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国的空军战机上有“枕戈待旦”这四个汉字?“闻鸡起舞”的祖逖和“枕戈待旦”的刘琨结局如何_枕戈待旦_汉字_刘琨

本文目录

  • 为什么韩国的空军战机上有“枕戈待旦”这四个汉字
  • “闻鸡起舞”的祖逖和“枕戈待旦”的刘琨结局如何
  • 枕戈待旦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韩国的空军战机上有“枕戈待旦”这四个汉字

上图中的四个字不是涂在韩国空军的F-15K战斗机上的,而是涂在F-15K挂载的金牛座巡航导弹上的。涂在F-15K战斗机上的全句为“枕戈待旦,刻骨延坪”,“延坪”指的是延坪岛炮击事件,这一事件发生于2010年11月23日,当天下午14:30左右,韩国的延坪岛炮兵阵地遭朝鲜炮击,双方互射,事件造成韩国方面两名士兵死亡,至少13名军人受伤,另有多名平民伤亡。岛上多处起火,居民撤离。为了应对朝鲜的威胁,韩国2013年决定采购金牛座巡航导弹,2016年12月部署了首批引进的10枚,2017年9月F-15K首次实弹发射该导弹精准命中目标。“枕戈待旦”这四个汉字刚被媒体曝光的时候,背景正好是部署萨德,结果许多人都以为是针对中国,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韩国空军立字为证,要“铭记延坪岛被炮击之耻,防备再次遭到对方的袭击”。

至于韩国军队为什么要在导弹上写汉字,这个也不难理解。日韩两国同为汉字文化圈的一员,长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根本就不能没有汉字,人名、地名、商店名称、路标指示牌......汉字出现的频率太高了,武器装备上出现几个汉字还真不算什么新鲜事儿!譬如,日本陆上自卫队第11旅团第11战车大队的90式主战坦克炮塔上就涂有“士魂”二字,第11战车大队亦称“士魂部队”(十一纵写即为士)。韩军在战斗机、导弹上涂汉字表明自己的决心,“枕戈待旦、刻骨延坪”多么的简洁有力、生动形象,八个字把想要表达的全表达出来了,而且还给人一种发愤图强的感觉。换了朝鲜文,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吗?美国空军第76战斗机中队(第23战术战斗机联队,路易斯安那州英格兰空军基地)徽章上面也有“前哨”二字,该中队的英文绰号含义实为“先锋”,可见中文不是你想用,想用就能用......

“闻鸡起舞”的祖逖和“枕戈待旦”的刘琨结局如何

一个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两晋之交的祖逊和刘琨在历史上成功的留下了名字,但他们两人之后的故事很多人就不怎么了解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闻鸡起舞“后祖逖和刘琨的人生轨迹和最后的结局。

坚持敌后,浴血奋战——刘琨

刘琨在西晋内部的“八王之乱”中最终归附于东海王司马越阵营,于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马越派刘琨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这些任命表面上看是对于刘琨的重用,但实际上却是使刘琨陷入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局面,此时的并州在连年的战乱中早已残破不堪,并且强敌环饲。

但是刘琨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绝望,很快就在晋阳打开了局面,经过刘琨的努力在不到一年晋阳及其周边地区就慢慢恢复了生气。刘琨在并州对内发展建设,对外和鲜卑段部发展关系,与其一起并肩作战,刘琨在并州扎下了自己的根基。

此时的中国北方正在被崛起的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赵”政权所蹂躏,西晋军队在与汉赵的军队屡屡战败。建兴四年(316年),汉赵的大将军石勒进攻并州,刘琨因不听手下人的建议,在出击石勒军队的过程中遭到伏击而全军覆没。同年,刘曜最终攻破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正式宣告了灭亡。

随着刘琨根据地并州和军队的丧失,以及其身后西晋政权的灭亡,刘琨归附只能归附到段部鲜卑。最终刘琨在东晋司马睿太兴元年(318年),由于段部鲜卑族的内乱,部族领袖段匹磾假称奉皇帝诏旨将刘琨缢杀。

挥师北伐,誓扫中原——祖逖

与刘琨在北方坚持战斗不同,在北方大乱后祖逖随同其族人一同南下。如果是一个普通人,到了相对和平的南方后,一定不会有强大的意愿去北伐夺回失地。而祖逖却做出了与众人不同的选择,亲自向东晋皇帝司马睿提议进行北伐战争。司马睿此时致力于稳定江南而无意北伐,但其也没有理由反对祖逖组织北伐,出于利益考虑还是同意了祖逖北伐的做法。

于是任命祖逖为祖逖为奋威将军、挂一个豫州刺史的官职,在实际的物质支持方面,司马睿只拨予祖逖一千人的粮饷和三千匹布帛,让他自募战士,自造兵器。在得到司马睿的支持后,祖逖迅速的行动了起来,在江阴招募了两千人的军队,由于没有得到铠甲兵器,只能自己铸造铠甲兵器。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祖逖开始了他的北伐大业。首先阻挡祖逖北伐的,不是北方少数民族军队,而是地方割据势力。祖逖凭借其的谋略消灭了不服从他命令的地方势力,在战领谯城后,在豫州最终稳住了他的根基。

正在祖逖决定北渡黄河继续北伐,但是此时后赵石勒之子石虎率领五万军队前来与祖逖作战。东晋太兴二年(319年),祖逖出兵征讨陈川,石虎则率五万大军救援,结果被祖逖所击败。祖逖在击败石虎后,继续大力消灭和拉拢地方势力,积极发展壮大自身的实力。

而此时东晋朝廷内部矛盾却日益尖锐,权臣王导蓄意谋反。祖逖因此日夜担心内乱爆发,北伐难成,最终导致忧愤成疾,最终于公元321年在雍丘病死,时年五十六岁。

刘琨在时刻“枕戈待旦”的北方战场上与敌人浴血奋战数年,最后死于鲜卑人之手;而祖逖在“中流击水”的豪情北伐后,因目睹东晋政权内部的明争暗斗,最终忧愤而死。 他们两人死去是那个大乱世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英雄的必然结局,在权利的漩涡斗争中英雄只能以这种结局走向死亡。

枕戈待旦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枕著武器等待天明。形容时时警惕,准备作战,不敢安睡。枕戈待旦 zhěn gē dài dàn释义:意思是兵器为枕,以待天明。指时刻警惕,准备作战,连睡觉时也不放松戒备,随时准备着杀敌。形容杀敌报国心切。注释: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辨形:枕:不能写作“忱”或“沈”;待:不能写作“侍”。辨义:“枕戈待旦”和“严阵以待”都有“警惕性高,等待敌人”的意思。但“严阵以待”偏重在做好了充分准备,以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重点强调准备好了等待敌人到来这一状态;“枕戈待旦”偏重在杀敌心切,指睡觉时仍不放松戒备,等待着杀敌,重点强调随时准备着杀敌。造句:

1.为了踢好这场足球赛,队员们纷纷摩拳擦掌,枕戈待旦。

2.这支英雄舰队,枕戈待旦,日夜守卫在东海前哨。

3.大战一触即发,将士们枕戈待旦,一刻也不敢松懈。

4.严阵以待的近义词是枕戈待旦、厉兵秣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