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清华附小6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还写了论文,你怎么看
- 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该从哪几方面下手
- 作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我们该陪读吗
- 我家孩子一年级,成绩中等,要怎么提高他的成绩
清华附小6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还写了论文,你怎么看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如何提高质量,的确值得研究,也允许探索,但不能以违反教育和人才成长基本规律,更不能以牺牲一代人为前提。当前尤其值得注意的正是这种假教育改革之名实为“闹腾”的怪现象。
何以说清华大学附小学生进行的学术研究是闹腾呢?
首先,其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成长的规律。众所周知,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本)》中,增设了包括研究型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此种要求催生了各类学校提出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学术研究”。但必须指出,这种研究必须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不能为了急功近利的目的,超越学生正常成长节点。在清华大学附小贴出的研究报告中,其中一组同学说,他们的研究是一起找到苏轼约25万字的诗词,然后进行分类,在某位同学爸爸的帮助下找出“高频词”……北京大学一位教授提出疑问说:“且不说孩子十一假期八天的时间能否读完25万子的作品,就说孩子的‘大数据’是如何进行的?比如用什么软件?什么方法?花了多久?再有,孩子的论文并没有在文末向他们提供帮助的合作者‘爸爸’进行致谢,从小就学会将他人成果据为己有,这样好吗?”这位教授的观点虽稍显偏颇,但确实指出了问题要害。
在中小学生这一阶段的成长中,夯实基础,无疑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掌握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这一阶段中小学生主要学习任务,这样说并非不允许学生涉猎其他,而是说要在学生自觉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可以从事类似的事儿,但必须以提升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而不是相反。可以肯定的说,中小学生决不能提倡类似苏轼研究这样专项和深入的话题,如果我们硬要这样做,特别像清华大学附小这样重成果展示,轻过程推进的方式,更让学校生的学术研究走向偏颇和极端。如果有类似的“学术研究”,也应该由学生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比如有人可以研究李白、也可以研究杜甫、李清照,没有必要全班都研究一个古人,我很担心,如清华大学附小这样的闹腾最终会舍本求末,基础没有打牢,研究热闹一时,但孩子依靠大人提供各种帮助生成的复杂图表、获得的大数据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现的快乐”和学术研究的获得感。
其次,闹腾的第二个特征是把未经实践检验或一地一校的个体经验急于在全国宣传推广,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我们再退一步说,假设清华大学附小这样的做法、完全是真实的,结果也是令人信服的,就是不是值得和应该在全国推广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多年实践表明,任何把一地一校未经过检验的个体经验,强推到全国的做法,不仅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果,而且令人生厌,这方面,我们的教训还少吗?据说,目前,《当小学生遇到苏轼》一文的阅读量已经超过十万加,全国还有不少媒体对于此种研究点赞。如此宣传力度和密度至少给人造成这样的错觉,以为这种经验是可以学习可以效仿的,而这种错觉将会给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带来天大的灾难,因为如果有更多学校这样闹腾下去倒霉的将是孩子们,倒霉的将是未来。
