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出家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说陈晓旭之后再无林黛玉_出家_修行_林黛玉
出家人出家的原因是什么
阿弥陀佛!谢谢邀请!图片给力呀,那不是妙祥法师吗? 出家人出家的原因很多,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1、先天对佛学感兴趣、有福报的人。
比如,我所认识的一位居士的女儿,终生未嫁,四十岁左右出家了。因为,从小受佛法熏陶,经常做佛事,研读佛经、对佛理也是十分精通。
经常住寺庙,甚至,一住就是半年。最后,经过慎重考虑出家了。她们出家不是痛苦而是得大自在、放大光明。这是从小就在佛学世家受家庭影响而出家的。
延参法师
2、对心理学、佛学、哲学等感兴趣的人。
他们经过长时间学习、研究后发现:人生幸福的最高层次就是出家。也许你理解不了,怎么出家吃素、不能接触女人还成了幸福了?那是顶级幸福,这是真实不虚的。这类人也很容易出家。
3、因个人烦恼不断,为了求解脱而接触佛法,最终出家的。
这是最常见的出家原因了。这是带着有所求的心出家,所以,修行之路也是十分艰苦啊!
释明心法师
4、为了体验生活的。
感觉到出家人的生活比较清净而进行了尝试,比如住寺庙三天、五天,后来,住寺庙一个月、两个月,发现:那种清净、喜悦很舒服、很惬意而最终选择出家。
5、职业僧侣。
就是一种工作了。这类人对佛法精通,喜欢佛法。短期出家是一种职业,为的是工作。这个是有工资的,甚至工资还挺高。工作一两个月就还俗。
琼英卓玛,梵音天使
6、为疗愈疾病而出家。
比如,陈晓旭。得了某种重大疾病,医院无法治疗,或者医院治疗的同时,选择了出家修行,清净自己的心灵。是疾病把她赶进了佛门。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
7、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出家人,隐士。也属于出家人。另外,道士也是出家人。
为什么有些人说陈晓旭之后再无林黛玉
说陈晓旭后再无林黛玉,虽然武断了点,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在林黛玉的人物塑造上超过陈晓旭。有时候我甚至相信,陈晓旭就是林黛玉的转世,她就是为林黛玉这个角色而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两点原因。
一、陈晓旭自身卓尔不群的气质
当初《红楼梦》在选角色的时候,陈晓旭毛遂自荐,向剧组递交了申请,并且提供了自己一张照片,照片背后,就是她的柳絮诗,附诗如下: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将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海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从这首诗的第一段,我们看到了是淡淡的忧愁,“父母过早地将我抛弃”,而诗的后两段,有充满了乐观,这很是很契合林黛玉的背景和性格吗?另外,陈晓旭对《红楼梦》也是无比热爱,在自荐出演林黛玉之前,她已经把《红楼梦》读的滚瓜烂熟,她甚至身为,自己本来就是林黛玉,这种强大的自信,源于对人物深入骨髓的理解。
二、陈晓旭孜孜不倦的学习
在进入《红楼梦》剧组以后,每个角色都要按照人物本来的身份生活,陈晓旭这时候就很快进入了角色。而且,在剧组当中,陈晓旭是公认的学习能力很强的一个人,她不仅写诗,还练习书法。而这两项,对于塑造林黛玉无形的文艺气质,至关重要!有一句话说的好,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我想,陈晓旭在出演林黛玉这个角色时,即便先天存在稍许缺憾,后天的学习也全部弥补了。她不是刻意地向角色靠拢,而是以角色为真我。《红楼梦》剧组当初待定为林黛玉的角色,并非陈晓旭一个人,但最终导演被她的气质所征服。
三、后来者却没有居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林黛玉这个角色的饰演上,也是如此。我们之所以说陈晓旭之后再无林黛玉,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陈晓旭把林黛玉演活了,连苛刻的红学家们都即感且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后来的演员在塑造林黛玉这个角色时,确实没有突破。对他们来说,出演林黛玉,或许就是一种压力。而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培养出来的人物更多的是时尚范儿、一种大都市的潮流气息,跟林黛玉自身的气质,大相径庭。不得不感慨一点:陈晓旭是用生命来演戏,而不是用演技来演戏!
