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毕业生要骂翟天临(对于翟天临学历造假,你怎么看)_造假_论文_北大

对于翟天临学历造假,你怎么看

谢邀~作为一个毕业不算久的博士,其实我想说的是,大家对翟天临口诛笔伐之后,会不会真的来关爱广大苦逼老博士们?。。。

就像之前,很多人觉得范冰冰为代表的演员收入太高,相比于科研工作者的低收入水平,是极为不公的。可是范冰冰们栽了之后,科研工作者的待遇还是那样,并未因为演员的跌倒而吃饱对不对?很多曾经怒斥范冰冰们的人,事件过后可能继续在追自己的另一位爱豆,也仍然不了解科研工作者以及他们的工作。


教育公平,是这次事件当中很多朋友喊出的一个声音。的确,今天的教育已经很不公平了,除了这样的暗箱操作外,即便是号称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也充满了实际的不公,因为从最初的教育资源分布开始,就已经不公了。

答主在北大呆了10年,真实感受是,本科的选拔曾经是相对而言最公平的,因为大多数人还都是凭借高考成绩进入。不过近年来,本科的选拔也越来越难以纯粹依赖高考成绩,“裸分”上北大、上清华的已经不断减少,据说2018年已经不足一成。

那么,想要获得各种优惠政策,即使不暗箱操作,也得拼技能吧?

可惜,这种技能的背后,除了有人天赋异禀外,还是得拼爹,因为这是从小的家庭环境和培养方式所决定的。各种才艺培训或者社会实践、科学实验,不是光靠嘴说的,更是要靠钱砸的。

到了研究生的选拔,途径更多,比起本科生的选拔,不公的现象也就更多一些了。不过,就答主所在的这个人文社科小圈子而言,大多数人还是依靠真本事,至少也是真成绩而进入的。想要拿到毕业证,大部分人还是得踏踏实实做研究、发文章。广大老博士们的生存状态普遍是比较悲催的。前几天不才有一位博士可能因为延期而悲剧了吗?

至于博士后的录取,原本就不是依靠考试来选拔,大家都在这件事儿中批评北大光华,的确,北大有失察之责,但是其实翟天临的情况,如果换成一个其他人,我们是不是就相对容易接受了?事情处理起来,都得有个程序步骤,就像北大之前的声明所说,这事儿得北电先调查并做出处理,然后北大才能跟进。


总之,答主觉得,跟北电或者翟天临身上所体现出的不公相比,那种从出生一刻起就存在的隐形的不公,更值得关注,也更难解决

翟天临应该被封杀吗

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随着北大、北影各自的声明算是告一段落了。据报道,2月21日央视一套计划播出的电视剧《老中医》,剧中所有翟天临参演片段被要求全部删除,这意味着翟天临疑似被封杀,那么翟天临应该被封杀吗?

我的答案是,应该。只要他登台,媒体报道了,人们必然会重新提及这一事件。毕竟学术造假不是小事,往严重了说,那可是触犯法律的大事情。一直以来国家倡导“教育公平”,学术造假这一事件就非常能体现教育的不公平,有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前途。

翟天临演技固然不错,但演技再好也掩盖不了他造假的事实。如果仅凭演技好就让他在娱乐圈继续风生水起,不保证不会有后人效仿,这样还怎么打造公平的教育环境?

毕业生骂翟天临,你怎么看

学术造假问题一直存在,只是翟天临是公众人物,关注度高,经过在媒体上发酿,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引起教育部门的注意,对学术造假打击力度更大了,对于毕业生的论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的毕业难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

硕士毕业论文少则3万字,多则5万字,而博士毕业论文多在10万字左右。只从学校对硕博论文字数的要求看,本来就让毕业生们够头疼的了。能按照毕业论文的要求做到,章节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研究有创新等,能做到这些,对于毕业生来说用两三个月以上的时间,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此时,论文才刚有个雏形。紧接着,还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再数月的反复修改,此时的论文才像个样子,已实属不易了,但是还要求论文查重。

论文在写作的过程中,肯定要参阅他人的研究成果,也不乏有学生将他人精美的观点,论据用到自己的论文中,为自己的论文所用,此时,有可能的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造成学术不端。论文查重这个梗就过不去了,还要耗费大量精力,返工大量修改。而在这个节骨眼上,翟天临事件有为此事增添了难度,他挨骂,是必然的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