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读书的决窍在看、读、写、作四字紧密配合,每日不可缺一此话该如何领略
此句出自坚持曾国藩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家书,是他教导其子曾纪泽读书之法时所写。原文是:“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看、读、写、作”,顾名思义:看书,诵读,练字并记录笔记摘要和心得,创作新篇。具体种种,之前“在下千城”老师以及其他诸位答者已经做了充分的诠释,在此不作赘述。重点说说对“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的理解:
看书。曾国藩说看书犹如富有之家在外做生意,又如打仗时攻城略地,是攫取不知道的新知识,以完成原始资源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聪明机变的人,不看书,等于放弃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机会,那么穷其一生,所知所得也是有限。所以看书不可或缺。
读书。与看书相对,曾公把朗读、诵读书籍看作是在家勤俭守业,又像守土卫国,是对既得文化知识的深耕细作,在大声朗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体会,确保学过的东西不被遗忘。读书是在看书获取知识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巩固知识的过程,看书而不读书,很容易落入“泛泛而看或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套路。所以读书不可或缺。
写字。曾公家书中所谓“写”,主要是指写字,他要求儿子“真、行、篆、隶切不可间断一日,既要求好,又要求快”。理由是他本人曾因“作字迟钝”(写字慢)吃了不少亏。放到今天来看,这一条可稍作调整,字还是要练的,但不用定那么高的标准,可以边记读书笔记边练字。目标仍是“又快又好”,这是提高“读书之法”整体效率的关键。又快又好地记笔记,相当于跟作者展开一场高效互动。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隐身的串门儿,那做笔记就是登门之后连吃带拿,临走还要发一番感慨……如此,方不至空手而归。所以,写字不可或缺。
作文。曾公建议创造任何文体,都应“在二三十岁前立定规模”,因“过三十后则长进极难”,而且他认为“少年不可怕丑”,应广作诸文,都试炼一番。实践出真知,创作新文,是检验读书成果的最直接方式,也是知识内化的终极归属。之前的三个环节都可看做输入,作文则是纯粹的输出。只输入,无产出,则读书无用,消磨光阴而已。所以,作文不可或缺。
综述,如果把人读书学习看作是一种生产劳作,吸收内化知识后的产出就是产品,那么看、读、写、作就是四个必须的生产环节,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只能生产出残次品或是干脆一无所获。所以曾国藩强调四者不可或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们,若能按照这四步坚持,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必能学有所成。
明白了看、读、写、作的重要意义,我们初步解决了为什么要坚持看读写作之“世界观”的问题,接下来,要回归到如何坚持之“方法论”问题。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回想起过往的生活经历,大抵所有能让生活或自身改观、变好的事情,都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并且“坚持”一下。譬如高考、研考、博考、国考,譬如减肥、跑步、健身……都不是什么上刀山、下火海的难事,大家也都知道坚持到底就能胜利,但依然有很多人或临渊羡鱼或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更有甚者,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想想是否就有你),所以才有那句话:“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很多人早早就已放弃”。
虽说走出“舒适区”才能收获进步和成长,但“自找苦吃”总是反人性的,事情往往都是沿着阻力小的方向行进。因此,从不能坚持的原因出发,采取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利于坚持的因素,才是坚持到底的最佳方式。
- 分析了多起“不能坚持”的案例,原因无外乎两类:一是本人没有兴趣,二是外部条件不支持。
具体到读书之法,针对第一个困难:没有兴趣。推荐两个解决方式。
从个人感兴趣的领域书籍开始阅读,由浅入深,坚持100天,养成习惯,形成定势,再向其它领域书籍拓展。
采用“奖励代偿”的方式,把读书变成能够在短时间内带来快感的事情。比如看读写作之后,马上把作品发表在“头条”等平台上,即使不能立刻获得收益,看到有人阅读、点赞和评论,也给了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关于读书的第二个困难:外部条件不支持。其实主要是时间不支持。不论学生还是上班族,白天甚至晚上大部分的时间都“被安排”了,可供自主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看,读,写,作四个环节,往往一个都完成不了。这就需要对时间极端“高效苛刻”的安排。
因此,针对读书的第二个困难,推荐大家首先掌握高效合理安排使用时间的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合理“挤”出时间读书。具体内容市面上有很多书籍介绍,大家可以自行选择阅读,或是直接在头条里搜索,购买相关专栏学习,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看读写作”的方法,如此,曾公家书之于我们,方有意义。
书法提款里,嘱书和雅正的区别是什么呢
书法作品中,题款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分为上款与下款,现在书法作品,由于要进入市场交易,题上款会影响交易的,所以,现在约定成俗,只题下款,上款一般不题,除非索字人特别要求题上款,这个问题肯定是说题上款的事情,在语言风格与色彩上的区别。
“嘱书”、“雅正”都是在上款中表明书写作品的原因与目的,“嘱书”没有任何色彩,就很平常的交待了书写书法作品的原因,受某人的吩咐要求写了一副作品,或者就是平常的交易,书写人与受书人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 ,没有长幼之分,甚至相互不认识,表明我受你嘱咐委托,给你写了一副字,也可以只写一个“嘱”字,
而“雅正”就要文雅的多了,在表明书写作品原因的同时 ,有对受书人美誉的语意,一般表明作品是地位较低的下级、晚辈,给身份较高的上级、长辈呈送,一般是赠送的作品,还希望能指出书法作品不足的地方,是书法作者很谦虚的请教的态度。
同类型的词语还有“雅爱”、“正之”、“方家雅正”、“雅鉴”、“雅目鉴之”等,也可以只写一个“正”字,有时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斧正”也可以用,还可以用“惠藏”、“惠存”、“垂鉴”、“钧鉴”、“尊鉴”等,那谦虚的成分就更大了,想你收藏了我的作品,是对我的一种恩惠,肯定收藏该作品的是一个地位相当高的大家了!
另外,如果祝贺婚礼的作品,则可以落上款“嘉礼”、“嘉缘”等,如果是搬家贺礼,则题“乔迁之喜”、“迁居华堂”等,如果是贺寿的礼仪之作,则题“寿诞”、“华诞”等!
不对之处,还望方家雅正!欢迎发言!
曾国藩喜欢写对联,他写的有名的对联有哪些
谢谢红红火火讲历史好友的邀请。曾国藩一生写过很多对联,其中有五副对联非常有名,满含人生哲理,有利修身养性。 1.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2.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3. 宁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4.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5.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谢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