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意思是什么(咋天去看中医,中医说我气血两虚,肾阳不足,西医叫这些病什么呢)_出轨_气血_中医

本文目录

  • 咋天去看中医,中医说我气血两虚,肾阳不足,西医叫这些病什么呢
  • 中医治本,谁来解释一下
  • 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哪个你更难以忍受

咋天去看中医,中医说我气血两虚,肾阳不足,西医叫这些病什么呢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您通过中医看诊后,被诊断为气血两虚“证”,肾阳不足证,实际上,气血与肾阳的亏虚证是中医认定脏腑失调的一种病态反应,中医用“证”来概括脏腑气血失调的发展阶段,说明中医学的病证诊断与西医(现代医学)的疾病名称无法一对一的匹配,任何器官和系统的疾病,如果出现了气血的不足,肾中阳气亏损的反应,多可以诊断为肾阳或气血虚证。所以气血不足不特指某种疾病。

清代医学家陈士铎在《辨证录》中说“夫医道之难也,不辨脉罔识脉之微,不辨证罔识证之变”,证候的变化是个体脏腑气血盛衰和感受邪气阻滞轻重而变化,例如冠心病的患者出现了面色晃白,乏力气短,头晕心悸,失眠多梦的气血不足表现,同时伴有腰膝酸软,手足不温,形体怕冷的肾阳虚证,此时西医诊断为冠心病,中医诊断就是气血不足证和肾阳亏虚证。同样,如果排除了心脏器质性疾病,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出现的上述症状,中医也属气血和肾阳亏虚证。

★中医证候是疾病的发展阶段,西医病名是疾病的诊断

  •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是器质性病变,严重者如果不经过治疗可危急生命,而我之前的一位患者,西医诊断就是植物神经紊乱,她的症状就是心悸胸痛,失眠多梦,非常类似冠心病,但是这种情况是功能性问题,多见于焦虑或者抑郁人群。一般来说影响不大。
  • 如果这两种疾病出现在两个患者身上,均表现为气血不足或者肾阳不足,中医就可以按照气血,肾阳亏虚给予诊断,并加以治疗。这是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虽然疾病不同,但是脏腑失调的阶段相同,治疗上差异不大。

★气血不足,肾阳亏损的临床表现与疾病的联系

  •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是功能,血是物质,相互依附不可分割,气血充足要建立在脏腑调和的基础上,即脾胃运化饮食的能力正常,气血来源于饮食的精微营养,《内经》说“血之与气,异名同类”,气血生于脾胃,靠心推动运行,储存于肝肾,营养全身。
  • 因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就会导致气血不足证,表现为乏力气短,没精神,头晕目眩心悸,女性月经量少等气血营养失衡的病证反应。
  • 肾的阳气是推动脾胃,心肝脏腑的动力,依靠脾胃产生的气血不断的滋养,气血不足日久肾阳失去滋养就会出现肾阳虚证,如腰膝酸软,阳气温煦不足出现形体怕冷,尿频便溏,舌淡脉弱是阳气虚血脉推动无力的反应,同理,肾阳亏虚的严重阶段,肾阳激发脾胃的功能下降,也会导致气血不足证,中医理论是脏腑整体观念,疾病观念也是动态的进展变化,一旦某一脏腑气血失调时间久了,就可累及其他关联脏腑,需要中医加以辨别,这就是人们常听说的辨证论治。

★总结

题主的气血不足和肾阳虚的诊断并非疾病的名称诊断,而是中医的病证描述,病证表现可发生在器质性疾病也可发生在功能性疾病,不可从中医诊断来判断是某种现代医学(西医)的疾病,现代医学是以解剖学为生理基础的,需要从症状,体征,辅助诊断(心电,超声)来确诊是哪个系统或器官的疾病。而中医学的病证是从整体表现来分析疾病的发展阶段,从宏观入手结合个体差异,确定病证阶段,再加以调治。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医治本,谁来解释一下

什么事也要辨证的看,中西医应该说是互补的,说中医治本?有时不如西医一刀,说西医万能?有时不如中医一把草。说实话现在的中医已是不完全的中医,中医很多东西失传了!我喜欢中医药是因为我见证过中医药的神奇。我讲一个故事,在两千零四年时,那时大孙子才五岁,蛀牙很严重,经常牙疼,孩子牙疼,大人心疼,治疗也没什么好法子,吃些西药一会儿又疼,这时一位大姐告诉我一个偏方:找一块烧土炕农村老炕坯,在坯中间挖个坑,在找一些葱籽放在坑里,把坯放在煤炉上烤,准备好一个瓷缸子,缸子沿边抹香油,扣在土坏坑上,听到葱籽爆响后快速拿起瓷杯扣在孩子的耳朵上,耳朵周边要用湿布垫好,防止烫伤,孩子要座姿,经过几次后,奇迹出现了,瓷杯壁上粘了几个白色的颗粒,瓷杯壁上也抹了香油,大姐说这白色的东西就是牙虫,我孙子去年上大学啦!十几年再没闹牙疼。以上是我经历的中医药故事其中之一,以后再给大家讲。

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哪个你更难以忍受

谢邀!

出轨在这个社会已屡见不鲜.见怪不怪,至于肉体出轨和精神出轨,这两种出轨方式我都不能接受,但如果一定要在这两者之中选其一的话,那么我比较能接受精神出轨,比如说我老婆吃饭.睡觉心中满脑子想的都是刘德华的话,我没意见,反正人家天王巨星也看不上她,对我形成不了咸胁,假如她心心念念想隔壁老王那肯定不干啦!你不干又能怎样呢?就算学古人”孟母三迁“,搬家以后,没有老王也有老李.老张啊,所以说治标不治本的事情往往徒劳无功的,只能从源头上堵住漏洞才是一劳永逸.标本兼治的好策略。

我们先来谈一谈什么叫肉体出轨,什么叫精神出轨。

所谓的肉体出轨专指婚姻中的另一半或双方与第三者发生实质性的.性生活。

而精神出轨的危害相对于肉体出轨伤害要小一些,打个比方讲:有一对俩口子,他(她)们睡在一个床上,而此时有一方或双方心中想着的却是另有其人,这种叫精神出轨。

精神出轨是肉体出轨的前奏,多数情况下如另一方未发觉,那么随之而来的将是肉体出轨啦。

男人多肉体出轨,女人多精神出轨,这样相对而言的概率,反其道而行之的也有之。

如何有效避免对方出轨呢?首先要从感情.精神.生活等方面对另一半应多加关心爱护,有谁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专找野花野草呢?那不是神经病吗?

但讲归讲.做归做”,往往理论与实践存在巨大差距,毕竟还有某些不可控因素随时都会发生。从理论上讲:一旦有一方有意出轨,那么另一方也是阻止不了的。那么只能尽天意.随人命而已啰,想从根本上阻止出轨只能防患于未然。

我们每对夫妻都应居安思危,有人会说,我老公(老婆)没事的,他(她)永远都不会出轨的。讲这个话末免为时过早,必定有备才能无患,君不见时有出轨女人被老公所伤害之事件发生。为什么?因为出轨事件是社会发展进程之必然产物,个人某些时些真的难以抗拒。有的出轨因为生活;有的出轨因为精神;有的出轨因为对方性无能;总而言之,出轨理由形形色色,但万变不离其衷,就是有一方不满意另一方因此而出轨。

有什么办法呢?唯有夫妻双方互相包容.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也希望社会出台法律.法规,有效杜绝此类不道德现象的发生,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