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如何区别联系?如何看中庸之道对社会进步的利与弊_中庸_中庸之道_中道

本文目录

  • 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如何区别联系
  • 如何看中庸之道对社会进步的利与弊
  • 何谓“中庸”,你觉得中庸的意义是什么
  • 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有什么现实意义
  • 《中庸》“修道之谓教”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 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 中庸对如今社会中人有哪些现实意义
  • 中庸之道可以解决我们人类社会的所有问题吗
  •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 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特性之一吗你怎么看

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如何区别联系

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它是一种德行,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范畴,被视为是最高的德行。它主张君子应当遵循“中庸之道”来修身养性,并以此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最终期望天人合一、天下大同。

中’,折中,无过,也无不及,调和;‘庸’,平常。其实就是折中的和平常的东西。”从《论语》有关记载可以看出,孔子以中庸为最高德行,并且把它与仁和礼相结合。一方面把礼视为“中”,执中、用中是依存于礼的,执中即执礼,中庸意即谨守礼制,不偏不倚,不激不随,恰当适中;另一方面把中庸的观念与“仁”密切地联系起来,以“中”来平衡“仁”与“礼”的关系,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天下归仁”就暗含了由中庸达到天下大治的太和理想。

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就是不偏不倚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也因此被理解为中道。而对于德行而言,也被视为中行,意思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 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调和与均衡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称之为“中庸”。这一理论在古代思想史上是值得肯定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中道学说,是被亚里士多德作为一种实践的智慧而提出的。在他看来,道德行为是有意识地实现道德目的的活动。道德目标,是行为的目的,但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就是一个实践的智慧问题了。

他认为,实践智慧的明显特征是思虑和选择。思虑,就是要权衡利弊,去寻找达到既定目的的最佳手段,选择是思虑的结果,就是通过思虑选择出最佳手段。思虑和选择的对象是可欲的,过程却是理性的。亚里士多德将这种理性的选择过程概括为“中道”。

中道”是相对于人的行为和情感而言的“适中”,最好的生活是适度的生活。就是说,根据中庸之道生活。中庸的生活需要运用理性来驾驭人的欲望。过度与不及是可恶的特征,适度是德性的特征。”比如,谈到感情,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动机下,在适当的方式下所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即是美德。”还有,勇敢是懦怯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的中道等等。

中庸与中道的异同

中庸之道虽同被亚里士多德与孔子所称赞,但在比较中可以发现,两人的思想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方面主要有三点:

(1)都视中庸之道为最高的德行与至善。

(2)都意识到了中庸之道是道德主体的道德评价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分别认为中道是种相对中道与权变时中。

(3)都意识到了中庸之道所内涵的辩证法思想,寻求一种“德性之中”与“和而不同”。

不同的方面也有三点:

(1)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相对来说,在内涵上包含有更多的求知成分,可说是种理性中道;孔子的中庸思想则相对具有较浓的人性意味,可说是种性情中庸。

(2)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区别。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德性并非是先天本有的,而是在后天的行为习惯中形成获得的,所以,要想实现好的德性,实现中道,就得注重习惯的作用,在日常行为中积累达到;孔子则认为作为一种至德中庸实际上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与实现,是先天地内在于人自身的,是人生来就本有的,所以,只要通过个人自身的不断修养就能逐渐体认自身本有的德性,从而实现中庸之道。

(3)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区别。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是种自愿的德性,只有行为主体的自愿行为才可能称得上是种德性,强调意志自由在实现中道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看中庸之道对社会进步的利与弊

谢邀!

孔子的中庸(用中)之道,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我曾经设想,在一座没有两侧护栏的大桥上,人们会选择偏左、倚右行走,还是选择中行(八九不离十)?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说,孔子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是多么情真意切的教诲与告诫呀!

北宋·范祖禹在其《中庸论》中讲得非常明白:“圣人不以己能而责天下之人,故择其近于中庸者而行之,曰忠恕。忠恕者,所以为中庸也。何谓忠?曰:推己之心之谓忠。何谓恕?曰:如己之心之谓恕。”

可以肯定地说,倘若社会上都能以己之心度人,且人人行忠恕、大中至正之道,又何来“社会之弊”?

