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2019年有哪些好看的电影推荐
- 如何评价《地久天长》这个电影
- 电影《地久天长》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 如何评价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地久天长》
- 你第一想到的“最好的电影”是什么电影
- 如何凭价电影《地久天长》
- 如何评价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男女演员奖的文艺片《地久天长》
- 王源在《地久天长》的演技平平,未来还有可以期待的空间吗
- 如何评价电影《地久天长》
- 电影《地久天长》,到底讲了些什么我们从电影中领悟到了什么
2019年有哪些好看的电影推荐
我对现在的电影,电视剧一点兴趣都没有。有一年多没开电视了!
报谦!
如何评价《地久天长》这个电影
感谢回答这个既热门又有质量的问题。
这是一部不很“好看”,又特别难得的好电影。
这是一部没有高票房,但有好口碑,含金量极高的好电影。
它没有大场面、大制作、也没有帅男美女的颜值,故事也很简单,讲述的是患难与共的两个家庭因为一场意外被迫疏远,他们在时代洪流下历尽伤痛与不安,人生起伏跌宕。如果用最简洁的文字来表达就是:丧子之痛。
但是它真实、自然、接地气,内涵丰富。两位主角的表演也很到位,很沧桑,很收敛,很平静。如果了解那段历史的人,一定会感同身受,即使不了解那段历史,也会得知什么是好电影。
此片在国内的票房仅有6000万元,如果仅看票房,可能它早就被埋没了。好在历史是公正的,艺术是公平的,它不仅是刚刚结束的金鸡奖的最大赢家,连获三项大奖,还在此前获得东京、亚太电影大奖 。
建议朋友抽空看看这部电影(网上有)。片长3小时,镜头运行也慢,最好保持平静的心,才能看懂,并理解其为什么是好电影。
电影《地久天长》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最近王小帅的新作品《地久天长》上映,这部电影将横跨三十年的个人浮沉、家庭恩怨、社会变迁浓缩于175分钟,堪称近年来最具话题性的电影长片作品。
《地久天长》自3月22日在全国院线上映以来,一路收获观众的关注和好评。截至3月30日上午10时,已经斩获了3849万元票房,这个票房成绩明显好于前期上映的现实题材电影《阳台上》,也超过了白雪的《过春天》,可谓是今年以来国产现实题材的大热影片。
一段横跨三十年的恩怨沉浮
本片讲的是两个家庭的恩怨情仇,一个因孩子和未来引发的憋屈故事。
改革开放的东风徐徐袭来,生活于内蒙古的刘耀军、王丽云夫妇,此时还是内蒙古一家国有机械厂的产业工人,他们的独子刘星可爱、调皮,是终日单调沉闷的家庭生活的调和剂。
与刘耀军、王丽云一家共住一个筒子楼的邻居沈英明、李海燕夫妇,也是厂里的职工,两家人因工人阶级的友谊,关系一直不错。沈英明和李海燕的独子沈浩,因与刘星年龄相仿、性格相近,经常在一起玩,进而成为莫逆之交。
一日,王丽云发现自己怀上了二胎,并将此事告诉了好闺蜜李海燕,作为厂里的干部,李海燕认为这个二胎不能留,并极力劝说王丽云打掉孩子。
于是,迫于各方压力的王丽云去医院做人流手术,然而,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人工流产过程造成了她意外的永久失去生育能力。
祸不单行,还沉浸于失去再次做母亲的能力、饱受身心痛楚的王丽云,在几年后又遭噩耗。她和刘耀军的独子刘星,被好友沈浩连劝带怂恿的跳入水中,意外溺水身亡。
连续的打击令刘耀军、王丽云身心疲惫,精神几近崩溃,此时正好赶上了工厂“减员增效”,王丽云下岗了,刘耀军的工作也朝不保夕,两人决定离开这块伤心地,去南方闯荡。
在福建,两人苦心支撑着自己的生活,本来生活刚有些起色,却意外遇到了一个被人丢掉的男孩。刘耀军发现,这个男孩的长相与自己溺水身亡的儿子刘星有几分相似,于是,两人收养了这个孩子,取名刘星。
孩子在一天天成长,无意中知晓了自己被刘耀军、王丽云收养的秘密。接受不了现实的刘星,叛逆的离家出走,跟一帮小混混待在一起,任凭刘耀军夫妻怎么解释都不愿回家。
在南方打工期间,刘耀军突然收到了沈茉莉来访的消息。原来,当年在厂里的刘耀军作为师傅带过沈茉莉。