说其闹腾的第三个特征是,学校应当是最为清静的地方,教育者应当是最为理智的人,从这个角度讲,学校和教育者甘于寂寞少一点媒体的聚焦没什么不好,可惜的是,该校对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把握不准,但对传播规律却摸得很清,不断通过炒作自己达到提升学校知名度的目的,这太可怕了。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附小尤其独特的教师、学生和各种优势,其模式根本不足以代表全国基础教育模式,其经验更不值得简单效仿,清华大学附小恰恰在这一点上不敢正视和面对,很少谈及条件和环境,而一味的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媒介形态,强化自己所谓的教学成果,打个比喻,好像在实验室里种出来的苗却要拿出去种在成千上万亩田野上,人们必然会问,离开实验室的环境,大自然能接受吗?如此说来,利用传播和媒介宣传学校,过度渲染,是我们多年来许多学校的做法,其实并不可取,这种宣传上的闹腾对教育对学校毫无用处。
值得注意的是,如清华大学附小这样闹腾的学校在全国有不少,所以拿它为例,是因为其影响之大影响恶劣。还应当说明的是,类似清华大学附小这样的重点校在全国有不少,北京也很多,但绝大部分只做不说或者少说,我以为是明智的,大家都明白他们的师资和生源是怎么回事,创造的经验无法全面推广已经是事实,如同清华大学附小这样的占有独特资源优势又喋喋不休炒作自己的并不多见,我们奉劝这样的学校摆正位置端正心态,占有良好资源和各方面优势就够了,不要把天下所有美貌都集于一人身上,那是不可能的,甚至是可笑的。
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该从哪几方面下手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上课的表现,表现好的同学通常学习不会太糟糕,而上课表现主要体现在课堂的关注度和执行力。课堂上不开小差,不玩手机认真听讲的学生通常学习较好;执行力是指老师安排的活动和作业要及时完成,优秀的同学执行力都强。2.好奇心强,好奇心强的孩子爱思考,爱思考的孩子,学习起来有动力。3.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好的孩子更容易得到老师的关注,通常老师关注的多的孩子成绩更好。4.乐于助人,乐助人者,人乐助之。
作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我们该陪读吗
作为一名教师,我谈一谈粗浅看法。
1、谁是学习的主人?孩子从幼儿园进入一年级,是一个很大的进度,是正式进入学生生涯的开始。可能有不适应,可能有不如意,但是,孩子再小,进入一年级了就成了学习的主人。主人就要做出主人的样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知识自己学,自己的作业自己做!
2、放手也是另一种爱。好多家长这也不放心,那也瞎操心,担心孩子小,学习累、吃苦多、受欺负等等。于是,瞎子放驴不撒把,恨不能替代孩子。其实这样做恰恰是误了甚至是害了孩子。放手、放心、放胆,让孩子闯一闯、试一试,未必是坏事。
3、怎么处理与教师的关系?孩子上课、老师讲课,家长或坐在教室里,或站在教室外,无形中会给老师增加压力,不能正常发挥组织教学的能力;也会给孩子造成影响,有的可能洋洋自得无心学习,有的可能产生反感不愿学习。
学校是孩子的天堂,孩子是学习的主人。家长们,该上班上班,该挣钱挣钱吧,陪读,用不着!
我家孩子一年级,成绩中等,要怎么提高他的成绩
孩子才一年级,不用太注意学习成绩几分的高低,但不是说就“可以放养”了,这个时候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习惯,养成爱思考的动力——
具体来说,我有以下建议:
第一,所谓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能否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对错题的纠正及反思,学习时间的合理规划等等。
比方说,各科目布置的作业,根据孩子的特点,是在放学后回家就及时完成,还是晚饭后,以30分钟为时段,依次完成。因为孩子年纪小,学习时间段,我建议30分钟为宜,如果到了小学高年级,可以拓展到40-45分钟。每次小测的考卷,都妥善保留,和孩子商量,能否做一个错题本,把做错的题目,或是平时理解不深刻的题目归纳到一起,方便期末复习。一年级的知识很简单,错题本这个方法,主要目的不是学得有多精致,而是以培养习惯为主要目的。
第二,养成孩子爱思考的习惯。对学习中的问题勤思考,主要来源于兴趣。如果对所学的知识缺乏兴趣,会导致理想的“我要学”变成被动的“要我学”,这样的效果往往不好。
比方说,学习汉语拼音时,辅助一些易混淆读音汉字的对比,让孩子在造成误解的举例中哈哈大笑,以认识读音的重要性。涉及到数字的简单加减时,可以带着孩子,在手机购物软件中学习,看看物品价格加减的规律,这样做,很生动,又能让孩子对数字的变化,产生清晰的概念。
总之,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时,一般采用比较幽默和活泼的方式,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学习是天然枯燥的,而且,如果父母能提出各种小问题,就能引发孩子主动思考的习惯,增加他的积极性。
另外,一年级的孩子,没必要把考分的对比时时挂在嘴边,只要他引发了兴趣,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得越来越扎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