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理家(航天员在太空如何处理个人卫生)_宇航员_太空_空间站

本文目录

  • 航天员在太空如何处理个人卫生
  • 太空里的星球,为什么会漂浮在空中,不会掉下来
  • 我国航天员可以在空间站里刷抖音吗
  • 有可能有生命生活在太空中吗为什么
  • 铅笔为何不能在太空中被宇航员使用
  • 宇航员在太空都吃什么
  • 在《星际探索》中,为什么宇航员从太空掉下来能安全着陆,而没被烧毁

航天员在太空如何处理个人卫生

宇航员长期太空驻留,主要依靠空间站,而空间站就相当于员工宿舍,厕所、浴室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健身区域。只不过在无重力状态下进行,太空排便等活动都比较麻烦。

空间站是为了中长期的太空实验或者对地观察而建设的设施,如今的国际空间站大约在距地面400公里的轨道上,已经服役十几年,预计能服役到2024年,或者在延长服役扫2028年,而且欧美似乎也在着手建设新的空间站。空间站这样的平台还是需要宇航员主导,靠宇航员装设设备或者执行太空实验,这就需要宇航员在太空较长时间地驻留,因此宇航员吃喝拉撒都在空间站内,目前在太空待最久的宇航员总共待的时长2年多。空间站是由数个独立的舱体连接起来的,有专门的厕所等设施。

厕所:空间站的厕所其实也算高科技,如今空间站上用的厕所是花了1900万美元从俄罗斯订购的,包括复杂的除臭、供水、消毒等系统。在微重力环境中,如果按照地面上上厕所的方式显然很不友好,尿液粪便因为有人体施加的初始动力,撞击在马桶上之后可能溅出,飞的哪都是,还是相当恶心的,所以空间站的厕所不止抽水还抽气,小便用专用的接收器连接人体,排出后收进液体收集装置,小便定期向太空排放;而大便的第一步是将自己固定在马桶座上,座便器中抽气,由于空间站中无重力,所以抽气就可以将臭味等抽走,粪便收集起来之后经过干燥压缩,最后带回地球。

洗漱:洗漱在太空也是麻烦事,在地球上水会因为重力而滴落,空间站中水则会因为表面张力黏附在毛巾或者手上,洗脸就将毛巾打湿然后擦拭;刷牙更麻烦一些,宇航员用袋子从水分配器中接一点水,然后往嘴里挤一点就刷牙,刷完牙之后有的宇航员直接将漱口水吞下,有的则选择吐在毛巾上;洗头的话大概也是类似的程序,理发就麻烦了,需要一边理一边用抽气装置吸头发茬,避免发茬进入人的眼睛或者呼吸道。

宇航员用的这些物资全部是从地球上输送的,由于洗澡花费较多的水,所以空间站内中洗澡更难,早期的空间站中试验过淋浴,但是还是不实用,后来宇航员就主要靠擦拭,空间站为宇航员配备有肥皂袋,往里边挤一点水可以用两周,主要是免冲洗的清洗液,洗完之后用毛巾擦拭即可。这里大多数水都沾在毛巾上,浴室旁有通风装置,毛巾会自然变干,水分被蒸发进入空间站的大气内,经过空间站的空调系统被重吸收经处理后回用。

健身:空间站无重力,所以地面上靠克服重力的跑步等运动是没办法进行的,于是空间站配备有类似于动感单车,通过弹性或者电磁力产生阻力。使用的时候人也需要将自己固定住,然后就像骑脚踏车一样运动,上肢的可以拉弹簧类的健身器材。通过这些锻炼有助于宇航员保持骨骼肌肉的强健,也有助增强免疫。

所以基本上人所需要的清洁行为在太空中都能进行,但是却比较麻烦,而且水也不敢浪费,洗浴刷牙的水都会回收利用。若是短暂的载人航天就不需要这些东西,我国首次载人航天,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中待了21小时左右,其实就憋了一整天,较长时间的载人飞行会配备尿袋等装备用于储存尿液,最后又带回地球,只有大型的空间站设施配备的物资会比较齐全,基本上所有的清洁行为都可以进行。

