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沙简介
陈白沙(汉语拼音:Chen Xianzhang;英语:Chen Xianzhang),中国明代哲学家、思想家陈献章的尊称。字公甫,号石斋,世称白沙先生。陈白沙,广东人,善花鸟。因居白沙村濒临西江入海江门处,故明清学者称其为白沙先生,共学为江门之学。陈白沙早年潜心科举,信奉程朱学派。19岁进县学读书,27岁时,曾师事著名的江西学者吴与弼,半年后回家闭门读书,又筑阳春台静坐其中,为了减少外界的干扰,家人在墙壁凿小洞,饮食衣物,均由此洞递进。此期间不接见宾客,穷尽天下古今典籍,旁及释老稗官小说,整日靠读书和静坐来探索“悟道”之方。结果他完全抛弃书册之繁,惟在静坐,经过积学冥思,使其思想发生了重大转折,即由读书穷理转向求之“本心”,发明了所谓“在静坐中养出端倪”的心学修养方法。年38重游太学,受到京师网子祭酒邢让的推崇,被誉为“真儒复出”,其修养方法为“入圣之方”。由是名震京师,一时名士如罗伦、章懋、庄昶、贺钦等乐从之游。不久回到白沙村开门讲学,四方学子慕名而至,门庭兴旺,名声大振。
成化十七年(1481)江西观察使陈炜修复白鹿洞书院,派人请陈白沙主持书院,但因其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固辞不就。56岁时,因布政使彭韶、都御史朱英的推荐,陈白沙应召赴京,令就试吏部,而他以疾病为理由,推辞了吏部考试,并上疏乞终养老母,最后被授以翰林院检讨而放归。
从此以后,屡荐不起,逍遥于自然,“或浩歌长林,或孤啸绝岛,或弄艇投竿于溪涯海曲” ,以养浩然自得之性,标立“以自然为宗”的为学宗旨;主张学不日用,与时事出处中即现“本心”,提出“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心学命题,强调自我主观道德实践,倡导“静坐养心见性”的道德修养方法,开明代心学思潮之先河。
陈白沙年轻时信奉程朱学派。正统十二年(1447年)中举人,后两赴礼部不第,来到江西,师从著名学者吴与弼。半年后归里,困学知变,居白沙里,筑阳春台苦读,为了减少外界的干扰,家人在墙壁凿小洞,饮食衣物,均由此洞递进。此期间不接见宾客,“穷尽天下古今典籍,旁及释老稗官小说”,遂超脱程朱矩矱,“学宗自然”,与庄子接近。三十九岁后进京,深得国子监祭酒邢让赏识,“飏言于朝以为真儒复出,由是名震京师。”成化十九年授翰林院检讨,乞终养归。有《白沙诗教解》。万历十二年(1584年)诏准从祀孔庙,谥文恭。
陈白沙遭逢明朝中叶的乱象,历经王振弄权(1435年)、土木之变(1449年)、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1457年)等社会动乱。一生清贫,都御史邓廷缵曾令番禺县每月给他米一石,陈拒不接受,说自己“有田二顷,耕之足矣”。又有按察使花了巨金买园林豪宅送他,他亦不受。陈白沙的入学法门是“以静为主”,“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献章创立了岭南第一个颇具影响的学术流派——岭南学派。其弟子有湛若水、梁储、李承箕、林缉熙、张廷实、贺钦、陈茂烈、容一之、罗服周、潘汉、叶宏、谢佑、林廷瓛等。
陈白沙在教学上诲人不倦,除讲授经史文学等课程外,力创新旨,唯务实际,课余时间,常与学生在旷野间练习骑马射箭。 陈白沙精擅诗文,工书法,善画梅。他是明朝著名的诗人,留存各种体裁的诗作1977首。他的诗,格调很高。从他的诗文创作,可以证明陈白沙是一位善于运用“诗教”的名士。他的诗文著述,由他的学生辑成《白沙子全集》出版传世。除了是岭南最富盛名的理学家和诗人外,陈白沙还是一位独出心裁敢于创造的书法家,陈白沙的书法自成一家,他惯用自制的“茅龙”笔写字,在岭南书坛独树一帜。茅龙笔是以新会圭峰山长成的硬朗的茅草制成,字体苍劲有力,别具风格。陈白沙酷爱梅花,他栽梅、画梅、咏梅,以咏梅为题的诗作达六十六首,大都写得情趣盎然。《梅花病中作诗》是他爱梅之情的体现,此幅书法用茅龙笔书作,通篇酣畅淋漓,极富神韵,展现出他对梅花的喜爱和对书法的独特表现。他的《自书诗卷》用笔古拙奇崛,有书卷气,别开生面,是其晚年的杰作。
他是岭南唯一诏准从祀孔庙的学者,有“岭南第一人”、“广东第一大儒”的荣誉。陈白沙自制以新会圭峰山长成的硬朗的茅草为材料的茅龙笔,字体苍劲有力,别具风格。游潜《梦蕉诗话》中云:“陈征士献章作诗脱略凡近,其书法得于心,随笔点画,自成一家”。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建有陈白沙祠,位于今江门市郊白沙村。
影响
陈白沙以“宗自然”、“贵自得”的思想体系,打破程朱理学沉闷和僵化的模式,开启明朝心学先河,在宋明理学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转变风气的关键人物。白沙学说高扬“宇宙在我”的主体自我价值,突出个人在天地万物中的存在意义,宛若明代学术界的一股清新空气,对整个明代文人精神的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催发了明末清初学术界的繁荣。
陈白沙学术思想,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岭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确立了岭南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他的学说被誉为“独开门户,超然不凡”,“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陈白沙也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大儒”、“圣人”,辞世后被追谥为“文恭公”,成为中国古代广东惟一从祀孔庙的学者。同时,他凭借独创的“茅龙”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率先奠定了岭南书家的位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