本以为是自己的女徒弟来叙叙旧,没想到当年一直默默爱恋师傅的沈茉莉,大胆热情的勾引起刘耀军。一次出轨,沈茉莉发现怀上了刘耀军的孩子,于是他找到刘耀军,说明了怀孕的实情,并与刘耀军谈判:要么要孩子,失去婚姻;要么要妻子,失去孩子。
当遍体鳞伤的王丽云知道了详情,再也受不了刺激的她再次病倒了。这一次,刘耀军选择了相依为命的妻子。
多年后,一个来自北方的消息传来,李海燕身患脑癌,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刘耀武一家人动身,返回当年的伤心地。一晃多年,恍如隔世,工厂区物是人非,曾经的好友李海燕病入膏肓,孩子曾经的“好兄弟”沈浩已长大成人。
触景深情的夫妻俩平静的接受了沈浩憋了十多年的“真相”和道歉,他们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但孩子因他而死。经过了这么多年,他们变得麻木,也学会了放下。
结尾,养子刘星带着女朋友回来了,叫了刘耀军一声“爸”,容貌老去的刘耀军与王丽云,似乎又找到了人生的一丝希望。
影帝影后级演绎,表现出色的王源
此前饰演刘耀武和王丽云的演员王景春和咏梅摘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女演员奖。
片中他们凭借横跨三十年的人物塑造和几近完美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其实除主演王景春和咏梅外,老戏骨杜江、艾丽娅等人的演技也不容小窥,是他们的成功演绎,才支撑起这对“患难夫妻”的坎坷与无奈。
此外,王源饰演的刘星同样获得了观众的好评。片中,王源将养子刘星叛逆、冲动的一面演的很到位,特别是经过内心的思想斗争,最终回归家庭的复杂性,演的入木三分。
如何评价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地久天长》
从美国《综艺报》的影评中翻译了几段文字,很好奇外国人是如何看待《地久天长》这部电影的。应该说,这个以中国社会转型期为背景的家庭故事在东西方获得了共鸣,只是国外影评人尚不理解“福报”这两个字眼,所谓“好人有好报”这种理想,或者说信仰,支撑着影片主人公的善意和慈悲,也是王小帅作品中的悲剧人物一贯的自我安慰和与命运抗争的手段——
飞机遇上了气流,广播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耀军(王景春)和妻子丽云(咏梅)下意识地攥紧对方的手。气流过去了,飞机平稳了,他们的手也松开了。“可笑吗,”丽云说,她双鬓已经斑白,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悲痛,没有皱纹的脸庞竟然显出些富态,“难道我们还怕死吗?”
在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这部极度悲伤、跨越了三十年的家庭史诗片《再见我儿》(英文名)中,这样的时刻少之又少。大部分时间里,不动声色的主人公很少说出他们内心感受,你无从知道他们面对命运、社会变迁以及其他各种各样无法控制的力量时的无助,如同所有中国普通人一样,他们默默地走过上个世纪最后的那数十年时光。所以,当这样的时刻出现时,你会感到一丝震撼。
……
许多第六代导演身上共有的社会良知在中国经济奇迹所带来的宽松环境下又一次爆发。不过,随着社会构造的变化,他们的表达已经深入到人性的层次。诸如对于计划生育这样波及范围如此之大的政策和运动,影片并没有从正面去表现,而是将它作为个人命运发生波折的引子。尽管如此,王小帅还是把这个充斥着意外事件的故事放置在了一个宏大的社会背景之下,所有的负罪感、痛苦、悔恨和宽恕都与时代紧密相连,这也使得这部影片跳出了纯粹情节剧的窠臼。
……
咏梅的表演十分出色,她的面部表情宛如一汪平静的湖水,实则暗流涌动,而王景春饰演的耀军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外,正是他的善良一次又一次地打动你的心,但你同时也能感觉到,所有那些欺骗过他的人不会从他的生活中消失,永远不会。
你第一想到的“最好的电影”是什么电影
我也是个电影迷,看过不少电影,个人认为迄今为止最好的电影是《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这部1994年上映的电影至今依然在IMDB中排名第一,被称为“无冕之王”。