太空里的星球,为什么会漂浮在空中,不会掉下来

太空中星球不存在掉下耒不掉下来之说,太空中星球由于各系恒星引力作用,大都规律性围绕恒星在太空中转动。

有些小天体,大多是陨星,往往不按规矩运动。常有新闻報导,一个多大多大的天体向地球冲来,或跌落地球上,或与地球擦肩而过。

那类天体碰撞,常统称掉下来,也只是相对地球而言。

即便某一日地球摆脱了太阳引力,在太空中胡乱运动,地球也不会掉那去,地球依然在太空飘浮。

谢邀!

我国航天员可以在空间站里刷抖音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但可以刷抖音,还可以和家人天地对话视频聊天。

这就不得不感叹我国科技水平的伟大之处。飞船上安装有高速通信处理器,航天员通过这个神器在闲暇之际,可以跟家人打电话,视频聊天,分享太空生活,共话思乡情怀。当然也可以上网冲浪,听听音乐,刷刷抖音,好不惬意。

天地信号传输主要是靠“中继卫星”实现的,中际星际卫星专门为航天器发射提供测控支持。

为了宇航员长期留住太空,太空舱的设计空间很大,住着更舒服,有一种家的幸福感。

如此舒适的太空之家,航天员们一定能度过一个难忘的太空之旅,期待着三名宇航员凯旋归来。

有可能有生命生活在太空中吗为什么

这个事情真的是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了,这只是在科幻片里才能知道。但是我认为吧,一切创作都有原型,可能在某些特殊领域里已经发现有这些事物的存在了,好奇是怎样的事物。

好奇心害死猫,心情真的是很忐忑???

铅笔为何不能在太空中被宇航员使用

你知道为什么美国登月宇航员回到地球后都生怪病了吗?

他们的病因跟在太空用铅笔是一个道理,而且铅笔的危害远不止如此,如果运气不好,航天器发生爆炸也是可能的,所以早期探索太空用铅笔的那几年,完全就是在刀尖上跳舞,幸亏没发生重大事故。

太空中为什么不能用圆珠笔?

虽然圆珠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很普通的物品,而且很廉价,但你知道圆珠笔的制造工艺堪比航母吗?

圆珠笔笔尖的小滚球是碳化钨,这种物质的硬度跟金刚石媲美,通常用于制作军事武器,将碳化钨制作成小滚球后进行抛光,接着装入球座。

滚珠跟球座之间的缝隙,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二者之间需要精确到千分之一厘米,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一旦某条球轴承上的参数有误差,那么这条线上成千上万个小滚珠都会被集中销毁。

而且肉眼几乎是看不见球轴承上是否有瑕疵的,还得借助电子显微镜,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对制造商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至今都没几个国家能独立制造圆珠笔头。

圆珠笔的运作原理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利用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油墨自然会跟滚珠接触,在写字时,滚珠受到挤压,会向内缩进十分微小的一段距离,而油墨就可以从缝隙中流出,笔珠滚动带动油墨,自然就可以写字了。

如果滚珠跟球座之间缝隙过大,滚珠就会掉出来,如果缝隙过小,油墨又无法充分流出,不管是圆珠笔还是钢笔,传统工艺都采取的是重力供墨结构,一旦进入太空环境,在重力消失的情况下,油墨便不会主动跟滚珠接触。

如果不信,你不需要去太空也能做实验求证,比如你随便拿起一支圆珠笔,仰着在纸上随便乱划,划完几秒钟后,圆珠笔就没法书写了。

太空中为什么不能用铅笔?

