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定省的规矩(除了侍奉皇上,清朝妃子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如何度过的)_妃嫔_皇太后_后宫

本文目录

  • 除了侍奉皇上,清朝妃子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如何度过的
  • 远嫁湖南,老公说我必须依风俗给五岁的小姑子敬茶,能嫁吗
  • 正宫皇后和下一任皇帝的生母,谁的地位高

除了侍奉皇上,清朝妃子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如何度过的

总之,你在清宫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些,都是假象!!!

清朝后宫妃嫔们的日常生活,在皇家文献中一直都是讳莫如深,如此就越发让人觉得神秘。所以直到今天,如《甄嬛传》、《步步惊心》等以清宫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影视剧才广受关注,大受欢迎!

但是,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都只是基于作者或编剧凭借一点点的框架来大胆想象和创作的,甚至很多地方都不合常理,让人难以置信。

当然,艺术作品终究不能替代历史。事实上清朝妃子们真正的日常生活远不如清宫戏里那般,既不步步惊心,也不多姿多彩,甚至还可用“灰暗人生”、“终生囚徒”“行尸走肉”等词语来形容。

皇宫深宅大院,一入深似海

那清朝后宫妃嫔们日常生活到底是怎样安排的?她们终其一生都被禁锢在方寸之地,平时有没有娱乐活动呢?她们的衣食住行又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她们平时又是如何向皇上争宠的?…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数百年前的帝王后宫,去触摸影视剧里看不到的清朝后宫妃嫔们的真实生活。

影视剧里的清后宫妃嫔们

首先了解后宫女人们等级都如何划分,以及她们各等级的年薪分别是多少。

1、等级森严的后宫。

清朝皇帝的后宫妃嫔共分为8个等级,金字塔顶端的是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居住在中间的宫殿,称中宫

皇后之下是皇贵妃,皇贵妃同皇后一样只有1人;在皇贵妃的下面是贵妃贵妃有2人;贵妃的下面是4人;妃之下便是嫔有6人;再之后便是依次为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限。皇后居中宫,诸妃嫔则居住在东六宫和西六宫(东西十二宫)。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皇后皇贵妃到嫔这几个等级才算皇帝的妻妾,皇后当然是正妻,皇贵妃到嫔这几级便是妾。而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便只是通房,连妾都算不上,也没有朝服和朝冠。

最小的还有一种叫做官女子,这种介于宫女和嫔妃之间,她们既要当宫女伺候主子,又要随时准备好迎接皇上的临幸,算是后宫中地位最低的嫔妃。

清朝后宫等级制度

2、各等级娘娘的“薪水”。

是的,在古代,皇帝的老婆与其说是一种身份,不如说是一种职业,她们是要根据职业高低、工龄长短,以及老板对她的满意程度来拿薪水的!

先来说皇后,皇后的年薪是白银1000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三四十万人民币。你甭觉得不高,除此外她还要领山一般的绫罗绸缎,这在古时候也是硬通货。另外还有若干粮食、日用品、木炭等。相当于三四十万的工资就是纯粹的净收入!

然后是皇贵妃,皇贵妃的年薪是白银800两,其待遇其实与皇后也是相差无几了;然后贵妃年薪600两;妃年薪300两;嫔200两;贵人100两;常在50两;答应30两。而最小的官女子是没有的。

3、后宫女人们的进阶之路。

后宫妃嫔们的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她们不同的表现,她们的等级也会随时浮动变化。所以她们每个人都在竭尽所能的表现自己,来爬上更高等级。所以现在的许多宫斗剧才有了创作灵感。

一般说来,提高自己等级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生娃,特别是生男娃,如果你生的男娃能当上太子并继承皇位,那就一步登天了。

有升当然也有降,如果妃嫔们犯了错,也会受到降级的处分。在整个清朝时期,几乎每个皇帝的后宫都有妃嫔被降级,比如道光皇帝的后宫妃嫔数十人中,有一半以上都受到过降级处罚。

后宫生活日常之——逢年过节。

后宫妃嫔的生活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比如过节令特殊日子;另一种便是普通日常生活。下面我们就先说她们逢年过节都有些什么习俗。