没有华丽的视觉特效,没有宏大史诗般的场面,没有众多一线的大明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群囚犯几十年之中在监狱中的遭遇,看似平凡的故事却折射出了人性的黑暗与光辉,剧情一步步释放了人们内心对于自由的渴望。
在电影中,观众们体验了绝望、恐惧、紧张,最后跟着主人公一起越狱获得了心灵的升华。好的电影不仅仅是百看不厌,不仅仅是震撼人心,每当你想到它的时候内心都会有一种被洗涤般的感觉。
如何凭价电影《地久天长》
《地久天长》真是一部王小帅演绎很好一部电影。
1. 接受文艺片的影迷别错过这部电影,毕竟是柏林电影节得奖影片,足够上2019片单。没耐心看闷片的影迷不勉强。
2.影片“正派““反派“角色都有一些负面行为,导演把这些负面行为拍出来,不代表导演鼓吹负面价值观,恰恰相反,导演是批判负面价值观的,请部分影迷手下留情,别说“我不喜欢主角太渣“而给差评。让影评成为单纯的影评吧。
先说优点:
1. 场景设计和人物设计一流,影帝影后以及各配角表演水平一流。小王源戏份不多也很值得点赞。
经历过80、90年代的人,很容易感受到梦幻感的穿越,那巨大的苏式机器滚动起来,轰隆隆的似乎能闻到爸爸工装上散发的油泥味、汗味和烟草味。当年宿舍楼前晾晒满被子,温暖的阳光气息里,小娃娃们追逐打闹,转眼间却已经人丁稀疏、荒草蔓生。那桌子上永远不变的水瓶,也从老式热水瓶悄悄变成新款式的按压式热水瓶。整个电影的布景几乎是一个活生生的“我的80年代“人文博物馆。
影帝影后无可挑剔。其中我更偏爱咏梅一些。电影里咏梅不经意的淡定的报出《友谊地久天长》歌名,像不小心掉金子一样,不经意的暴露出人物文化素养可嘉的优越背景。她代表正常人类的自由、善良、美丽的天性——而这样的人物塑造,才衬托出她一生际遇无辜、可悲。
2. 拍摄水平忽高忽低,大多数镜头是传统套路,但有五、六处非常惊艳。让人印象深刻的、可以成为经典的镜头包括:人流抓人、下岗大会、家里淹水、新坟旧坟对比等——是绝对原创性的表现方式。
以人流为例,男女主人公上公务车,镜头的格局跟革命战争电影拍摄特务抓地下党时格局一模一样。这样的内涵,是不必用台词啰嗦的。我很惊讶能在大荧幕上看到这样的画面。
下岗那场戏同理,依稀看到苹果1984广告画面。乌泱泱蓝灰工装沦为失去个体特征的麻木符号。唯一穿西装与世界接轨的是厂长。
星星遇难:隧道、汽笛,意味着穿越死亡;这种表现方式甚佳,但也是传统套路了
其他重要片段例如星星遇难、浩浩忏悔等,虽然是重头剧情,但镜头只是“很棒“,谈不上惊艳。
3. 剪辑也是时好时坏。比如跳剪至女主角惠安女打扮意味着男女主角搬迁至福建生活;比如跳剪至大家穿黑衣吃饭意味着某个人物剧情已经过世;比如老婆吐槽老公是个“傻子“时下一秒小三出现与老公互动。
4. 电影整体基调偏冷静,娓娓道来,没有刻意煽情。按金星的说法,这是一种“高级的艺术表现方式“
5. 从背景题材上讲,80年代至今是一段没有被认真记录过的历史,而这40年,又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地久天长》是迄今为止唯一全程记录这个重要历史阶段,且生活细节衍变还原度非常高的作品。
我记得导演说过,不忍心新一代年轻人不知道这段历史,再不记录这段历史就稀里糊涂过去了;从电影的结果上看,导演完成了他的初心,在商业之外,体现了艺术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值得商确的地方:
1. 剧本:大结构不算太好。总体感觉是,单看任何一小段,都非常好,三个小时串在一起吃不消。一般这种问题是由于剧本中心矛盾不够好——《地久天长》确实如此。
浩浩心底藏的那点秘密,从受害者夫妻视角看,没悬念,所以无压力感;从浩浩母子的视角看,那么重的压力感缺乏合理性——故事可以虚构,但人物在剧情中的反应应当逻辑合理;从我们观众的上帝视角看,这种意外事故的事情真的谈不上罪恶、受害者没有因为浩浩拖延忏悔而持续受苦,不会对“反派“产生愤怒情绪——因此我们观众对于浩浩招供不招供,根本不在意,也就意味着没有悬念压力/目标任务支撑我们对剧情保持好奇心。
另外个人觉得有很多镜头其实可以剪掉,不值三小时,王导给某其他导演的判词,某种程度上也适用于《地久天长》。
《地久天长》优秀的设计、华丽的演技让人瞩目赞叹,这当然是好事;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注意力过于投视在设计、演技这些细节点上……是否意味着作品的整体感受略微薄弱呢?
