厚的人文思想和人情味道。若论名言警句,每句话都是名言警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