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喜欢苏轼和林清玄写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最美是清欢”这两句话你有同感吗
- 你对“人间有味是清欢”有什么感想
- 为什么说人间有味是清欢怎么理解
- “人间至味是清欢”是什么意思爱过的你明白吗
- 诗词“人间有味是清欢”中的“清欢”是什么
喜欢苏轼和林清玄写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最美是清欢”这两句话你有同感吗
谢邀回答,有同感!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
清欢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朴素的生活的一种热爱……林清玄
无声而漫长的人生路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生活
这一路拎着沧桑
也拎着美好
历经风雨
也历经暖阳
笑容背后
都有咬紧牙关的灵魂
用遗忘解脱往事
用沉默诉说心事
也在沉默中沉淀 默默生长
热爱春天里的生命
热爱生命里的春天
慢慢的欣赏 静静地吟听
放下心的疲惫
放下满目的奢求
放慢带累的脚步
用一颗素心
在心中修篱种菊
任凭红尘喧闹
自守心中一方清宁
慢慢把时光走旧
清欢是一种独特的风情
是经历沧桑后仍能
浅笑从容 灵魂生香
犹如忧伤恰逢春雨 内心自愈
清欢是一种随心、随性
用平常心看世界
用欢喜心过生活
见落花有情 见流水有意
用诗意描绘生活 万物皆成诗
用感恩之心汇集山水 能赏悦目的画
清欢有时是一种傲骨
她并非不合群
只是不会低头献媚
坚守初心 信守承诺
不卑不亢 不骄不燥
千帆过尽 初心不改
微笑自然 安暖此生
人间有味是清欢
………………
…图2来自相册,谢绝转载…
你对“人间有味是清欢”有什么感想
红尘滚滚,人世忙碌,人们都在忙碌什么呢,无非三个字“钱、官、色”,为此有人能遵守“道”与“德”,而有的人却利益熏心,不惜干出可耻的勾当来。人心不足蛇吞象,欲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欲望的过分放纵也许会焚烧了自己。所以老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
一切都是浮云。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一首《好了歌》道破了天机“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所以也才有了陶渊明弃官不做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其实人活在世人,钱、色与地位是不可缺乏的,是人立于世的基本条件,人也必须为此而辛苦奋斗。但问题是,人不可不知足,不可让欲望之火任意燃烧。就说色吧,人是有性的需求的,也有传宗接代原动力和希望,娶一贤惠娇妻足矣,生儿育女享受天伦之乐,可就有一些人放纵性欲,搞婚外情养小三,追逐了这个美女追逐另一位美女,仗着自己有点臭钱,为所欲为,殊不知,你所谓得到了女人,会更有钱的人把你的女人得到,你也只是个乌龟而已,还累你个贼死。
人要善于修养自已,寻求生话的高尚乐趣,寻求大自然之美,在大自然中寻求乐趣,这样即陶冶了情操,也修养了身体,放飞了心灵,这才是高品质的生活。
苏轼也正是经历了官场上的争斗和沉浮,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才写出了“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昧是清欢”。人间有昧的生活不是钱越多越好,不是官越做大越好,女人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能超凡脱俗,清欢的生活是最有滋昧的生活。
为什么说人间有味是清欢怎么理解
“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苏轼的记游词,全词如下: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如何理解“人间有味是清欢”呢
一:先看创作背景
1:元丰七年即1084年三月,苏轼结束了湖北黄州近五年的团练副使贬谪生活,量移(平移)河南汝州。宋神宗说苏轼“人材实难,不忍终弃”。
2:苏轼从黄州出发,去了庐山再去江西筠州看望了弟弟苏辙,之后去南京拜会了退休退居钟山的王安石。
3:南京之后,苏轼到了安徽泗县,在这里上疏请罢河南汝州一职,与朋友陈倩叔早春游南山时作这首词。
二:苏轼创作这首词的心情变化
1:出黄州的苏轼第一站是游玩庐山。写了著名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黄州近五年,不仅实现了从苏轼到苏东坡的转变,文学艺术开始井喷,东坡更是在对事物的洞察方面开始进行哲理性的思辨。