清朝后宫中的节令习俗数目繁多,数不胜数。比较常见的也有两种,一是逢年过节,比如年节或者端午、中秋等四时节令;另一种是人事节,比如婚嫁、生育、寿辰、丧葬等。

并且这每一种节令或人事的仪式习俗都相当繁琐,本来宫廷中就人员众多,一年这各种人事再加上四时节令就近乎占到一半了

在这里我们重点用后宫节令习俗中活动最多的年节(春节)来举个例,让大家看一看清朝后宫都是怎么过节的。

从腊月开始,后宫就要准备年节了。腊月初一,皇帝要亲自捉笔写福字,然后赏赐给后宫诸妃嫔,以示恩宠。多余的福字则赏赐给大臣,得到福字的大臣都视此为无上荣光。

腊月初八,皇宫里会专门煮腊八粥来供佛,还会举行一些除邪的仪式;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神的日子,而宫中也要安神牌,备香烛,设供三十二种,帝后都要亲自参加祭灶,排场比民间大得多。

腊月二十六,各宫都要挂春联、贴门神,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后宫内的春联都是白色的!是用白绢来书写的,这点就与汉族的红色春联完全不同。

除夕和新年初一,后宫的主要活动就是到处烧香礼佛和祭祖,当然礼佛祭祖的主要人员是皇帝和皇后,其他妃嫔是没资格参与的,她们这两天的主要活动就是向皇后和皇太后行辞岁礼。然后晚上时,皇上就带领这一大家子莺莺燕燕一起吃饭、看戏

正月初一是宫里最热闹的一天,终日爆竹连响,晚间灯火通明,节日气氛相当浓烈。

年节过后,当然还有许多四时节令,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除四时节令外,还有生育、婚嫁、寿辰、丧葬等,这些在清宫里也都是相当繁琐。

对于后宫生活的妃嫔来说,一年当中要经历的这些繁文缛节、典礼仪式多不胜数。但好在所有仪式都有下人帮助一起准备,并且会时不时的提醒,所以一般来讲也不会犯错。只是这种形式上的礼仪会比较令人疲惫和乏味而已。

后宫生活日常——记后宫生活普通的一天。

1、清晨起床。

清晨,后宫妃嫔们下面的宫女就会按时叫她们起床,赖床当然是不可能的,除非是生病了,一般情况下她们的作息时间都是固定的。

起床之后,手下的宫女太监们会上来请安,然后在宫女伺候下穿好衣服,梳妆打扮完毕。然后下人会送上一些茶点、甜品、点心等。

2、往各处请安。

妃嫔们喝完茶、吃完点心,就要开始前往各处去请安了,清宫中讲究的是晨昏定省,意思是早晚都要向长辈问安,做为妃嫔是一定要准时向皇太后或皇后请安的。当然如果爬到了后宫金字塔的最高层,自然就是准时坐等别人前来问安。

“请安”虽只有两句话的事,但也不是几分钟就能完的事。因为后宫生活枯燥乏味,所以妃嫔们上午请安的时候自然就会一起闲谈玩笑几句,或者脾气相投的姐妹会一起在后宫花园散步谈心。完事之后,这就基本上到了午饭时间了。

3、无聊的下午时光。

妃嫔们各自吃完午餐之后,仆人会送上各类水果点心。吃完之后也可以在后花园溜达溜达,然后就到了午休时间了,午睡一两个小时后起床,再喝喝下午茶,吃点水果点心,就要准备晚上的请安了。

4、等皇上翻牌子。

到皇后和皇后那里问完晚上安,这时所有的妃嫔们就会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起来到养心殿后殿的燕喜堂中待命。

敬事房太监会为她们每人准备一面绿头牌,上面写着每个妃子的姓名,或十余面,或几十面,然后将这些牌子全部放在一个大银盘中。

这时皇帝正在养心殿准备用晚膳,在皇帝用完晚膳后,太监就把银盘端出来,将银盘跪呈于皇帝跟前,皇帝如果当晚没有兴致,便会说一声“去”。如果皇帝选中了某个妃嫔,便会伸手将她的牌子翻过来,使之背面朝上。太监随即退下,去告知该妃嫔这个喜讯,并让她做好相关准备......

被翻中妃嫔固然欢天喜地,没有被翻牌的则只能满怀嫉妒的愤愤回家。之后用完晚膳,再聊聊天,吃吃水果,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等候皇上翻的绿头牌

后宫生活日常——游玩行乐。

游玩行乐,是清代后宫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清朝有许多皇家园林,比如清宫西苑(现在的中南海),里面回廊迂回,曲径通幽,飞阁环拱,青翠欲滴,还有各类古木奇石,是清宫后妃们不可多得的一个游玩胜地。

寒冬季节,皇宫还要从各地挑选1000名滑冰好手入宫受训,然后在西苑的庆霄楼表演“冰嬉”。冰嬉表演有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赛等若干种,其精彩程度比起现在也不遑多让。