我们必须承认,有些角色就是无法超越的,就像周润发的小马哥、张国荣的程蝶衣,林青霞的东方不败,朱茵的紫霞仙子。我们有一个如此像林黛玉的陈晓旭,真真是三生有幸。
出家的人都是什么心态
说个狠人,2015年,某宝创始人之一,抛弃千万身价去出家,走了2000公里,他出家的理由说出来普通人很难理解。可能不少人看过他的故事,但是他出家的心态让人很炸。
没错,他是鬼脚七,法号:行空。
做过高管,出过书。出家后他不带一分钱,从五台山到峨眉山,靠一双脚一路走了81天,吃喝拉撒睡都靠乞讨。
说起来很搞笑,他乞讨的方法跟别的出家人很不一样。不是帮对方讲佛,而是教别人做电商。
当然,这是他想到的办法,因为他才出家后,在五台山打坐了7天就和师父说要徒步去峨眉山,就和现在很多人想徒步去西藏一样。
结果啥也没带,师父就把他送出了门说:“走,不要回头!”
结果零下十几度,一路廖无人烟,还好遇到一辆过路车给了他吃的,直到翻秦岭才见到一户人家。
然后,他一夜无眠。
他怕了!
怕被饿死,怕被冻死,怕路上有野兽。
他跟自己战斗了一晚上才想通。我估计当初唐僧也是这么想的吧。
可能你觉得这个人是作秀,体验生活的,那他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出家体验生活还可以理解,但是他何必要挨饿受冻,风餐露宿,自讨苦吃呢?他又不做直播。
他倒很淡定,说:“别人的想法我管不了,我要做自己。”
别人问他2000公里路,要是两个月都走不到怎么办?
他说:走不到就走不到吧,我不是为了到峨眉山,是为了走路。这才是我的目的,我的初心。
他的初心:修行!
是不是感觉有点神经病?
那你感觉错了!
这个法号行空的入世的时候很牛,但有个心结。
和我们很多年轻人一样,他年轻的时候也只想着工作,只想赚钱,只想买房子,车子,只看重结果,而从不在乎过程。
结果,他是赚了钱,也什么都有了。
结果,他40岁的时候就开始患得患失!
所以,他出家是为了渡劫,用苦行僧的方式打开心结。
当然,我们不是他,入世时很有可能做不成他,出世时也不定选择做他,但是,每个人都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经历过,体会过,才不妄人生走一遭。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从小到大的经历。
鬼脚七,真名文德,因为从小家境贫穷,所以就早熟。和表哥两人偷偷买冰棍吃,还不忘给父母一人带上一根,结果被父母骂乱花钱。以至于后来别人买冰棍他吃,他都不敢吃。
读大学时谈了女朋友,是异地恋,结果因为没钱买车票去女友的城市看她,被分手。
可想而知,他余生肯定把挣钱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
结果他做到了。
结果40不惑之年,他放下让人羡慕年薪百万的工作,去出家,只为修行。
与其说是修行,不如说是修心。
如果不是小时候的经历,他不会过早独立,过早懂得人生活着的意义。这些普通人理解不了的事。
如今,他身居山里,抄抄经文,学学佛理,挑水做饭,从生活琐事里体会人活着的意义,远离小时候那种只为目的,毫无乐趣,毫无意义的生活。
他说:征服自己是修行。
这就是鬼脚七出家的心态。
写在最后:
说实话,起初我也不是很理解这个人,主要是我之前觉得出家修行一般不都是吃斋念佛,为什么一定要苦行!
看到他我才明白,没个人出家修行的心态和小时候或者是出家前的整个人生经历是不开的。
鬼脚七踩过三轮车,卖过冰棍,他一直在吃苦耐劳,所以他最好的修行方式还是在苦中体会,领悟自己的人生路。
成也是修行,败也是修行。
说的就是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修行的最佳办法!
而修行本身是一种情绪,疏解情绪的方法无非是从内心或者从外部。
外部修行:以运动身体的方式,排解自己内心的压力,从而得到快乐和满足,只有在快乐的时候才会有所领悟。
内部修行:冥想让人放松,把自己植入想象的世界,在想象里听,闻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行为和认识,从而让自己又所得。
所以,一个人不管是以怎么样的心态出家修行,都是想找到自己与生活相处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需要勇气和付出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