2:庐山下来后苏轼去了江西筠州看望弟弟,以前他写诗赠予河南的苏辙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表达的是人生飘忽不定而又不得不执着前行,这次筠州兄弟相见心情大好。
3:筠州后苏轼直奔南京钟山,拜会了退居在此的老臣相王安石,在钟山留恋近一个月,双方突破了政治的藩篱,彻底“握手言和”,两位唐宋八大家的翘楚相谈甚欢,甚至苏轼庶几在钟山买地欲与王安石一起过退休生活。只是苏轼比王安石小十六岁,他的前面还有更多事要做。钟山逗留期间,王安石更是不吝赞赏苏轼“不知更几百年,方出此等人物”。
所以,苏轼结束了黄州贬谪生活、与胞弟会面、和王安石冰释前嫌,再与朋友陈倩叔同游南山,自然多了解脱和淡然的心情。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生活的真谛,淡然而内心充盈,参悟了生命的哲理。
在此之前,苏轼说“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这次的“清欢”正是正味,更是美好。乃至此后苏轼再被贬谪惠州时,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间至味是清欢”是什么意思爱过的你明白吗
谢邀。
刚刚去世不久的台湾作家林清玄有本散文集叫《人间最美是清欢》,讲述的是作家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隐喻最美的生活就是平淡、寻常的烟火人生。
“人间至味是清欢”,和“人间最美是清欢”意思差不多。如果真的要和爱情扯上关系,也就是“绚烂之后归于平静”。
爱情要经历三重境界:
第一个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个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个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这里的“人间至味是清欢” 讲的就是爱情的第三重境界。蓦然回首,心爱的人,却在灯火零落之间,静静独立。
多少浮华,多少辉煌,多少功名利禄,多少浓情蜜意,在人群散尽之后,都变成了幻影。而真正追求的人,却在不起眼的地方,这是不经意的幸福。
多少浓情都会转淡,多少沧海变成桑田。多少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人转眼变成了故事,多少缠绵悱恻的情人早已相忘于江湖。
爱一个人,守一座城。一箪食、一瓢饮。小米稀饭,天天喝也不厌倦,大鱼大肉连续吃三天就很累了。
人只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冲击和洗礼,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和折磨,才能慢慢懂得“人间至味是清欢”的平淡人生。
感情亦然,只有经历过苦苦相思,苦苦相恋,苦苦别离,最终才会懂得只有眼下的拥有的爱情是幸福的,尽管简简单单,尽管平平淡淡,但却真实、持久,经得住考验,有着浅浅的欢喜,有着淡淡的爱意,这才是两情相守的最好的状态。
诗词“人间有味是清欢”中的“清欢”是什么
要了解他的诗意,首先要知道他的背景!
因“乌台诗案”,苏轼死里逃生被贬黄州,也就是他绝命诗中“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黄州。此时的他40多岁,人不是生来就豁达豪迈的,他有过迷茫彷徨“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甚至有些自暴自弃,由于他在黄州职位比较低下,日子过得比较清闲,也终于有闲暇可以跟随陶渊明种豆南山,他带着家人开垦着东郊的荒地,也就是后来“东坡居士”的来历!可以游览山川古迹,曾反复去往赤壁山写下流传千年的《赤壁赋》,也曾雨中徐行,留下脍炙人口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从一开始的迷茫失望到现在是从容享受,不管风雨,他都能处之泰然!
“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他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廖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此时的他东山再起,准备离开黄州,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而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清贫但自得其乐的生活,一杯清茶,一盘野菜足已令人欣喜,所以这里的清欢,是对一种平淡生活的满足,平淡中的小惊喜,点点欢愉!同时也是对黄州的不舍,对未来的迷茫,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