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感觉好多字读音别扭又无用,为何不能“关停并简”
- 为什么有些字的规范读音很别扭,不能改成大众常用读音吗
感觉好多字读音别扭又无用,为何不能“关停并简”
题主的这个观点与我一样,我也常常会有类似的想法。可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我们的一些想当然的看法,听上去似乎有点道理,其实只是任性甚至无知之举,恕我直言。
1、一字多意
先举一个例子,金朝元好问的《京都元夕》: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这首诗第一句的第一个字读音是xuan,没错,与我们常见的“炫”读音一致,而且意思也差不多,偏偏就有一个“衣”字旁与“火”字旁不同。在这里袨字的确也是绚丽、华美、炫酷之类的意思,换成“炫”我看也未尝不可,可是这个袨字,还有另一个意思:黑色的礼服,比如《淮南子·齐俗训》:“尸祝袀袨,大夫端冕,以送迎之。”这里就完全是另一个意思了。
2、驴死了架子还在
这句俗语在这里使用并不完全恰当,但至少可以说明些问题。有些汉字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但骨架尚存,只好另作他用了。比如“垚”yao,这个字本来是说“小点的山包”。如今这样的山包就算有,也都被人类铲平了,这个字也就没有意义了,可是这个字设计得很有意思,看着就觉得踏实可靠,稳定朴实,于是很多人用来起名字,或是作为商店的字号,比如“永垚茶庄”,这也算是物尽其用吧。类似的字还有很多:犇,鑫等等。
3、用在方言或俗语中
有些字既不好看,有没有多大用处,可是它大量出现在方言之中,没有这些字,就全无方言特色。比如:齁(hōu)、 沓(dà)、咥(die)等等。其中这个咥字我最熟悉,这是我们陕西方言,跟“吃”的意思一样,但更豪气,是不是很形象?
细想起来,还有很多字具备我们意想不到的特殊价值,因此当然不能像题主说的那样“关停并简”。好了,这个问题我回答完了,希望题主满意,顺祝题主愉快!
为什么有些字的规范读音很别扭,不能改成大众常用读音吗
这一期我看了,我感觉康辉作为一个中央优秀的主持人,文字功底肯定没得说。他这样说肯定也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字的正确读音,让大家看节目的同时能学到一些知识,出发点是没错的,,,
但是……
注意但是了,我有感觉康辉有点咬文嚼字了,因为中国很多读音,都是后来跟着大家的使用习惯,一点点的修正过来的。是人使用文字,而不是文字强迫人使用。
比如:
撒(sà)贝宁,撒(sǎ)贝宁
大家撒撒分不清……大笑
其实呢:
“撒”应该读成sǎ而不是sà
所以只能说:撒(sǎ)贝宁的,外号叫小撒(sà)!
是不是整蒙圈了,这就是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再比如: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骑:qí,骑马,作动词
jì,骑马的人,骑兵,作名词
这里“骑”很明显是名词,派遣的骑兵,照现代来讲,就相当于皇家快递啊。若读qí,未免有些太牵强。
不管怎样,大众的读音和实际的读音肯定会有区别,但是也个别几个词语容易混淆,只要说出来,别人能听懂就行了。至于这些文字的细节呢,还是留给主持人,搞文化的人慢慢学习吧。我们普通人,顺带的学一些知识点就行了,没必要真的以后就修改自己的读音,这样反而会让别人和自己别扭,何必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