2. 关键人物:浩浩那个角色处理的不太好。这个角色戏份不多,但确是通往核心矛盾的狭道——一旦这个人物堵塞了,直接影响整体剧情感受。
憋了20多年的大招,不过如此,浩浩坦白的那场戏太尬了。杜江念台词念得很辛苦。原因是前面说的、浩浩母子的心理压力缺乏合理性。学过心理学的都知道,这种事情,人的正常反应是会找借口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取得内心秩序的平衡。会逃避,不会负罪。起码本片看不出“负罪”的合理性。
符合心理学的情况下,浩浩忏悔台词大概率应该用第三人称“他“、而不是“我”来描述故事中的自己——心理上做切割,逃避触碰痛点。而目前浩浩忏悔台词不合情理的使用了太多情绪化的、细节情景的描述,不符合真正心理疾病被解剖时的人类反应。所以,那段戏明明杜江很努力了,我们还是会觉得没有认同感。
如何评价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男女演员奖的文艺片《地久天长》
这部电影故事跨越了三十年,讲述刘耀军、王丽云和沈英明、李海燕两家因耀军儿子刘星意外身亡,命运变迁。
两家本是挚友,大人们好的不分彼此,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俩孩子也亲哥俩似的长起来。 在计划生育严打时期,王丽云不识时务的怀了二胎,好巧不巧,姐们儿李海燕正是计生委的主任,怎么办,一个字:流!
李海燕让人把王丽云抓上车拖进医院,但王丽云没有打心眼儿里恨她,政策摆在那儿,还能怎么办? 正所谓:形势比人强。
悲剧的是王丽云又因此下岗了,儿子刘星还在跟沈家儿子玩耍的时候,意外溺水身亡,多重的精神打击,让刘耀军和王丽云无法面对,他们只有一个办法——走。
他们一路从中国的最北边逃到最南边,辗转许多城市,终于在个鸟不拉屎的港口安顿下来,还收养了一个长得酷似儿子的孩子,给他取名“刘星”。 而“刘星”长到叛逆期,又抛下他们跟狐朋狗友流浪去了。
用王丽云的话说,他们生命的时间早就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等着变老。
心死了,人不过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在他们避世出走的三十年里,中国大部分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海燕精神受到刺激,计生委的活儿早就不干了,老公沈英明一早下海,一步步奋斗成了有名有姓的地产商。 查出病重的李海燕,生前最后的愿望是再见丽云两口子一面,有些话还没说完。
三十年没回故乡,没有踏足过伤心地,他们不想回来,也不敢。
面对又一次死别,他们回来了。 家的样子已经变得认不出来了,可旧时筒子楼里的小破屋没动过,走的时候什么样,回来的时候还是什么样。 一推门,迎面就是儿子的书桌、儿子的床。 耀军从厚厚的羽绒服口袋里掏出儿子的照片,两口子呆坐在两把曾经最熟悉的椅子上。
导演在一开始给他们命运按下的暂停键,从这一刻开始,终于又续上了。
时间在伤痕上碾过去,到底是又往前迈了一步。 他们赶到医院,李海燕家的亲戚朋友早围了一圈,丽云一句“没来晚吧”,鸟哥听到座位前后都是压不住的抽泣声,活到小半辈子的人,哪个没有经历过这句话,哪个受得了这四个字。
李海燕提着最后一口气等他们,说了压在心里三十年的话,咱们有钱了,咱们可以生了。 背负着让挚友家一失两命的罪孽,李海燕终于松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口气。
真实特别简单,真实让人的眼泪流得心都疼。
在儿子的坟边,已是满头白发的刘耀军、王丽云已经没了眼泪,未来等待他们的,是长大的“刘星”。 对于这个故事,王小帅给予了充分的善良,他让这些生命一个个的被饶恕,也让耀军和丽云最终放过自己。
这部电影为恢复几十年前中国的气息,置景、道具、妆化都可谓费时费力,钱真没少花,不过不可避免被统划为文艺片的《地久天长》,票房可以预见的不咋地,我们观众爱看精致的“哭片”,不见得是爱看这种真实的悲剧。
