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说月薪三四万,月入十万的人比比皆是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国内工作收入能超过一万的人很多吗为什么有人认为网络上会给人一种比比皆是的感觉_的人_比比皆是_收入

本文目录

  • 看到网上说月薪三四万,月入十万的人比比皆是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 国内工作收入能超过一万的人很多吗为什么有人认为网络上会给人一种比比皆是的感觉
  • 奇石几十万,上百万的价格现在比比皆是,难道这些都是真实的吗
  • 5年以后,“房奴”和全款买房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差别
  • 十二生肖中,是不是属蛇的人最老实
  • 俯拾皆是比比皆是区别
  • 比比皆是的八九十岁高寿老人,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如此高寿
  • 据说头条里的人月过1万收入的比比皆是,你敢说出你的工资吗

看到网上说月薪三四万,月入十万的人比比皆是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月薪和月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月薪代表着是固定的时间,领取固定的薪水,通常是单位时间内固定服务一个雇主。比如15年前我在国企修路时,那个时候就是挣的月薪,每月2000元,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全年除了春节,没有假期,就是这个下图这个单位和环境。

实在受不了了,首先是不自由,其次是看不到前途,因为我没有学历,很难提升,最多熬几十年退休,我觉得太可怕,太漫长了!所以选择了辞职,2003年辞职后,前前后后做了很多不靠谱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以销售为主,从零底薪做到月薪最好的时候,2008年也就七八千,但在做销售的同时我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互联网建站、优化、推广等营销相关技能,在2008年的时候,我就能够在网上独立的接单子做了,等于是兼职收入,2009年我的兼职月收入达到每月15000左右的时候,我就再次从网络公司彻底辞职,回家做自由职业者。

从2010年到2016年这六年稳定服务3-5家公司,平均月收入五万左右

但这种做技术外包服务的商业模式也存在天花板,因为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再服务更多客户了,2017年年收入达到一百万,但再想增长已经很困难了,我也不想把自己搞得太忙碌,我希望留出时间多陪家人,多旅行,所以想要赚更多的钱,必须要改变商业模式。

2017年下半年开始做自己的知识付费项目,2月份收入超过十万,3月份收入超过十六万,相信未来会越来越高。

所以,我感觉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要拥有一技之长,以我的条件和资历,如果是找份工作挣月薪的话,在重庆的行情,基本上月薪上万一大关,但做自由职业就不同了,因为我可以同时服务几家公司,他们不会要求学历,只要看结果和数据,所以做到年收入一百万也并没有觉得特别难,只是过程有点漫长,我从月薪两千辞职重新开始进入互联网行业,做到年薪十万,用了六年,从年薪十万再次辞职后,做到自由职业年收入一百万用了八年。

我十五年前的国企同事,目前的月薪税后不到六千,但再熬二十年可以退休。

你是愿意在一个地方挣月薪一万的稳定工作?还是愿意不稳定,但每年能赚100万的收入?这是一场赌局,你怎么押注?

国内工作收入能超过一万的人很多吗为什么有人认为网络上会给人一种比比皆是的感觉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国内工作收入能超过10000元的人从数量上看比较多,从比例上看比较多。

因为如果从全国平均水平,100个人中有5个人工资能超过1万元,如果5亿中国工薪阶层每月月薪超过1万元的总人数就可能达到2500万人。而比例也不过不过20%。而这些比例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比例可能会更高一些。还有经济发达地区的比较也会高一些,大部分内陆省份行政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达不到月薪1万元的水平。

网络上那种比比皆是只是一种假想,网络传播速度快,而且总有那么一些人在网上晒自己的工资,如果全国有100万人在网上晒自己的月工资超过1万元,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转动效应?而且对于中国人均工资的数额都是全国民众关注 的焦点,所以这个问题也容易比公众放大,以那些晒工资的作为参照,以为中国工薪阶层月薪超过1万元的似乎成了一种普遍,其实只是一种假象。

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国家,GDP总量大,属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低。尤其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更低了。2018年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数据显示,上海、北京也才分别为48339元和46426元。其他城市就更低了。

奇石几十万,上百万的价格现在比比皆是,难道这些都是真实的吗

您好,很高兴收到您的问题。

奇石几十万几百万的价格比比皆是,这其中有很多玄妙,待在下一一给您分析。

注:龙凤呈祥,黄河石,尺寸:17*11*12

第一,很多人喜欢砍价,这其中是有乐子的,对方要价小六,要是能砍到大五,甚至中五那个满足感,对买家来说是十分强烈的,不然总会有一种吃亏上大当的感觉。

注:飞龙在天,长江金纹石,尺寸:25*11*21

第二是面子,举个例子,一方石头十万成交,然后双方约定对外宣布百万成交,卖家会显得自己的石头有价值,有收藏水平。而对买家来说,十万说成100万,证明自己有眼光,而且落得实惠,心中偷着乐,花十万买到100万的石头。

