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坦【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第二国际的右派首领之一,修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_伯恩斯坦_修正主义_马克思主义

E.伯恩斯坦简介

E.伯恩斯坦(Eduard Bernstein ;1850~1932),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第二国际的右派首领之一,修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19世纪70年代伯恩斯坦曾是E.杜林的拥护者,1878年以前同宣传改良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右倾机会主义杂志合作,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因而暂时脱离改良主义立场。

1881~1890年担任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做过一些有益工作,但也不断表现出改良主义倾向。

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他立即露骨地全面地开始“修正”马克思主义。

他的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问题》(1896~1898)、《一个社会主义者的发展过程》(1924)。

1899年出版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是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宣言。

在政治上,伯恩斯坦鼓吹改良、同资产阶级妥协,反对马克思关于革命、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认为社会主义不过是一种伦理的思想。

他提出了“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运动就是一切”的修正主义公式。

在经济理论上,他反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企图掩盖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

与此相应,他在哲学上全面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用新康德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哲学。

他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产阶级世界观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根本界限,从右边承袭了康德哲学中唯心先验论、不可知论、折衷主义等糟粕。

他企图用庸俗进化论来代替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把黑格尔辩证法同唯物主义辩证法混为一谈,把辩证法说成是马克思主义中的“陷阱”、“叛卖性因素”。

他把唯物史观歪曲为“经济唯物主义”和“宿命论”,用折衷主义的“因素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一元论。

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是一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倾向,是理论上的倒退。

列宁、R.卢森堡、A.倍倍尔等马克思主义者对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进行过尖锐的批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