何谓“中庸”,你觉得中庸的意义是什么

《中庸》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就是讲不偏不倚,无过和不及之嫌。庸,平常也。平常二字不仅儒家重视,道家和佛家也很重视。他们讲,平常心即是道。中庸之道就是儒家叫人走的中正平常之道。上古先王先圣也是讲的这个道,尧教授给舜的是“允执厥中“’心法。舜传授给大禹的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接受和继续传承的还是这个中庸之道,这个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传统儒家文化的心法精髓。即便是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不也反对极左、极右吗?

我本人对中庸的理解是这样子:中庸是要活学活用,不是死板教条的。比如开车走路,或快或漫,或左或右,是要根据路上的情况和所要去的方向所决定的。必须要遵守交通规则而灵活撑握方向盘才行。因为道路再好也不是笔直的一条直线,就算是的话,为了安全谁也不会走正中间。佛家有句禅语:“中间不立,何来两边”?















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有什么现实意义

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在形而上的“中”(上中下:“至高无上,至深无下”)与形而下的用“中”(左中右:“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我们在上中下、左中右人生关系坐标上的现实选择中,偏上偏下地追求精神境界高深是一种进步,而无论偏左偏右地追逐什么都是一种程度不同的倒退。行进在“可趋而不可即”的大中至正之道赂上,“中”的终极指向是显而易见的。难道不是吗?

《中庸》“修道之谓教”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这里的道是天性的延伸,永葆赤子之心,就越接近于天性,然而在现实中,特别是当今的现实中,人一出生,就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事物,好好一个人被玷染的污七八槽。教化的目的是让我们重拾天性,古人难走这条路,今人走更难。所以我们的教化首先要明确我们到底要什么?这值得每一个人好好深思。

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中庸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其现实意义丝毫不减,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且乃至整个人类世界都有影响。

今天,我们汲取中庸之道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具有重要意义。“中庸”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谐,并能使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以至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弘扬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用作用。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和而不同”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

拓展资料: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建议: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很难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如果将中庸进行量化处理,那中庸就容易实现了。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中国圣人的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中庸要谈到让大家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的接地气。

再就是,庸的基本词义是需求,是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需求,是人和人(或物)之间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量与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饭要七成饱,就是人和食物之间的互动的量。比如要宽容,就是人与人互动中情绪的表现量在中度。没有情绪是不可能的,但将情绪控制在一个度里还是可以修炼的。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对如今社会中人有哪些现实意义

《中庸》出自《礼记》第三十一篇,为战国子思所作。宋代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抽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中庸》三十三章系统地阐释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朱熹总结道:“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所谓《中庸》即:“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

宋朝程颐:“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易,变化。意思是说,没有变化叫做“庸”,“庸”是天下的定理,不能随便变,即永恒性,人们就要坚守不渝。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

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也就是人们做事情,处理问题都要遵循事物的“道”,即内在的规律。要努力做到不偏不倚,要“守中”,“不易(庸)”,即守住原则,不能变来变去。这些精辟的人生哲理对于今天人们的修为处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列如在职场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领导的做法,决定,对问题的处理是错误的。有的同事谄媚讨好随声符合;有的同事提出异议。多数人是不置可否。这时,你怎么做?有一个同事提出反对意见后,被领导拒绝,又继续质疑领导。最后,被免职。结果事实证明领导错了,也没有给他复职。因为,领导在事后的运作中悄悄的,逐步纠正了错误。这说明,当一件事物已经形成了一个趋势,如高山之落石,凭一己之力是难以阻挡的,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就是《中庸》。否则,既于事无补,也伤及自身!