在讲铅笔之前,先来说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12位宇航员,为什么在返回地球后都会出现怪病?这有便于更好理解铅笔为什么在太空中禁止使用。

月壤中存在大量月尘,但宇航员在月表执行完任务进入舱内脱掉宇航服时,沾染的月尘就会飘荡在舱内,随着宇航员的呼吸进入他们的呼吸道跟肺部。

又因为月尘没有经过风力水力的打磨,导致它的形状结构略显锋利,月尘在体内就很容易对呼吸道跟肺部造成损伤,这也就是美国12位宇航员登月归来后发生怪病的原因。

再回到铅笔这个话题上来,铅笔的危害大于月尘,除了削铅笔、用铅笔书写时产生的微尘对人体呼吸道、肺部造成的危害之外,还有笔尖的隐患,如果用力过猛导致笔尖这段,在无重力情况下,笔尖很有可能对宇航员的眼睛造成伤害,甚至被不小心吸进体内。

此外,铅笔的主要成分为石墨跟黏土,石墨是一种性能很好的导电材料,一旦石墨粉尘进入电子设备中,很有可能会引起短路,从而引发火灾,甚至会导致航天器爆炸,毕竟太空舱内空间狭小,四周到处都是电子器件,石墨炸弹也是这个原理。

所以美苏在太空中用铅笔那个阶段,没出事不代表铅笔安全,苏联在意识到铅笔的安全隐患后,就另辟蹊径的使用了石蜡铅笔。

石蜡铅笔既能解决飞屑微尘问题,又能避开导电隐患,但这种铅笔用来画画倒还不错,如果用来写字,真的能让人恼火,而且稍微用力过大,还是会折断,所以美苏两国不断寻求新的替代品。

航天专用太空笔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

很多人觉得如今的太空笔是NASA研发的,其实不对,当然也不是苏联研发的,而是美国的一家私营企业。

美国费舍尔公司的Paul C. Fisher投资了100多万美元,跟同事们合力搞研发,终于制造出了一款可以在极端条件下使用的圆珠笔。

它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密封式气压笔芯,而不是靠重力。

当时这家公司向NASA推荐了这款笔,而NASA也对这款笔进行了各种环境测试,最终以每支2.39美元的价格,够买了400支太空笔,其实没这么便宜,但费舍尔公司借此宣传,从而名声大噪。

这支笔厉害到什么程度?

在书写时会摩擦产生热量,热量会造成气压失衡,上部的氮气压力会将装有半固体状态的超粘触变性油墨推向笔尖。

这种特殊油墨写出来的字,即便在强光照射下或泡在开水里100小时,字迹依旧清晰可见,而且不漏油不挥发,满墨状态下能流畅书写48公里。

经过测试,太空笔在冰川、沙漠、深海中,都能流畅书写,而且经过27道工序制作而成的超坚硬碳化钨笔珠,除了耐磨损之外,还不会轻易脱落。

如此优秀的太空笔,很快就成了各国航天员的标配。

中国自主研发的专业太空笔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在初期用的也是用的国外太空笔,但在独立自主研发的精神下,我国开始着手解决太空用笔的难题。

2008年,20多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制笔产业落户在始兴县选址东湖坪工业片区。

2010年,该基地被评为“中国制笔研发制造基地”,里面的企业在日以继夜的研发国产太空笔。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2013年,我国就研发出了国产太空笔,并且正式被应用于航天事业。

国产太空笔笔杆的材料是航天专用合金,制作工艺更是达到了QB/T2‌‌625—2011和GB4306国家最高标准,属于全球顶尖水准。

这支笔不仅能在玻璃、陶瓷等介质上书写,还能在水中书写,完全能够适应零下40摄氏度到140摄氏度的气温变化,就算航天员在穿上宇航服,带上重启手套的情况下,也能用太空笔轻松书写。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宇航员在太空都吃什么

很难想象宇航员喝的水,甚至跟尿液有关,女性来生理期还不能使用太空马桶,原因很多人没想到,看完让人很是心疼!

