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清【日本近代哲学家,日本历史哲学研究的开拓者】_哲学_唯物史观_三木

三木清简介

三木清,(Kyoshi Eki ;1897~1945),日本近代哲学家,日本历史哲学研究的开拓者。

三木清生于兵库县揖保郡平井村(今龙野市揖西町)。

1920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科;1922年留学德国,1924年转往巴黎。

1925年回国后,历任第三高等学校讲师、法政大学文学部哲学科主任、教授。

1930年被日本政府以“资助共产党”的罪名逮捕,6个月后获释,从此失去教职,专门从事著述。

1945年3月又因掩护进步友人再次被捕,同年9月26日死于狱中,年仅48岁。

三木长期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认为人是世界和历史的主体。

他早年曾从西田哲学(见西田几多郎和新康德主义西南学派的立场出发研究历史哲学,留欧期间接受存在主义的许多观点;回国后,在日本工人运动高涨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影响下研究唯物史观,要说明“人学的马克思主义形态”,提出了一个基本概念──“基础经验”。

他认为,“基础经验”是现实存在的整个结构,自然界的存在只有在人的存在同它发生关系时才有意义。

三木还从上述理论导引出:“无产者的基础经验”这一概念。

他认为,“无产者的基础经验”必然产生“无产者的人学”即“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唯物史观是建立在这种“无产者的人学”的基础之上的。

事实上,三木单纯把无产阶级的感性实践看作是产生唯物史观的基础,没有真正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因而始终没有能够摆脱唯心史观。

三木曾经使日本的讲坛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接触,促进许多青年哲学家研究马克思主义,这是他的功绩。

他晚年专心研究西田哲学和净土真宗鼻祖亲鸾的思想,试图把存在主义和日本的佛教结合起来。

对三木的哲学长期以来有不同的评价:许多哲学史家说他曲解、篡改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他的哲学在本质上并非唯物主义;也有人认为他的哲学包含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三木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巴斯噶对人的研究》、《唯物史观与现代意识》、《历史哲学》、《神话──想象力的逻辑》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