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靠科举走入仕途,那武官怎么选拔?一个人到了什么年龄不能入仕途_武官_选拔_文场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再入仕途 武官 选拔 文场

本文目录

  • 古代文人靠科举走入仕途,那武官怎么选拔
  • 一个人到了什么年龄不能入仕途

古代文人靠科举走入仕途,那武官怎么选拔

古代的武官怎么选拔的,我们在电影里有见过,比如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儿》里面就有他上京参加武状元考试的情节。古时候是冷兵器时代,武是很为人器重的,可称为立国之根本。

武官的选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参军,在战斗中表现勇猛立下功劳,就可以被直接的提拔做武官;一种是针对全国所有人,公开考试选拔。

古时候文人是靠科举走进仕途的,但后面武官也借鉴了科举制度,实行武官考试选拔制度。

据相关记载,成规模的武官选拔制度,是在大唐武则天时代开始的。这制度,除了中途在元代的时候被暂停过一阵,一直到光绪27年才被废除。因为光绪那年代热武器时代开始了,之后就出现了讲武堂一类的军事培训基地。就这样,武官选拔制度从开始到结束,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古语有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的是,文章你可以有一百种写法,各有所长;但武就两个结果,要么输要么赢;上战场的话,要么生要么死。因此,武官选拔制度是很严格的,没有真材实料的话,考不上且不说,搞不好连命都可能没了。

因此每次武官选拔,获得第一名,或者前三名的,都会被皇帝或者重臣亲自颁发荣誉证书,嘉封官职。

那么武官考试的内容有哪些呢?

文场

武官选拔考试,它也是有分文场和武场的。光有匹夫之勇目不识丁也不行,只是文场会比专门文官选拔的要求要低,毕竟考的是武官。

文场主要是考排兵布阵,安营扎寨,攻防谋略等。文场考试优秀者,会被赐予武进士名号,经吏部与兵部验证后,授予相应级别的职位,成为朝廷的军事将领。

武场

武场的考试内容,主要考核人的力量、速度,武艺、战术等。比如射箭,射箭又里分为:平射、马射、步射等,它目的是考核人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够精准射箭作战。

力量项目主要有:举重,负重等。我们现还能看的到古时候留下来的练力量的石锁一类,有些一个石锁就近两百斤,不要说举起来,两个人抬都有点吃力(那些说传统武术不行的,那是没练到这个程度啊)。

另外就是兵器了,如刀枪棍棒等,其中枪是必选项。在这些考试项目里,第一要看的就是骑马射箭,倘若这一门都过不了就等于是失败了,因为那时的战争环境用到最多的就是骑马射箭。

唐朝那会武官选拔制度还不够完善。到了宋代改成了晋级制度,分四个晋级:格试、解、省、殿。格试就像我们现在那些选秀节目的海选,另外的解、省就由专门的军事主管监考,到殿这关就由皇帝亲自监考了。这时起的文场要求,也比以往提高了,还会考到孙子兵法一类,你还要写打仗的军事观点论文。

通过皇帝的殿试,考生会被授予相对的军衔。在宋朝时就有《大小使臣试弓马艺业出官法》证书。并根据应考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它的排名分为一甲、二甲、三甲,在一甲里又分第一二三名,依次称为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小说里的小李飞刀就是探花级别。不用说,前三名就会被赐封为将军级别。

如题,古时候武官就是通过这样的武考制度选拔出来,从而走向仕途的。

原创首发:历史小地主

关注,不一样的历史解读!

一个人到了什么年龄不能入仕途

入仕途在古代好像没有规定,主要看你的能力和机遇,甘罗十二岁为臣相,姜太八十岁了才当臣相,这是个能力加机遇问题。现在实兴六十岁退休,这就意味着给超邻人设了仕途界限。不过这是指和平环境下,乱世出英雄那是没有特定年龄界线和知识水平高低之分,关键看结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