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耶尔阿本德【科学哲学家】_科学_传统_哲学

费耶尔阿本德简介

费耶尔阿本德,(Paul Karl Feyerabend,1924—),科学哲学家。

费耶尔阿本德生于奥地利。

1951年获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1~1956年任该校科学与艺术学院讲师;1955~1959年任英国布里斯托 尔大学讲师;1959年任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副教授,1962年升任教授;1968~1971年任伦敦大学附属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主任;1968~1970年任柏林自由大学教授;1969~1970年任耶鲁大学教授。

后回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并兼任苏黎世联邦技术学院科学哲学教授。

他的主要著作有:《反对方法》(1975)、《自由社会中的科学》(1978)、《实在论、理性主义和科学方法》(1981)、《经验主义问题》(1981)。

费耶尔阿本德赞成无政府主义 认识论或多元主义实在论,强调 知识的获得和增长必须在不断运动中实现。

他指出, 科学决不服从,也不能强使它服从固定的、脱离研究活动的标准。

在他看来,科学标准并不是从外面指导研究过程的,它象 科学理论一样,从属于这个过程本身。

他认为逻辑经验主义者和 批判理性主义者都不理解科学,所以他们试图为科学建立普遍适用的标准和规范的努力都陷于失败。

费耶尔阿本德指出,科学不是一个以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概念为特征的理论传统,科学对象是由相对地独立的各部分聚合而成的,科学概念表述这些聚合物的各种不同情况,而“知识”则计算出由一种情况转移到另一种情况时所发生的变化。

因此,他认为科学是一个历史传统,历史传统所强调的是实际的方法,它并不需要假定 归纳逻辑或“知识”与“经验”之间任何其他形式的以及可形式化的关系。

但是,如果理论传统及其相应的 方法论与历史传统相反,就只会歪曲科学,并且有时还会妨碍科学的发展。

在这些问题上, 费耶尔阿本德基本上同意 T.S.库恩的看法,不过他比库恩走得更远。

他深受欧洲大陆哲学的影响,强调哲学家理解一个历史传统不应通过研究其形式模型,而应自身完全浸入这个传统之中;不能依靠抽象的规则揭示它的特点,而要依具体情况运用机智。

这与德国哲学家W.狄尔泰首倡的精神科学所强调的“领悟”方法是一致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