宇航员在太空肯定也是要吃喝拉撒的,但是因为那里的环境比较特殊,所以饮食起居变得无比困难,尤其是上厕所,在人类航天事业的初期,还没有太空马桶,上个厕所都特别的麻烦,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宇航员谢泼德,在发射之前因为内急,直接尿在了裤子里,因为宇航服没有管子通向外面,后来他们设计了一根管子,可以将尿液直接排到飞船外面

但是长期采用这样的方法,也是不妥当的,因为太空中比较寒冷,尿液排出去之后,还会附着在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板上,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发电功能减弱,所以现在使用的是太空马桶,相比之前就方便了许多,但是在上厕所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固定好,因为太空是微重力的环境,一不小心就会飘走

宇航员在太空中吃的是专门设计过的航天食品,但是他们喝的水有一些还跟尿液有关,现在就详细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关于宇航员吃的航天食品

宇航员吃的食品都要经过特殊的处理,因为在太空那种失重的环境中,吃东西是特别麻烦,一不小心就飘走了,而且连水也不会向下滴落,如果空中撒了水滴,宇航员要漂过去,一点一点的吞到肚子里

有一些宇航员吃的食品,是用袋子包装着的,然后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挤到嘴里,感觉这样吃起来就比较方便了,如果全部都是散的,那就飘走了,所以,这些食物基本上都是袋装或者盒装的

宇航员吃的食品要特别的制作和研究,而且还要考虑食物的吸收和消化,绝对不能像人在地面的时候随便乱吃!还要根据营养的搭配,同时又充满了科学性,又要保障宇航员每天所需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等

太空食品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研制出来的一种特殊食品,专门提供给宇航员食用,而且要保证人体所需的钙、磷、镁、钾等无机元素,同时也要含微量元素,比如锌、铁等等,还有脂溶性维生素以及水溶性维生素

宇航员到了太空之中,会受到微重力的影响,而且活动的空间十分有限,但是他们还要完成高难度的航天任务,因此,口味跟消化能力都会受到一些影响,所以食谱是非常重要和精化的,为了顺利的执行飞行任务,有些时候有的食物要限制,有的只要增加

以前吃的多是牙膏式的食品,后来出现了复水食品,所以太空食品也是在不断的改进之中,而且宇航员在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像在地球一样随便吃,随便咽,否则卡在喉咙里就危险了,因为在大空是一个失重的环境,所有物品都是飘着的

太空食品做到简单方便,这样才能利于食用,很多食物只需要加水,然后再加热,就可以直接食用了,宇航员吃的东西也很丰富,除了各种肉类,还有蔬菜、瓜果、水果、巧克力,还有一些调味品等等

但是这些食物有一个特性,基本上都是高度浓缩的、流质状的,还有记住在吃颗粒状食物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能直接塞进嘴里,否则很可能会塞到鼻孔中,很多宇航员都是让这些颗粒状食物直接飘在空中,然后飘过去张大嘴巴吃进去

由此可以看出,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是非常不便的,甚至连吃东西都要小心翼翼,而且洗澡的时候也只能用毛巾擦拭一下身体,因为根本不能进行淋浴,而且长期生活在太空,还会造成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太空食品都要经过脱水处理,这样才能减少它的体积,毕竟太空舱的体积是有限的,经过脱水处理,还能减少载重,毕竟重量越多,发射的成本和难度就更大,总而言之,太空食品都是精心设计出来的,宇航员只要少量的进食,就能取得足够的热量和特别丰富的各种营养物质

太空食品除了是袋装,还有很多罐头的,总而言之,宇航员吃的食物也是很丰富的,除了上面说到的那些,还有牛肉丸、墨鱼丸、八宝粥、牛肉等等,西方的宇航员还会准备很多的西餐,中国的航天食谱,除了美味之外,还有保健的功效

宇航员的食物高达100多种,而且一天要吃四餐,如此多的食物,可以做到七天左右的时间不重样,他们除了吃到丰富的美餐,还有特别多的饮料和果汁,而且上面还有烤箱,把食物注入一点水,放进烤箱中加热,很快就可以吃了