王小帅自己也说,“我们害怕痛苦,害怕悲剧。”他也更为此担心,“好像现实很残酷了,我们娱乐一番就完了,那种心理是麻醉自己。这个东西其实是我最担心的。看点悲剧,我觉得是特别疗伤的。你比如看这个人那么苦,比我苦,你觉得自己还好一些了。你会释然一点。所以不要去害怕,不要去躲避它。相反我们国家更多地应该更加直面地去讨论、面对悲剧。”
王源在《地久天长》的演技平平,未来还有可以期待的空间吗
谢邀。《地久天长》上映了很多天了,不管是站子还是官后,各地应援也渐渐接近了尾声。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的是我们的父母那一代的经历,友情,爱情,亲情,意外,甚至生离死别……所有的一切,毫不间断地蜂拥而来,不给人留一丝喘息的机会。面对孩子的叛逆,父母选择理解原谅。“我们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这句话道出了他们的无奈与艰辛。我们没有经历父母那个时代的生活,也并不知道他们遇见并且克服了怎样的艰辛。但当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爱情可能真的会变成成为为彼此而活着,亲情也显得格外可贵,而真正的友情也不会因为做了什么而被摧毁。
作为大众眼中的“流量鲜肉”,面对王小帅导演的邀约,王源最开始十分不自信。王源在采访中表示,他曾问过王小帅为什么会选他参演,王小帅回答:“谁说流量明星就拍不好戏了?我一看你的脸,就知道你会拍得好。王源有点无奈地说,“真的被骂得太多了,被骂怕了。”关于《地久天长》,王源最希望得到的评价是“王源会演戏”。还不满19岁的他,背负着“流量”的标签,承受着时时“被骂”的压力。 导演王小帅知道,王源的加盟,给《地久天长》带来了很大的话题性,人人都在关注这个超人气新星到底能不能演好文艺片。
在首映前的晚宴上,王小帅特意来到媒体这桌,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你们都很关注王源的演技”,他很快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真的不错”。王小帅在采访中提到,王源并没有试戏,在拍戏时也给了王源很多的发挥空间。导演直接形容:“他的形象和气质非常合适,和咏梅、王景春搭起来很有家庭感。如果说是商业考量,王源确实有很多粉丝……所以我运气就很好,早年选演员就是要到全国去筛选,去试戏看行不行,他就不用,作为导演,选择和判断在前期是非常重要的”。 但拍摄现场有一些状况是王源和王小帅都需要面对的、专属于超人气明星的无奈——据王小帅透露,拍摄外景时,粉丝们拿着长焦镜头围在一边,王源只能躲起来,这当然会影响他的表演状态。
在王源看来,《地久天长》的一周拍摄期,为他推开了表演的大门。 不过王源的表现没有让人失望,而且王源作为当下人气偶像,是电影的很大一部分的流量担当,演技也是不可否认的,曾受到陈凯歌导演的褒奖,并且咏梅在合作后表示“王源的所有问题都问在点子上,他的表现太让人刮目相看了。”而王源在得知王景春和咏梅获奖后,也发微博祝福“爸爸妈妈”、祝福《地久天长》。
这部剧其实就是许多家庭的真实状态,在亲密的相处下,无私的照顾下,真诚的面对下,有许多高于血缘的爱,有许多高于血缘上亲情的爱,有许多高于血缘的理解和美好,更有一家人的心血和感情,这是任何东西无法衡量的,一个血缘的问题奈何不了一家人深厚的感情,更无法将一个真正的家拆散,所以,家和万事兴是无数家人的期盼,理解与付出是无数家人的做法。
所以从多方面来看,团团想说源哥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男演员,他很敏感也很感性,拥有好演员的特质,重点是非常有灵气,如果要是走演员的路线说不定发展的会非常好。王源出演的电视剧就非常有灵气,眼神跟面部表情控制的不错,领悟力也很强,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虽然源源选择了去伯克利深造音乐,但是团团相信未来源源的演艺生涯会更上一层楼,我们粉丝们也会在背后默默地为源源加油打气的!
