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篇文章的精髓是什么为什么
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原创)这首诗是杜甫四十九岁时,居住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的作品。
七百六十一年的秋天,也就是在这年的八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突然袭来。这场暴风雨来势凶猛,将杜甫居住的草堂屋顶上的茅草卷走了。伴随着脑人的秋风,那渗着寒气的秋雨,淋湿了他床头,雨下个不停,茅屋破损,整个屋子都被雨淋湿了,沒有一点干处。此时,诗人的狠狈景象,是可以想象的凄凉。于是触动了诗人的诗思,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是一首七言的古体诗。请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出了这场秋雨狂风使得屋子破损的状况。
……
“自经丧乱少唾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描写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丧乱”指战乱。诗中所说的战乱,实际上指的安史之乱。在这次的战乱中,自己奔波流离,很难得到安息,担忧国事,往往夜不成寐。也就是自从战乱以来,自己很少睡得着觉,如今秋夜漫长,屋漏床湿,还要等多久天才会亮呢!这里也含有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安禄山这伙逆贼的意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此时,作者通过自己的遭遇,想到了天下的寒士,想到了遭受同样遭遇的人,他们同样遭受着秋风秋雨的袭击。“寒士“,读者不能仅仅停留在象作者这样的文人学士身上。联系作者其它作品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以及作者同情低下层人民的进步思想,亦可理解为天下受苦受难的广大人民群众。
如果有千万间“广厦“,那么天下的“寒士“都能露出欢天喜地的笑颜,在风雨来临之际就不会遇到象我一样的凄惨局面。
本诗通过作者遭受秋风秋雨的经历,秋风卷起了茅屋“三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的遭遇,想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想到了“天下寒士“与自己一样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特别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宽广心胸扣博大情怀。
根据以上的解读,说明杜甫就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篇文章的精髓是什么为什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写于四川成都。
这年八月,诗人旅居成都自家建的草堂,秋天的风雨造成草堂漏雨,诗人通过此诗叙述了自家茅屋被秋风所破,致使全家人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全诗可分四个部分。
文章的精髓应是最后一个部分。(第四部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释文
那里能得到成千上万间的大房子呢?让天下读书的寒士能在遮风蔽雨房子里有欢笑,风雨侵袭不了,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有这些高大牢固的房子呢?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是心情愿的。
为什么第四部分是全诗的精髓呢?现作如下陈述。
前三部分是叙述秋风破自己家的草堂,全家受雨淋的经历,是为最后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慨作铺垫的。
第四部分是主题,是立意,是诗人要想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数反映社会现状和人民生存的疾苦。面对安史之乱尚未完全平息;面对唐王朝逐渐走向衰败;面对低层广人民生活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主题突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上面的陈述充分说明第四部分是全诗精髓的依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