每到观冰嬉日,便是后宫众女难得的打心底开心的日子,西苑北海的四周,搭彩棚、插彩旗、悬彩灯,喜庆非常,庆霄楼里燃气重重炭火,摆上美酒佳果,妃嫔们坐在楼台观看精彩的表演。

清朝的“冰嬉”

但这种游玩活动毕竟不可多见,除此外的大部分时间里,妃嫔们的娱乐活动无非就是写字、画画、看书、做做刺绣什么的。如果还觉得无聊,那就是约两个姐妹一起玩玩双陆等棋牌游戏,但经年之下,这种日子也确实比较难熬。

一入后宫,基本就与家人再不复见。

清代的妃嫔们只要入了宫,在人事关系上就直接脱离了原来的家庭,想让家人入宫来看你或者你出宫去探视家人都不可能的,甚至连给家里捎带点财物都是不允许的。

只能“每遇年节或偶有事故,太监、宫女首领可奉主命前往外家探慰”,仅此而已!相当于说,只要入宫就基本上再无与家人相见的机会了。

一入宫墙深似海

清朝后宫里的“寡妇院”。

清朝有许多短命皇帝,在他死时他的妃子们还正当青春年华;还有些活得久的皇帝,但同样的在他死时,大多数也风华正茂。

但是没办法,再美的年纪也是皇帝遗孀。遗孀们会搬出原本居住的东西十二宫,然后被安排住进专为皇帝遗孀准备的慈宁宫、寿安宫、寿康宫,就是人们所说的紫禁城的寡妇院

从此,她们就只能伴随着“寡妇院”的座座佛堂和袅袅香烟了此余生。从此秋雨梧桐,白云苍狗。方寸之地中,无尽的孤独和寂寞便是她们未来半辈子里生活的主旋律。

总而言之。

其实对于清朝后宫妃嫔的真实境况,在清朝时就有人这样形容:“去家室,辞父母,以入宫禁。一旦入宫,即终身幽闭,不复见其亲,生离死别。”

从这样的句子里就不难看出,清朝时女子入宫成为妃嫔后的日子是极其苦涩的。那些传统的,有地位的官宦世家是不愿让自己的女儿入宫的,就因为宫中的生活很难幸福如意。

远嫁湖南,老公说我必须依风俗给五岁的小姑子敬茶,能嫁吗

呃跟婆家人说,娘家规矩:家有小姑子每日晨昏定省给长嫂请安且风雨无阻,直至出嫁。

正宫皇后和下一任皇帝的生母,谁的地位高

向敬之

如果皇后之子成为后继之君,那么一般皇后即未来唯一的皇太后。当然,也有特例,咸丰帝继位时,其嫡母和生母早逝,便封庶母兼养母、奕訢之母博尔济吉特氏为康慈皇贵太妃,依照皇太后规格奉养。咸丰五年,太妃病笃,奕訢矫旨,向军机处传咸丰口谕,晋封其母为康慈皇太后,先封后奏。其不久病逝,全谥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成为顺治孝献皇后之后既非前朝皇帝皇后、也非本朝皇帝的生母而被追封的皇后和皇太后。

奕訢生母

若皇后无子,或其子早殇,或皇帝立了其他嫔妃之子为储,继立为帝。新君上位,就得按礼制尊封先皇留下来的皇后及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即两宫皇太后,即题目所说的“双皇太后”。

如清朝两宫皇太后,先帝的正宫皇后,是皇帝的嫡母,先帝在位时母仪天下,晋升母后皇太后是。当今皇帝的生母,先帝的妃嫔,按制度靠母凭子贵当上皇太后的,为圣母皇太后。

清朝著名的两宫皇太后,有顺治朝的孝端太后与孝庄太后,康熙朝的孝惠太后与孝康太后,同治光绪朝的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

两宫皇太后,虽地位相等,但有先后。母后皇太后为先帝皇后,自然在圣母皇太后前。皇帝及其他人觐见两宫皇太后,还得按宫廷礼仪行跪拜礼,有了鲜明的主次之分,先母后皇太后,后圣母皇太后。

乾隆生母

圣母皇太后,谐音生母皇太后。这种晋封不是乱来的。乾隆的生母孝圣太后,没有做过雍正帝的皇后,只由妃子在雍正八年晋升贵妃,但她的儿子乾隆即位时,雍正帝的皇后早逝,孝圣便直接晋升为唯一的皇太后,不需有母后与圣母之分。乾隆在其死后,追谥为孝圣,也是说明她是圣母皇太后。

圣母皇太后见到母后皇太后,不能因为生子为帝而高高在上,也得向母后皇太后行礼问安,只是不用行跪拜之礼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