如何评价电影《地久天长》
11月23日第32届金鸡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获奖作品中吸引人们目光的就包括电影《地久天长》。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编剧三项大奖。《地久天长》今年2月14日在柏林电影节首映,男主角扮演者王景春和女主角扮演者咏梅分别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和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打动人心的总是情,在这鼓励生二胎的年代,人们似乎遗忘了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计划生育初期的父母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悲欢和艰难抉择。电影把人们拽回那个年代,引起两代人的反思,也一定会引起第三代人00后的思考。一部好电影会把人带到一个宏观的视角,引发人们对命运的思考,对生命的探索。从这个角度来说《地久天长》这部电影做到了,是一部好电影。
反差中看到人物的善良和勇敢
01.地域文化的反差
男主角刘耀军一家一直生活在北方,原本他们可能有两个孩子,但是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没有要成。而苍天弄人,第一个孩子又因为溺水而死。夫妻两人倍受打击,加上妻子丽云下岗,两个人到了南方沿海地区,过上了半海上的渔民生活。借茉莉的口,影片提到两人的生活就像是到了国外,听着听不懂的话,过着没有亲朋朋友的生活。
生活习惯也不一样,人家喝茶,他们啃馒头。后来领养了一个儿子,青春期儿子在学校被人欺负、被误解,还不只换过一次学校,甚至老师也懒得再调查。可见儿子也并不容易融入当地的文化与生活。
02.家族生活的反差
原本乐乐呵呵的三对年轻人,随着时代的变迁,拥有了不一样的生活。沈英明成了房地产的大佬,儿子浩浩上了大学,当了医生。而刘耀军夫妻依然辛苦地在海边经营着繁星修配厂,被领养的当作已逝儿子替代者的刘星又离家出走。过年的时候,英明和新建一家都带着孩子聚在一起,屋子外边各家的孩子都在感受新年的快乐,而没有孩子的耀军一家却冷冷清清。
正如老人们说的:过日子就是过孩子,有孩子热闹和没孩子的孤单冷静有了鲜明的对比。
03. 时代变化的反差
八十年代新建因为跳舞而被劳动改造,到了二十一世纪已经有了孙子的英明还流连在KTV;当年下岗是先进带头做牺牲,后面却是谁下海早谁得利多;还有没说出来的变化,当年是杜绝生二胎,现在是鼓励生二胎。
电影中,每个角色的塑造都很用心,无论是性格特点还是演员的表达上,都是无可替代的。咏梅饰演的丽云美丽贤惠,吃苦耐劳,最重要的是有一颗散发着母爱的心。如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那深沉地爱着领养的孩子,甚至爱着给自己带来丧子之痛的朋友的孩子就真的很难了。
儿子不想上学,妈妈一直不放弃,一定要去学校找老师让孩子继续上学,哪怕这样的情况,在老师面前窘迫的场面发生过多少次,她也不会放弃让孩子。当孩子办好了身份证,作为妈妈她还是不忍心告诉孩子领养的事实,这里更多的是担心孩子伤心,甚至一直拖着没有给孩子办身份证。
直到想用这个方法让孩子回家,才去做。最后,孩子带着女朋友回家,当妈的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可想你了”!妈妈就是永远给孩子留一扇回家的大门的人。
从自己的儿子溺水身亡后,丽云只是自己默默的承受着,借丈夫耀军的话说: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就是等着慢慢变老了。但是她在那以后还是让英明夫妻不要在浩浩面前提起这件事,不希望这件事给浩浩带来任何影响。甚至不想让浩浩看到星星小时候的照片,怕他心里放不下那份伤痛。母爱就是无论自己有多伤心,也永远不想让孩子伤心的那份情感!
04.细节打动人心
当孩子离家出走后,丽云每天晚上都会锁上大门,其实是象征性的,一直没有真的锁上。还会往远处望望,她是真的希望孩子有一天晚上会回来。
丽云有一次说,不知道自己死了以后应该在哪儿,是这儿还是老家?这个细节一方面铺垫了之后丽云实施了一次自杀,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提出了丽云心理的困惑:到底哪里是她的家?但结尾给出了答案,孩子回家了,丽云说“我们在老家看朋友,过几天就回去。我想这就是她给自己的答案,她愿意把家和心安在那里,安在有孩子的地方。
虽然融入那里不容易,但她已经下了决心。还是那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
整部电影具备了完整性、复杂性和原创性,是一部值得思考的好电影!