宇航员喝的水可能还跟尿液有关

现在国际空间站都有太空马桶,而且是花重金打造的,一套太空马桶,甚至可以在一线城市买好几套房子

在之前宇航员上厕所特别的不方便,但是太空马桶的出现,不但解决了方便的需求,还能解决水资源的问题,宇航员长期在空间站生活,会消耗掉很多的食物和水,如果水源光靠地面补给的话,会增加运输成本,经常来回运输,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但是这一套太空马桶是可以净化水源的,因此,也被称之为通用废物管理系统,可以将小便进行二次回收,再经过复杂的处理,就可以净化出完全达标的饮用水,但是女性宇航员来生理期时不能使用通用废物管理系统,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一套设备并不能回收血液

那么,意味着女性就承受得更多,看完特别的令人心疼,也特别地佩服他们为人类探索太空事业牺牲的精神,不过,女性宇航员在太空来理期的时候,同样可以使用地面上的方式来处理

在《星际探索》中,为什么宇航员从太空掉下来能安全着陆,而没被烧毁

谢邀。

在《星际探索》的开篇,由于受到来历不明的电磁脉冲影响,国际空间天线(ISA)上的电路受到大规模损坏,在舱外中活动的宇航员纷纷受到冲击而掉下去,这其中也包括主人公罗伊。在降落伞的帮助下,罗伊最终逃生,安全降落到地上。

然而,每当太空舱或者陨石从太空进入地球的稠密大气层时,都会因为前方空气的剧烈压缩而导致急剧升温,表面的温度可以上升到1000摄氏度以上,较小的陨石会完全烧毁,而太空舱需要隔热材料才能安全着陆。

那么,为什么《星际探索》中的宇航员能够安全降落,而不会在大气层中烧毁呢?

《星际探索》中的国际空间天线并非是传统的空间站,而是太空电梯。因此,国际空间天线上的宇航员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当宇航员从国际空间天线上掉下来的时候,他们将会做初速度为零的自由落体运动。

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宇航员的下落速度会变得越来快。但随着进入稠密的大气层中,宇航员将会受到越来越大的空气阻力。由于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的平方,所以空气阻力会迅速增大。直到阻力与重力平衡,宇航员将会以稳定的终末速度下落,而不会无限增加。

人类曾经尝试过从距离地面42公里的空中跳下来,最高速度略快于音速,最终通过降落伞安全抵达地面。1马赫速度所产生的热效应不会太高,穿着隔热服可以应对。

对于从太空中掉下来的宇航员,他所能达到的速度也会更高一些。但有了宇航服的防护,宇航员可以承受住穿过大气层时所产生的热量。最终,借助降落伞不断减速,宇航员能够安全着陆到地面上。

不过,宇航员不能从太高的太空中掉下来。通过粗略估算可知,如果宇航员从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地方掉下来,当他抵达太空的分界线,也就是距离地表100公里的高度时,他的速度将会高达2.4公里/秒,相当于7马赫。如果以如此快的速度冲入大气层中,速度进一步增加,宇航服很可能无法抵挡这种热效应。

从太空飞船上掉下来

另一方面,如果宇航员从太空飞船上掉下来,结果将会变得完全不同。为了对抗地球引力作用,太空飞船需要以很快的速度绕着地球旋转,例如,在400公里的高度,太空飞船的绕行速度需要达到7.7公里/秒。当宇航员从太空飞船上掉下来时,由于惯性,宇航员自身也有7.7公里/秒的轨道速度,所以他不会直接掉向地球,而是继续绕着地球旋转。

虽然太空近乎真空,但仍然还有阻力作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没有动力的宇航员会逐渐螺旋接近地球,最终会以极快的速度再入大气层。在这种情况下,热效应十分强大,宇航服根本无法忍耐这种高温,所以宇航员将不能依靠降落伞安全着陆,而是在穿过大气层中被烧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