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商【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_孔子_子夏_魏国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卜商 孔子 子夏 魏国

卜商简介

子夏,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南阳郡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公元前507年—前400)。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名列“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尊称卜子。子夏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与子游同列孔门十哲的文学科,长于文学,对《诗经》有深入的研究。曾在魏国西河(今陕西渭南)创办学堂并授业,魏文侯曾向子夏问问题。李克、吴起、西门豹都是他的学生,一般认为传授《公羊传》的公羊高、《穀梁传》的穀梁子,也是子夏一派的门人。

子夏出身贫穷,约前483年,他来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前476年他赴晋国西河(今陕西渭南)创办了一所学堂并在那里教书,三家分晋后该地成为魏国领土。开创的“西河学派”培育出大批经国治世的良材,并成为前期法家成长的摇篮。西河地方之人,将子夏作为孔子看待。据云《毛诗》之学,是由子夏传下。《论语》一书疑多出于他和门人手撰。

子夏长于文学,对《诗》有深入的研究,能通其义理,著有诗序,他教人致知求仁的方法:“学识要广,志向要坚定,凡事要细心去问,要从浅近处去思考,以类推于的远大地方,仁道就在这里面了。”子夏曾与孔子讨论《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之意义。

子夏的勤奋好学,在孔门弟子中亦相当突出,并因此获得孔子的赞赏和鼓励。子夏的对《诗经》的造诣受到承认,后世也有认为《易经》所流传的解释部分传承自子夏。《史记》中的《乐书》记载“魏文侯问于子夏”,可见子夏对于周朝的音乐也有涉猎。他在孔子去世之后策划推举有若而未果,根据《孟子》,理由为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外表“貌似孔子”,曾子却反对。子夏离开孔门,前往他国聚徒讲学。《史记•魏世家》记载魏文侯“受子夏经艺”,可见子夏在魏国讲学,而成为魏文候的老师因而名声甚大。

子夏个性阴郁勇武,好与贤己者处。曾任莒父县令,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民效劳”。孔子去世后,面对孔门丧乱,前往魏国教学育人,收取李悝、吴起为弟子,被魏文侯尊为师傅。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一样严守孔子之道,而是一位具有颇有经世倾向的思想家。不再关注“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提出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子夏的教育思想在全面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又在教育目的论、教学过程论、学习和借鉴历史、慎交益友等方面有发展创新,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和《大学》、《中庸》等光辉篇章的重要一环。

唐玄宗尊之为“魏侯”;宋真宗加封为“河东公”;宋度宗又尊为“魏公”;明世宗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卜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