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到底讲了什么(《百年孤独》究竟在向读者表达什么)_拉丁美洲_家族_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究竟在向读者表达什么

《百年孤独》,表达一种孤独茫然的社会人生场景,引发读者对历史及现状的思考。

这部著作,初读者大多都会感到晦涩难懂,文意飘忽散乱,情节离奇古怪,其实则不然。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读这部书时,前两次也都没有读完,后来听了高人的评论后,第三次静心阅读,才读出了一些真味。今应邀作答,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悟,抛砖引玉。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可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是20世纪世界文学经典名著。作者以倒叙的叙事方式,从未来角度回忆过去,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情仇,及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蹄固的孤独。

作者初衷:“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以家族的百年历史,浓缩拉美的历史,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变现实为魔幻而又不失其真,虚实相生,似实而虚,似虚而实,以虚实交错的社会画面,激发读者想象力,引发人们寻根溯源,进行文化反思。批评的眼光,深刻的反省,凝重的历史内涵,神秘与悬念,贯穿始终,气势恢宏,奇幻诡丽,轻灵与厚重兼有。

作者通过刻画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表现拉美百年风云变幻的社会历史。其中有政客的虚伪,统治者的残忍,民众的愚昧盲从,书写家族的百年孤独。加拉比海沿岸的马孔多小镇,西班牙裔的布恩迪亚家族,是一个古老家族,在这个家族中,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姐妹之间,同一屋檐下却缺乏信任,没有感情,没有了解与沟通,各自品味着孤独。尽管几代人为了打破隔膜,摆脱孤独,尝试过种种探索,但都没有找到有效途径,没有走出狭隘思维,不能凝聚人心,均以失败而告终,肩扛阻碍文明进步的精神包袱,继续孤独的生存模式。

布恩迪亚家族,百年历经淳朴的乡村生活——战争革命——西方殖民者入侵——西方思潮侵蚀——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这其实就是整个拉美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这个古老的家族,曾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下,试图走出去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希望融入外面的世界。而外来文明以侵略方式要吞噬这个家族,族人因畏惧而退缩,继续自己的孤独。

孤独,是布尔迪亚家族的族徽,百年里的族人害怕寂寞,恐惧孤独,而又以孤独反抗孤独,孤独中又离不开孤独。族人无休止地在孤独中挣扎,既想摆脱,又想保持,矛盾的心理状态下,种种努力都没有结果,总是救赎不了自己。

加西亚·马尔可克斯这部著作,之所以会引发共鸣,取得艺术效果,在于书中描绘的孤独,寓意了现代人共有的困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散乱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行色匆匆的人们无法认清自己,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与沟通,难以超越自我的精神束缚,难以融入外面的世界,所以困惑,孤独是当代人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的消除,是当代人普遍纠结与思考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为什么感觉全世界都在夸《百年孤独》我却看不懂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很值得一看,当然也会有很多人说看不懂,我分析的原因如下。

首先,里面的人名太多太长,而且许多姓氏相同,只是前面的名字不同。比如何塞 阿尔卡蒂奥 布恩迪亚和他的儿子奥蕾莉亚诺,这些名字实在冗长。其实名字不是很重要,建议每出现一个任务,脑海里形成一个关于这个人物的形象,或者用别的名字代替这个人物的名字。

人物关系混乱,可能也是人名的关系,人物情节上也有大量的重复,百年的历史,七代族人,这其中要理清楚人物关系,建议画个图表。

文化背景,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读这本书之前,你应该对拉丁美洲文学以及魔幻现实主义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拉丁美洲文学主要语言是西班牙语,拉丁美洲的人文背景,文学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是相似的,拉美在历史上都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之下,独立以后,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多数仍处于不发达状态。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虽然情节怪诞,却突显真实。

我是裁缝方师傅,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谢谢。

《百年孤独》主要想表达什么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代表作,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鸿篇巨著。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一共七代人一百年来的兴衰传奇,反映了拉丁美洲这片土地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马尔克斯在本书的创作中大量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因此本书,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马尔克斯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在一百年来承受的孤独。布恩迪亚家族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任何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家族中的很多人为打破持续的孤独状态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

这本书很难读,不仅是因为书中大量繁复的人物命名,更加难以理解的是书中充满了大量的隐喻。

书中的每一个人,以及每一个事件,都是在对现实完成某种映射。布恩迪亚家族经历了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战争、革命,接着殖民入侵后的西方思潮的侵蚀,在到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灭失,正是哥伦比亚,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

家族的第一代人在筚路蓝缕中开创基业,家族的后代则因循祖先的精神将之继承和发展。家族的第二代人何塞·阿尔卡蒂奥继承了父亲的强悍精神和蓬勃欲望,奥雷里亚诺则继承了父亲的孤僻性格和聪明才智。

作为书中的主角,家族的第二代人奥雷里亚诺上校的传奇故事贯穿始终。

“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到了失败。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了,其中最大的还不满三十五岁。他自己遭到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伏和一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最终在革命与无休止的战争中,上校杀死了自己的亲密战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滞和反动。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后来无用的数年岁月。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的革命沉寂之后,那些昔日的英雄无奈选择。

奥雷里亚诺上校一个人的命运,代表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同时也喻示了拉丁美洲人民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时期的命运。

他们试图融入外部世界的先进文明,渴望抛下保守落后的本土传统,但是最终所有的努力和挣扎,都像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的三十二场战争一样成为徒劳。

小说最后,马尔克斯写道:“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既表达了马尔克斯对西方文明入侵拉美本土文明的愤懑和抗议,又表达了他与浴火重生的拉美人民重建家园的期待。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近乎绝望地指出:“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这样的历史象征了孤独,就是“百年的孤独”。

布恩迪亚家族的人始终没有摆脱孤独,时间在一百年之后仿佛第一代先祖发现的那样永远停留在星期一,马孔多的一切都陷入停滞不前。直到家族中的最后一代人被刚一出生就被蚂蚁吃掉,马孔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之中。


我是博书君,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