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而道远是什么意思(印度人口发展很快,70年之前才4亿而现在已经有14亿了,80年以后会不会变成30亿,你怎么看待这种发展)_印度_人口_医院

本文目录

  • 印度人口发展很快,70年之前才4亿而现在已经有14亿了,80年以后会不会变成30亿,你怎么看待这种发展
  • 印度人口的顶峰将会达到多少亿人
  • 为什么有的医生开药完,会跟你说部分药要去马路对面药店拿药

印度人口发展很快,70年之前才4亿而现在已经有14亿了,80年以后会不会变成30亿,你怎么看待这种发展

(蓝色的是印度,另一个是中国,数据是推测的)

印度的人口增加,确实是十分的迅速,在去年的数据中,印度人口13亿3900万人,中国人口是14亿1000万人。分别占据世界的18%和19%,预计2024年前后印度人口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国内的人口生育高峰期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人口可能会有所减少。但是印度的人口却丝毫看不到所谓的人口高峰期,感觉要一直增加下去一样。

人口增加的最大红利就是:劳动力丰富

先看一下印度的人口构成,60岁以上的人所占比例非常的少,多数是集中在10~39岁之间的年龄阶层。这就意味着印度会有很多劳动力,在未来的发展性上而言,还是有着相当的竞争力的。

上图是日本的人口构成,在44岁以上的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相反人口呈现了倒三角的构成,年轻人很少,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发展性上而言,日本不一定能够赢得了印度。

人口多了以后,劳动力增加,相应的企业发展性加大,税收增加也较为迅速。但是也有着很多不利的方面。

发展问题甚是严重

许多人都看过印度的电影,这些电影中反映着很多印度的问题。QJ、歧视、贫富差距等等。印度的1%的人口占据着全社会58%的财富,所以现在最深刻的当属印度的贫富差距问题。现在只有45%的印度人引领着经济的发展,而随着时间的增加,这45%的人和剩下的55%的人的贫富差距,注定是越来越大。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问题,目前在印度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与“素质”挂钩。包括被世界人无法理解的“手”的作用,又或者是发生的QJ案件,都与当地居民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关联。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育。有人说印度的教育落后中国10年,不仅仅是印度的老师还是教育环境,都是十分的落后的,你不敢想象没有水的学校是个什么样子。古语云:仓廪实而知荣辱。印度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任重还是很道远的!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笔者头条号:日本二三事

部分文章介绍:

《天猫双11两分钟100亿“吓坏”日本网友:一天超过日本一年!》

《雷克萨斯豪车随意换!丰田即将推行新业务,汽车界变革来临》

《贫穷是一种“遗传病”,岛国人民真的没有你想象中的有钱》

印度人口的顶峰将会达到多少亿人

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目前为止拥有13.68亿人口。而印度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人口的涨幅就超过了中国,十几年增长3亿多,这个生育速度也是可怕。

中国日本都有不同程度的老龄化问题,而印度却不同,印度的年青人非常多,这也就为人口继续增长,提供了空间。

依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纽约总部发布的《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公开的信息来看,大约在2027年左右,印度人口将会超过中国人口,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50年,全球总人口将达到97亿,其中,印度对全球人口指数的增长贡献无疑是最大的。2059年,印度人口估计将达到16.5亿,这就是传说中的“顶峰”。随后,印度人口将开始萎缩。

网友说,印度的领土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人口疯狂增长,而水资源却极度匮乏,由于供水不足或水污染等,平均每年有20万人因“水”丧生。

在疫情之前,印度就有很多地区关闭了公厕,关闭了餐厅,很多公司裁员,公共设施关闭,贫民们为了找水四处奔波。随着人口的增长,印度水资源问题将越发严峻。新增的人口,不仅面临住房短缺,还有资源短缺。

可怕的是印度虽然实行计划生育,但监管力度不大,据说印度人口尚未饱和,印度还可以承受。印度的国土仅是中国的三分之一,很多人认为,印度的耕地面积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口。其实不是。印度的有效耕地面积比中国多得多,印度的热带环境让印度超过90%的土地都可以拿来种,而且作物可以达到一年三熟。

不过,印度人口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印度劳动力的充足让其成为国际经济界看好印度未来的重要因素。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密度的增长对其国家本身就是一个“红利”。

目前印度的人口压力比中国小,因为印度的产业大多是比较基础的,而且全国城镇化仅仅是35%左右,全国大部分是农村,也就是说印度未来将获得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可以预见的是在2030年左右,印度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可见人口增长快,对印度而言,也未必是坏事,利弊各占一半。但对于全球人口密度增长和目前的疫情防控而言,印度绝对是一个潜在的“王炸”。

为什么有的医生开药完,会跟你说部分药要去马路对面药店拿药

反正你们的思路就是怎么改都是医生的错,都是医院的错。我是医生,我的医院也会常常缺少一些常用的药物,很多患者会问:为什么致病的要总缺货?医生和医院也没有办法回答,因为现在医院有什么药,需要什么药,能进来什么药,真不是医院说的算。

医院卖什么药谁说的算?

医院卖什么药谁说的算我也说不好,因为挺复杂个事,不过可以肯定一定不是医生说的算。以前医院采购药品有自主权,每个医院用什么药就采购什么,药快没了就会补货采购,我们医生用药也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后来社会舆论说这样医院卖药赚钱,医院不对,所以医改大笔一挥,医院没有自主采购的权利,医院采购药品要由一个统一的医药公司代理,医院药品0差价,多钱进多钱出,这样医院不赚钱了,但老百姓发现药品更贵了,因为统一调控采购的医药公司也要赚钱,至于这样好的医药公司是谁开的,就不知道了。

比如我现在的医院,很多常用的药品说断货就断货,还有一些使用了很长时间的药品突然就没有了,作为医生我也很苦恼,也会动员家属到外面买药,甚至有些药物在哪能买到也会告诉家属,但只是出于方便家属的目的,没有过你们所说的跟药店有协议的情况,不排除可能有医生有这样的情况,但我没有,我身边的医生也没有。

前两天有个来门诊开药的大爷问我,为什么以前十多块钱的氯硝西泮片这两三年就涨到了50多?我说:大爷这药价也不是我们医生或者医院能够控制的啊,我们医生提供的只能是通过我们的专业知识提供的用药指导。大爷瞅瞅我说:反正你们大夫最黑,开个药还得挂号就赚我们挂号费!

我看着大爷说:大爷,要不您把这两块钱号退了吧,我也不好意思赚您挂号费,大爷看看我说:开!

医生能做什么?

本来医生是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虽然我们的技术显得很廉价,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服务热情。但不知道何时,医生成了全能的服务人员,往往我们要解决的事情包括所有患者或家属在医院能够遇到的所有问题,而且解决不了还可能被骂。

其实医生不是神,只是普通人,医生的工作也很单纯,没有人们揣测的这么深奥。我们面对的医患不信任确实也有部分例外的医务工作者引起,但更大的原因是我们制度的缺陷,改革还会继续的,希望在医改的同时,也能改回医患之间的彼此信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