电影《地久天长》,到底讲了些什么我们从电影中领悟到了什么
继风吹动她米白色的衣领,春天沉浸在香气里之后,我又看了一遍《地久天长》。第二遍观影,心里的那份激动和快感消失全无,思想不自觉的开始去思考这部电影的社会意义,想导演王小帅通过这部电影讨论了什么问题?对社会有哪些影响?是积极正面的还是消极负面的。
《地久天长》跨越了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30年,相比集中刻画人物或单一表达对某个历史事件看法的电影,更泛化或不知所措。正如我第一遍看过之后的感觉“风吹动她米白色的衣领,春天沉浸在香气里”,我感到脑袋一片空白,就像同一个姑娘谈恋爱,好像充满了快感和乐趣,但其实什么也没干。具体来讲,就是关于时间的跨度和主旨的表达:
一、跨越30年,但不知历史如何变迁
从计划生育到市场经济,社会在人口规格化、经济运作方面都做出了巨大努力。相对应的,我们看到电影中讲到刘耀军和王丽云有了二胎,但是迫于计划生育的政策,不得不被强行流产。原本这个事件是让人看到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牺牲是如何屈从于自然规律的,但电影把这个事件的最大原因归结到了失独。
失独意味着残忍,于是观众会自不而然的忘记计划生育的本身功用,而过分同情和关注两夫妻的悲惨处境。不知道导演在设计这个情节时,是如何思考的。但就成片来看,电影艺术的价值已经被商业的考量完全打败了。作为王小帅,那个人人都期待的电影艺术家,我想这也是导演的抉择,是一个关于如何使得艺术缩水,得到更多普通观众喜欢,并且口口相传去买票的选择。
二、潮头该流向大海,还是枯竭在沙漠
前些年,网上盛行一个创作团队《新世相》。我此生永远铭记他们的口号:我们励志改变人群的方向。
潮头流向大海的话,会给人群欣喜欢愉的理由,往往带来全世界的狂欢;而潮头如果指向沙漠,则会人心惶惶,重则使普通人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丧失志向。但这是表象,在意志的世界里:潮头流向大海时,巨浪滔天的狂潮会使人兴奋窒息,丧失掉思考能力,沉迷在喜悦之中无法淄博;但潮头指向沙漠却不一样,人们会惊慌失措,去思考如何存活,为什么潮水不是流向大海,以丰腴的姿态孕育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台。
遗憾的是,王小帅选择了大海。正如我第一遍看《天长地久》的感觉,看到齐溪在雪景中吸食烤烟的镜头,我的头脑里浮现出唯美伤感的幻觉,我觉得一切美极了。似乎一阵春风吹来,悄无声息的吹动一个美丽姑娘的白色衣领,她的体香弥散在天地之间,我们闭上眼就是天堂。任何她所疑虑的痛苦,都是如今成就这个美好镜头的基石。
不幸的是,这种迷幻的鸡汤世回忆录被列为大师作品。
《地久天长》的横面相当之宽广,但主题纵深,几乎为零。正如片中小主人公王源,他跟随着年代前行,本该有许许多多的坎坷和心理演变,但他在片中表现的像个影子。
我们看到电影像流水账一样讲到刘耀军一家的失独,漂泊;刘耀军和齐溪之间的情感压抑与释放;接着用隐喻式的儒学思想化解两个家庭的矛盾。猛地一看充满哲理,表达了很多东西,但细细品味空洞的很,毫不客气的讲是空无一物。只不过在镜头上,剪辑上和演员阵容上多下了一些心思罢了。相比我们期待的大师作品,和初次欣赏这部电影的差距真的非常巨大。
假设电影由王源饰演的周永福一步一步展开,从这个时代的纯洁灵魂刻画30年的变迁,相信《地久天长》会给我们一些更有意义的思考,使电影有一个较高的层次。但愿电影创作者们,能更多一些真诚,少一些欺骗。《地久天长》相比极度渴望赚钱的商业电影,不过是多用了一些心思和电影投资技巧罢了!细品,是缺乏诚意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