注:秋思图:白泥石16*10*11

第三,就目前的市场低迷状态来说,成交价往往取决于购买者,购买者的财力在什么位置?决定了他要购买的石头成交价的接近位置。假设这个购买者心理的价位,计划买一方石头不超过1000,那么他在奇石店中所选择的石头范围一般都会在大几千或者小几万上,然后努力砍价,争取达到自己的心理价位,然后成交。对于几十万几百万的石头,那他一般都不会真心问的。

最强大脑:乌金墨玉,尺寸:22*12*25

又例如,上月一个顾客计划给领导买一双小几万的石头作摆件,一般这样的顾客,他就会针对你大几万或者小几十万的石头多多询问咨询。上周一位顾客来我店里看了半天石头给他高中低档都介绍完了,他没有什么态度,准备出门的时候看我门口放了一堆石头,然后问这些什么价?我告诉他这些十块一个,随便挑。然后在我的推荐下买了两方小石头,也就20块钱。后来才得知他是准备就花几十块钱买两方石头去给他刻一个小章子,他是一个初入门的书法爱好者吧,他本身就没想着买上百的石头,所以别的石头他会忽略而过。

注:百财:石英石:13*10*14

第四,就是传说了,一方石头,双方成交价在十万,通过民间口传,一传十十传百,可能会传到几十万,几百万都有可能。这个可以笑一笑了。

注:硕鼠:渭河彩腊石,17*7*11

总的来说,几十万几百万的石头有没有成交的?回答是肯定的,一笔石头好的成交决定于心态,眼光以及双方的定位。文中附上笔者的几方石头,请大家一起欣赏,也希望我的回答能令您满意。

5年以后,“房奴”和全款买房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差别

因为房奴是加了杠杆的,全款是自有资金购买的,这个其实是和买股票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房价上涨,那么加杠杆的一方自然是多倍的赚,如果房价下跌,那么自然也是多倍的亏。

假设、A、B两人都拥有100万所有存款,A首付20万买了100万的房子,期限30年、利率5.39%;B全款100万买了房子

1、都只买一套房子且房价上涨50%

假设5年后房价为150万,那么A相当于用20万资金获得了50万的利润,而B是用100万的资金获得了50万的利润,那么他们的利润率是多少?

B的利润率很简单,就是50%(=50万/100万);而A的利润是多少?这里就要详细计算一下,假设分期30年,等额本息,利率是5.39%(上浮10%),那么A的月供就是5年时间A总共的还款额度是26.9万,剩余本金73.9万,那么房子的净价值就是:76.1万=150万-73.9万,80万在5年当中的理财收益按照3%每年计算,那么5年时间可以获得12万的收益,那么A最终拥有的现金为:65.1万=80万-26.9万+12万;

那么粗略的可以算出(不算复利)A在五年时间末期的账面净价值是:141.2万=76.1万+65.1万。

那么5年的总收益是:41.2万=141.2万-100万;

A在5年中所有的收益率是:41.2%=41.2万/100万

结论:这个结论很有意思,因为A的收益率没有B的高,按揭买房的人竟然收益率还不如全款买房的人收益率高!这是为什么?因为房子5中涨了50%,平均每年的涨幅复合涨幅是8.4%,而B是把100万的资金都投进去了,相当于A的100万本金都享受了8.4%的年化复合8.4%的收益率,而A的100万资金只有20万资金是享受了8.4%的复合增长收益的,剩余80万只是享受了3%的收益率,虽然利用了杠杆,但是杠杆的成本是5.39%,那么A实际利用杠杆的收益就是8.4%和5.39%之间的利差。

结论1:这个就是炒房的奥秘,一个是杠杆,一个是利差,当你的成本和利差越大,杠杆越大,那么加杠杆的财富积累就会快于没有加杠杆的人。

2、房价 上涨50%,而B购买2套房

接着上题,当时B是把100万的存款都买了一套房,而B也只买了一套房,那么在房价上涨50%的情况下,B的收益率还比A的收益率略高。

因为A的80万只是拥有3%的年存款收益率,所以现在也要A也要把剩余的资金都用来购房。A现在购买2套房。

根据上文计算所得,购买一套房5年时间总支出是:20万首付+26.9万月供=46.9万;那么2套房子的总支出就是93.8万(100万差不多刚刚花完)。

购买2套房子的房子净价值是76.1万*2=152.2万;

5年后剩余现金是100万-93.8万=6.2万,那么A总的账面价值是158.4万=152.2万+6.2万;

那么A在5年中的总收益率是58.4%=58.4万/100万(当然,这个支付40万首付后剩余的60万不是一下子就支付了月供,在50年时间中还是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的,所以实际的收益率要比58.4%要高的)。

结论2:由以上计算得出了一个结论,当你有一笔款项的时候,你是全款买房,还是都是按揭买房,决定你选择的是房子上涨的幅度和你贷款利率之间的高低,如果房价上涨的幅度超过房贷利率,那么你就把这笔投资的钱都用于杠杆买房;

结论3:如果是房价的上涨幅度小于房贷利率的时候,选择全款买房更划算。

3、房奴和全款买房者5年后谁更好?

