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预警:参透中庸之道的安切洛蒂,将会带给皇马怎样的惊喜?_阵型_执教_中场

四处流浪攒经验,阵型魔术师独爱442

长期执教一家俱乐部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主帅难免会陷入一个怪圈,曾经取得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容易让人故步自封,而辛苦积累下的称赞和荣誉成为了前进路上的枷锁。至此以往这名主帅就会深陷泥潭不可自拔,而跟主帅命运休戚相关的球队将会走上下坡路。

深知其中道理的安切蒂诺便从执教切尔西时期开始,开启“云游”模式。每隔两年就换一家球队几乎就成了他的一条定律。在众多主帅中,他更像是一名游历四方的浪子。

展开全文

来到不同联赛,不断改换门庭的过程中,安切蒂诺已经把自己改造成去战术标签化的足球教练,而他战术的变化无常就是属于他最大的法宝。相比于战术层面的神秘,建队理念的“随意”更让他备受众多球队追捧。因为他能在云游四大联赛中,形成了以挖掘现有球队的潜力,围绕核心球员打造新体系的建队理念。

安切蒂诺的为人随和更是他创造众多辉煌的秘密武器。相较于其他冠军主帅的倔强,他虚心指教的性格给他的执教能力更上一层楼。他从来没有过冠军教练的架子,在很多时候都会虚心听取周围人的建议,而在阵型和战术选择以及人员搭配方面会“因地制宜”。

现代足球是在萨基的区域化理论和空间切割法的基础下诞生的,而安切蒂诺正是他的得意门徒,作为球员和助教都追随过萨基,第一时间接触他就当时而言堪称前沿的足球理念,凭借着超人的领悟力迅速将恩师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直至那时开始,他的心底就被埋下了一个种子,执教过众多俱乐部后,现在已长成苍天大树。

菱形中场的中庸之道

回顾安切蒂诺的超过十多年的执教历史,他几乎都尝试过足球领域所有流行的阵型和战术。但要说哪个阵型是他的最爱。毫无疑问是4-4-2阵型。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要建立一个系统,而不是在处在一个模式。这便是他对自己看起来神乎其神的兵法一针见血的解读。

4-4-2阵型被认为是最中庸的阵型,这种思想跟我国传统武术太极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进攻端可以占据更多的空间,在防守端更有明显优势。最重要的是,这套阵型的适用性极强。在面对不同的对手时,可以通过在改变战术和人员搭配的方式灵活应用,毫不夸张的说,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位置。

相比于齐达内的玄学,安切洛蒂的中庸之道更具有普适性。在他的执教历程中,无论是渴望踢出美丽足球的豪门,还是需要在比赛里放低姿态的小球队,他都能活用4-4-2阵型,这也给4-4-2是否能适用于任何阵型一个明确的答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足坛上会有越来越多的教练会采用他的足球理论。

在尊重意大利足球提倡对抗的基础上,他会尽量多使用像西班牙6号或8号类型的球员来增加中场的竞技性,安切洛蒂麾下的红黑军团走在了足球领域的最前线。

具体来看,那个时候的AC米兰前腰位置扎堆,在别的教练头疼不已的局面下,安切蒂诺另辟蹊径,使用像菱形中场的人员搭配,这样的选择既能扩大中场的覆盖范围,加强本方对中场的控制力,也能够尊重AC米兰的传统,就在这样的配置下,红黑军团扬帆起航了。

细看安切洛蒂为AC米兰量身打造的4-4-2阵型菱形变式就可以发现,安切蒂诺围绕四大中场构建442切换433体系,用他所强调的“单边菱形”推动局部换位,虽然不像433一样有后插上的边翼卫,但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已达到无翼胜有翼的效果。

在经历了传统意义上10号类型式微和射手型中场的没落后,他开始转变自己的执教思路,利用现代意义的边锋和众多B2b类型球员的大量出现。安切蒂诺执教大巴黎时放弃应用熟练的菱形型中场,在制定战术时更加注重球员的跑动的覆盖面积,通过积极逼抢来弥补10号关键球员缺失所造成的中场控制力下降问题。

在执教完大巴黎后,被佛罗伦蒂诺慧眼识中,把他带到了伯纳乌。来到皇马后选择沿用穆里尼奥大获成功的4-2-3-1阵型,但在细微之处存在手术刀般的修改,让这支白衣军团摆脱了旧时的顽疾。

在他的麾下爱打高尔夫球的贝尔成了他下整盘棋的阵眼,那段时间他领衔的433阵容一度风生水起然而这样的好景不长,在贝尔频频受伤的体质下,进攻犀利的皇马在赛事后期灵光不在。

在上任皇马之后便大刀阔斧对球队原本阵容改革,把本泽马仍然放到原来的位置,随后把不受重用的贝尔和阿扎尔这对难兄难弟放在嵌缝膏位置上,同时让新援阿拉巴回归到原来的左后卫位置上,释放了本属于他的进攻天赋。在阵型上以无翼布局释放了边后卫的助攻能力,这正是安切蒂诺在很大程度上对阿拉巴的适应。同时在中路构建了严谨的传控网络,保持皇马在中场的绝对控制力。

结语

安切蒂诺在超过20年的执教生涯里,见证了足球领域的剧变。从古典足球跨入到现代足球,意大利人仍然能够保持屹立不倒,他的学习能力当立首功。

从圣诞树到菱形中场,从着重采用10号球员到B2B类型球员的大肆使用,安切蒂诺总能从4-4-2阵型中变出一朵花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