明代嘉庆年间,武将李乐做官清正廉洁。有一次他发现科考舞弊,立即写奏章给皇帝,皇帝对此事却不予理睬。他又面奏,结果把皇帝惹火了,皇帝以故意揭短罪,传旨把李乐的嘴巴贴上封条,并规定谁也不准去揭。

封了嘴巴,不能进食,就等于给他定了死罪。

此时,旁边站出一个官员,走到李乐面前,大声责骂:君前多言,罪有应得!一边大骂,一边叭叭地打李乐耳光,直至把封条打破。

这个人就是李乐的学生,他替皇帝责打李乐,皇帝自然不能怪罪。如果他直接犯颜直谏,不仅救不了老师,连自己也搭了进去。

中庸不仅在职场有用,其实,处理国际事物中,治国理政中也十分有用。我国的多极世界理论,就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单极世界理论,针锋相对。而我国的外交指导原则就是中庸哲学的体现;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既反对右倾西方民主自由主义;又反对左倾社会主义,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治国安邦之路,也包含着中庸哲学。

由此可见,中庸对于现今社会中的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庸之道可以解决我们人类社会的所有问题吗

中庸之道可以解决我们人类社会的所有问题吗?

《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传统看法认为作者是子思。

宋以前没有固定分章,后朱熹分为三十三章。

《中庸》主要讲的是“中庸之道”,它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要达到这个标准,要有个度,中庸就是使事物保持平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沉稳不变的处世态度。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达到至诚的境界,或者是和谐社会。

中庸思想本质上,是让人们顺应封建统治,达到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目的。

书中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认为国家兴亡都是有征兆的,这个就是唯心主义思想。

还有道德修养,和学习知识也要遵循“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方法。

《中庸》对中华民族的气质修养有着深远影响。为宋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子思担心关于“道”的学问失传,因此便写下了这些文字。

综上所述,中庸之道就是中庸思想和为贵,社会和谐政权稳,人民生活顺其统治阶级利益,这个主要是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并非代表着全人类,所以也不可能解决全人类的一切社会问题。

并且《中庸》之道,许多国家并非认可。

如我国讲和平共处,命运共同体,而某个国家根本不讲道德,横行霸道,蛮不讲理,推行强权政治,强加于人。

中庸之道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古代的道德标准,但我们也是不可能要求全世界,全人类,也是不可能解决全人类的社会问题,准确的说,道德标准是解决社会人们的思想,只是一个方面而已。

严格讲来,中庸之道,并非与解决全人类社会问题有关,因为全人类社会问题,中庸之道并非是放之四海的道德标准的真理,其实提问题的人根本就没有弄清楚这个关系,也由于是麻布袋绣花一底子太差所导致的乌龙。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理学?什么心学?

一,理学:一般以万物为理,理在于天地之间贯通一切,也就是说理学是以客观为主宰;

二,心学:一般以吾心为中心,天地万物与吾心同在,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即心,心即理,也就是说从心出发,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大。那了解了理学和心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四本书的核心宗旨。
第一,《大学》。《大学》这本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甚远。其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就很好区分,《大学》的核心思想:明德与亲民是理学,止于止善是心学。
第二,《中庸》。中庸之道的理论是天人合一,讲的是天道,核心思想是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达到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完美人格,以及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由此可见,《中庸》的核心是理学。
第三,《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与口语汇编,语言简短,含义深刻。但因条理不清晰,次序比较混乱,很难对其思想进行概括与分理。只知道以“仁爱”为中心,而推衍出礼、孝、忠、信、直、恕。
第四,《孟子》。大家都知道孔孟是一家,《孟子》与《论语》相比,更完善地阐述了儒家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是“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可以说《孟子》是以理学为核心思想。
总结:四本书都是儒学的经典之作,其思想多多少少是相通的。核心思想理学也好,心学也罢,说的其不离二字,那就是“道”与“理”。

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特性之一吗你怎么看

“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方法。它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

就方法论来讲,其要点一是“中“,二是“和“。所谓“中’,就是“允执其中“,反对“过“与“不及“。所谓“和“,就是“礼之用,和为贵“,强调差别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

儒家学说认为,这种“中“与“和“的思想,不仅应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而且还应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性行和品德中,成为人的美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