猜想1:其实这个问题我在上面已经回答过了,那就是如果两者的初始财富/存款是一样多的时候,如果未来的房价上涨的幅度大于房贷利率,那么把所有存款都用于贷款买房的人更加幸福,因为在财富增长中他增加了杠杆。

猜想2:如果两者初始财富/存款一样多,但是如果未来的房价上涨幅度小于房贷的利率,那么全款的更幸福;

猜想3、初始时两者财富不一样多,房奴的存款就只够支付首付,而另一人 可以全款购买,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无论房价如何走向,房奴的生活都不会有全款者舒服。

因为房价再涨,房奴的房子总财富也无法超越全款者,而如果房价下跌,那么房奴的债务是刚性的,而全款者是没有现金流支出的,房价下跌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十二生肖中,是不是属蛇的人最老实

 生肖蛇的性格特点是占有欲很强,善于交际。生肖蛇是很神秘,神出鬼没,通常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物。生肖蛇天生聪明能干,他们很有智慧,才华横溢,有主见,独立自主,不喜欢依赖别人,生肖蛇一般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行事,少有与人有真心交流的情况。生肖蛇通常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他们很少会为钱而烦恼,同时他们也很幸运自己所拥有的一起并且会好好珍惜。

 生肖蛇是很精明的,即使变得一无所有,他们也会凤凰重生,迅速地得以恢复。生肖蛇和生肖虎一样疑心比较重,不会轻易去相信一个人,尽管对方是真心相待,他们也会用一段时间去考验对方。他们常常会表现的淡漠冷静,但其实内心十分热情,但与朋友相交较深后,便会处处关怀对方。属蛇的对自己的另一半常有很多限制,他们喜欢围在自己所爱的人四周,直到对方被制服于他们的美丽与魔力下为止。

 生肖是蛇的人做事有目标,有条理性,遵从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事原则,慢慢往自己的目标靠近。不轻易对一个人或是一件事上心,但是真正想要争取的时候,又会努力的去靠近。有着极强的上进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得他们能够获得较大的成功。他们经常表里不一,看似安静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警惕的心。他们从来喜怒不形于色,在真正执行行动之前几乎都是已经策划好的!

俯拾皆是比比皆是区别

“俯拾皆是”与“比比皆是”的区别:

这两个词语虽然都可以形容数量很多,表示“到处都是”的意思,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1、表意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表示很容易得到之意,而后者只形容数量很多。

2、语境对象不同:前者只用于物,并且只指地上容易得到的小东西,如石头、贝壳等;而后者则既可用于物(指大的事物,如建筑物等),还可用于人。

3、语法功用不同:前者可带名词性的宾语,如“这里俯拾皆是铁矿石”,而后者不能带宾语。

用错例句:

1、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俯拾皆是。

2、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各样的名贵珍宝俯拾皆是。(这两个例子里只能用“比比皆是”)

比比皆是的八九十岁高寿老人,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如此高寿

母亲活到97岁。说养生,说营养,说运动,这些在我母亲身上体现不出。唯一解释通的,就是遗传基因。

记得小时候,每年冬天家里腌两大坛子咸菜,一家四口咸菜伴饭(父亲不在家吃)。那时没有冰箱,别说隔夜菜,隔夜饭,有时放上好几天,菜和饭起毛起涟了,母亲舍不得浪费的。我们姐弟不吃,母亲毫不犹豫吃的津津有味。

母亲不爱运动,60岁以后基本窝在家里,邻居喜欢和母亲叨叨,张家长李家短。偶尔和老太太们打打小麻将。菜场买菜就是最大运动量了。

母亲是慢性子,天塌下来也不急躁。中午吃饭的碗筷可以放到晚上去洗。一件衣服搓十来分钟。一餐饭吃上半小时。母亲五十多岁开始抽烟,店里最便宜的劣质烟,一天一包。

后2O年生活条件好了,母亲还是改变不了俭省的生活习惯。孝敬她好香烟,自己舍不得抽,最后生霉扔掉了。

基因好,性子平缓,不过度运动,这才是长寿的秘诀。

据说头条里的人月过1万收入的比比皆是,你敢说出你的工资吗

据说头条里的人月过1万收入的比比皆是,你敢说出你的工资吗?这没有什么不敢说的,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只是我没有工资收入了,只有退休养老金若干。

先说说怎样看待别人月过1万的收入。对此,我既不羡慕,也不嫉妒。别人收入再多,与自己无关。月过1万元收入的比比皆是,说明国民收入普遍提高了,国家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倒是值得高兴的事。

再说说没有什么不敢说的。因为头条上还没有见过我的亲戚,除了条友,也没有别的什么朋友了。收入高说出来也不怕别人来借钱,收入低说出来也别指望向别人借钱。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不敢说的。

再说说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我的收入肯定不会很高,否则,也就不来头条搞创收了。平时收个分儿角儿都好意思说出来与友友分享收益的快乐,还有什么低的收入不好意思说出来的呢?收入多也好少也罢,都是正当的阳光下的收入,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究竟本人月收入多少呢?正如别人月收入多少与我无关一样,我的月收入多少也同样与别人无关,既然无关,又何必要说呢?不说也罢。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